雲棲科技評論第80期--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80

卷首語

人民網公眾號

阿裡雲公眾號

人工智能,凜冬將至?
   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

   Afiniti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Zia Chishti近日在《金融時報》上撰文指出,“風險投資家正紛紛為那些在PowerPoint演示文件中植入‘人工智能’這個神奇詞匯的初創企業融資,咨詢顧問和首席執行官們沒完沒了的宣稱要擁抱人工智能(和它的兄弟大數據)”,但是“我們在理解人類智慧方面沒有任何進步。拜摩爾定律(Moore’s law)所賜,我們有了速度更快的電腦,但基礎算法從根本上來說與40年前驅動機器的算法無異。”

   這位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的CEO毫不客氣的指出:我們只是在新時代創造性地重新命名了這些算法,傳統的數據變成了“大數據”﹔上世紀70年代產生的神經網絡創造了“深度學習”的“神秘現象”,而且,無論是IBM的認知機器Watson,還是谷歌的DeepMind,都還未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甚至“無法提取出商業價值”。

   Zia Chishti毫不客氣的說到:“簡而言之,DeepMind只是為NHS(英國國民健康服務機構2015年起利用DeepMind改善患者治療結果)的現有算法提供了漂亮的圖形界面。”

   這位人工智能公司的創始人及CEO對如今人工智能熱潮給予這樣的評價令人咋舌,但不幸的是,事實正是如此:在解決實際復雜問題方面,人工智能的最新化身並不比30年前的先行者好很多。經過大量量身定制的系統能夠在圍棋、象棋或《危險邊緣》等狹窄挑戰中勝出。但是,要從人體顯示出的復雜且矛盾的症狀中診斷疾病,是它們現在還做不到的事情。

   換句話說,如果一件工作具有“數量龐大且可以結構化的輸入數據,擁有定義明確的工作任務”,那麼人工智能就能做的不錯,而這是它一直擅長的事情:從復雜數據中識別規律,醫療影像異常檢測、碳氫化合物探測、消費者行為預測以及欺詐檢測這些今天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所創造的奇跡,“隻不過是得益於計算能力的進步”。

   所以,出現“標注工廠”這樣的新業態也就不足為奇了:在人工智能熱潮下,存在著“標注工人”這樣一個有趣的職業,他們的工作就是在一張張圖像上畫出物體的輪廓、標記物體的名稱,而他們所工作的地方,被稱為“標注工廠”,這種標注工作的性質則被人們戲稱為“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

   雖然谷歌工程師們正在力圖通過一種名為流體標注(Fluid Annotation)的方法減少分類標注的工作量,讓標記數據集的生成速度提高至傳統方法的 3 倍,但很顯然,他們目前也沒有辦法真正實現“有監督學習”到“無監督學習”的革命,而這樣的做法,就像Zia Chishti所說的“與三十年前沒有本質的區別”。

   於是,這位CEO毫不客氣地喊出“凜冬將至”,他認為,如果這樣下去,人工智能還會遭遇寒冬,正如1984年美國人工智能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所喊出的那樣“人工智能正面臨興趣和投資的大幅度下滑,人工智能將經歷冬天。”

   如何做出改變?或許有三種方式:

   首先,停止向所謂“通用的人工智能”項目投資,將投資和資源投入到專業技術、行業應用和具有創新性的人工智能研發領域中去,比如說,亞馬遜智能音箱最近獲得的判斷用戶身體健康和心態情緒情況的人工智能專利﹔

   其次,企業CEO如果真的想將人工智能注入企業的轉型發展中,那麼與數字化轉型一樣,一定要由CEO這樣的“強勢人物”親自推動,“委派是失敗的‘配方’”﹔

   最后,交叉學科研究變得更為必要,正如MIT成立新的計算和人工智能學院的邏輯一樣:讓經濟學、語言學、城市研究等多個領域的學生和研究人員,能夠理解並使用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從而獲得推動他們工作和研究的新動能,換句話說,要讓專業人員“對計算和人工智能知識的掌握程度與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一樣熟練”。
                                    阿裡雲研究中心 崔昊

  編輯制作:人民網研究院  內容提供:阿裡雲研究中心
  本刊僅用於行業交流,非商業用途。編輯或專家觀點獨立,不代表本刊立場。部分所選用內容,未能與作者取得聯系,請聯系本刊:yjy@people.cn

1、谷歌發布圖像標注機器學習輔助工具


谷歌發布圖像標注機器學習輔助工具

  【新聞摘要】 谷歌公司的一個研究團隊透露,他們將在2018年ACM多媒體會議的“Brave New Ideas”環節,展示一種可以用於標注圖像數據中每個目標的輪廓和背景的機器學習工具,據稱將這一工具應用在標注分類數據上,可以讓標記數據集的生成速度提高至傳統方法的 3 倍。該方法被谷歌稱之為流體標注(Fluid Annotation),從強語義分割模型的輸出開始,人工標注者可以使用用戶界面,通過機器輔助方法進行編輯修改。谷歌開發設計的界面允許標注者選擇要改正的內容和順序,讓他們能集中精力去處理機器尚未理解和標注的圖像。(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人工智能熱潮下,存在著“標注工人”這樣一個有趣的職業,他們的工作就是在一張張圖像上畫出物體的輪廓、標記物體的名稱,而他們所工作的地方,被稱為“標注工廠”,這種標注工作的性質則被人們戲稱為“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谷歌的工程師們正在力圖改變人工智能所遭遇的這一境況,雖然還不能完全脫離人工標注,但已經能夠通過提供輔助信息,或者說提供“機器的預判”,大幅度提高標注的速度。可以想見,隨著機器的“預判”越來越准確,標注工廠和標注工人的必要性將不復存在。

2、區塊鏈初創公司力圖成為“雲Airbnb”


區塊鏈初創公司力圖成為“雲Airbnb”

  【新聞摘要】 區塊鏈初創公司 Perlin 聯合創始人 Kenta Iwasaki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的定位是要成為“雲計算領域的 Airbnb”,他談到,Perlin致力於通過基於區塊鏈上的分布式雲計算,將全球分散的算力集中起來提供給用戶使用,即“通過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出售自己多余的算力,搭建起一個雲計算平台給有算力需求的人使用,像是企業、機器學習的相關公司、學術機構、實驗室等用戶。”而算力的分享者可以獲得該平台發行的數字貨幣作為獎勵,這些數字貨幣可以反過來用於購買平台上的算力。Kenta Iwasaki及其他類似公司的創始人們均表示,區塊鏈分布式計算平台的計算資源收費比現有雲服務公司便宜。(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雖然加上了區塊鏈的概念,引入了數字貨幣獎勵,但區塊鏈分布式計算公司的業務模式實際上並不新鮮,與“BitTorrent”(BT下載)所提供的“以共享和上傳帶寬換取下載資源”的方式,以及利用全球互聯網上的PC閑置算力共同搜尋地外文明的(SETI)的科學實驗計劃SETI@home等“舊事物”非常類似,這不過就是以傳統P2P為基礎,將算力作為資源、將區塊鏈作為安全和“計費”手段的一種“C2B(消費者對企業)”算力售賣方式,這一計劃聽起來好像可以打破所謂的“雲計算巨頭的算力壟斷”,但事實証明,無論是BitTorrent還是SETI@home計劃,都並未真正成為所在領域的主流業態。

3、中國留學生造出全新“量子透鏡”


中國留學生造出全新“量子透鏡”

  【新聞摘要】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在《Science(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顯示,他們開發出一種“量子透鏡”, 這種非常規鏡頭厚度約為人類頭發絲厚度的 1/100,能夠有效傳輸和檢測光量子中編碼的信息,在實驗過程中,團隊分別用“量子透鏡”對單光子態和雙光子干涉及光子態進行了觀察。該論文第一作者、來自中國的博士研究生王凱表示:“它可以像鏡頭一樣用成像方法完成對光量子態的測量,幫助我們觀測奇妙的量子世界。” 王凱表示,團隊的下一步工作將依靠包括超表面、集成光路等多個平台,圍繞光子的調控、測量進行工作。(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雖然名為“透鏡”,但實際上它是一種超表面,具有十分有趣的經典光學特征,如負折射率的特征和“隱形斗篷”(的潛在能力),而超表面則來自超材料概念,即表現出自然材料不具備的通過納米微結構實現的光學超材料。這項研究創造性地將超材料研究和量子光學結合在了一起。超材料是調控光束非常有力的工具,而光子是非常理想的量子信息傳輸媒介,二者的結合不僅會拓寬超材料的應用范圍,也很可能會為光量子信息處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促進量子光學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

4、亞馬遜智能音箱獲得醫學領域新專利


亞馬遜智能音箱獲得醫學領域新專利

  【新聞摘要】 據國外媒體報道,2017年3月亞馬遜申請的一份名為“通過用戶聲音確定其身體和情感狀況”的專利近日獲得了批准,這項針對語音助手的專利可以讓Alexa察覺用戶聲音中的“異常”,從而發現其身體和情緒上的反常情況。據專利中的描述,該系統能通過捕捉用戶聲音中音量、音高、波動、和諧度等細微信息,分析出用戶是否處於“快樂、憤怒、傷心、悲痛、恐懼、厭惡、無聊、壓力大”等情緒中。而且,該算法還能全面地記錄用戶的聲音特點,從而實現對單個用戶定制化。這樣,隻要將用戶某一時刻的聲音信息與他平時的聲音特點做對比,就可以判斷他是否處於特殊的身體或情感狀態。(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無論是智能音箱還是智能顯示器,背后的核心能力都是基於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手,它可以為用戶提供媒體資源、出行服務,現在也開始涉足到一些更加私密的應用領域,比如說身體情況和情緒狀態,諸如“在察覺你身體狀況反常后,智能助手就會向你推薦藥品”的場景將會越來越多。但在智能助手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商業倫理和隱私邊界也正在受到挑戰,比如說在此項專利中就提到:如果語音助手發現你可能喉嚨酸痛,系統會自動連接音頻內容服務器,從中挑選並播放有關感冒藥的廣告。這其中涉及到的用戶隱私問題和“過度的商業宣傳”值得深思。

5、微軟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微軟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新聞摘要】 據CNBC報道,微軟發布的截止9月30日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微軟在該財季營收為290.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45.4億美元相比增長18.5%﹔淨利潤為88.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5.8億美元相比增長34.0%。在微軟公布第一財季盈利超過預期后,其股價在納斯達克周三盤后交易中一度上漲4%。微軟智能雲部門包括服務器產品和雲服務(其中包括Azure)以及咨詢和服務支持,該部門第一財季的營收為8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4%,超出了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計的82.9億美元。與此同時,微軟Azure雲服務的營收同比增長了76%,比上季度的89%有所下滑。微軟首席財務官Amy Hood在財報發布后與分析師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說,Azure第一財季的表現符合微軟的預期。(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三家公司前一個財季在9月30日同時結束,在財報公開之后,三家公司的股價都在盤后有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原因也驚人的一致:雖然三家公司都獲得了相當可觀的營收和利潤,但是增加的成本壓力和下調的增長預期都難以讓股票市場滿意。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的雲計算業務增速都一定程度放緩,雖然還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但微軟、亞馬遜、谷歌分別為76%、49%和約為29.24%的雲業務增速並不令外界(尤其是華爾街)滿意。

6、蘋果、亞馬遜、超微等美國公司呼吁彭博社撤稿


蘋果、亞馬遜、超微等美國公司呼吁彭博社撤稿

  【新聞摘要】 本月早些時候,彭博社在發布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國服務器制造商所生產的服務器產品中被植入了“惡意芯片”,其中矛頭直指知名廠商超微(Super Micro),並表示亞馬遜、蘋果等公司都在使用被植入了惡意芯片的服務器。繼蘋果公司CEO Tim Cook在上周呼吁彭博社撤回這篇文章,並表示“這沒有發生,這不是事實。”之后,亞馬遜和超微兩家公司的高層都呼吁彭博社應當撤回這篇報道,超威公司CEO Charles Liang表示:“彭博社應當為自己的行動負起責任,撤銷其毫無根據的報道。”(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除商業公司高層和安全專家對彭博社的這篇報道持批評態度外,美國國土安全部、國家安全局以及英國最高網絡安全機構的官員們也公開表示,他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証據可以証實彭博社這篇報道的說法。雖然超微公司表示該公司將繼續調查彭博社這篇報道內容中的指控,並對其主板進行審查,以尋找硬件被操作的痕跡,但很多安全專家指出,超微的這一行為可能只是“例行公事”,不會有任何結果。作為一家知名的商業媒體機構,彭博社(Bloomberg News)在商業報道領域擁有廣泛影響力,這對這家媒體機構在報道時確保信源可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在“惡意芯片”的報道中,彭博社是否堅守了“可信”的標准,已經引發了科技和商業報道領域的廣泛討論。

7、庫克:不應為提高AI水平收集用戶信息


庫克:不應為提高AI水平收集用戶信息

  【新聞摘要】 據福布斯雜志報道,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警告稱,如果人工智能(AI)系統沒有以正確的方式被開發,它可能會極其危險。他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一次有關隱私的會議上發表演講時談到,通過收集大量個人資料來改進AI是一種懶惰,而非效率。AI要想真正變得聰明,就必須尊重人類的價值觀,包括隱私。如果我們弄錯了,其危險影響將是深遠的。雖然他沒有提及任何公司的名字,但很可能他指的是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AI有很大潛力來改善我們生活的世界。正如庫克所說,“AI技術的核心是向人類學習,並讓所有人受益”,在這一過程中開發出更好的AI和提出更高的隱私保障標准應當同步進行:將AI研發和隱私標准建立放在一起共同前進,這更像是一種責任,在追求前沿科技的創新和成果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犧牲定義人類智能的人性、創造力和獨創性。”

8、研究顯示:VR技術比文字更有感染力


研究顯示:VR技術比文字更有感染力

  【新聞摘要】 由Jeremy Bailenson所帶領的一個斯坦福大學團隊的最新研究稱,虛擬現實技術能夠讓人們更理解與自己生活不同的人的生活現狀,比如與閱讀文章相比,佩戴虛擬現實(VR)頭盔的體驗者,會對無家可歸者的經歷表現出更強而且更持久的同情心。這項研究歷時兩個月,涉及了超過560名年齡在15到88歲的參與者,它們代表了至少8個不同的種族背景,參與者們在測試中體驗了無家可歸的經歷,包括通過一段長達7分鐘的VR體驗失去工作和所有一切的人如何生活,以及在公交車上尋找庇護所或是尋找避免被陌生人搶走僅剩財產的方法的體驗等。(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這一測試中,接受VR體驗的參與者比通過閱讀一篇文章想象無家可歸時情景的人,表現出了更長久的積極態度以及願意伸出援手的意向,接受VR體驗的參與者中的大多數都更為認同“我們的社會在幫助無家可歸人群方面做的還不夠”的觀點,而且他們也變得開始對此事更加關心。這是一項令人激動的研究成果:與只是想象穿著別人鞋子的情景相比,VR體驗帶來的經歷能夠立即產生更多的同情心和親社會行為,這意味著VR在解決社會問題和增加人們同情心方面將能起到巨大作用。

9、阿裡雲英國大區開服,覆蓋美英德日中五大市場


阿裡雲英國大區開服,覆蓋美英德日中五大市場

  【新聞摘要】 10月22日,阿裡雲英國大區正式開始提供服務,在這一大區,阿裡雲提供多種雲計算產品,包括彈性計算、雲存儲、數據庫、網絡、安全、管理、應用服務等等,可以滿足英國當地、歐洲以及中國出海客戶的需求。2016年11月,阿裡雲德國大區正式開服,為歐洲市場提供雲計算支持。阿裡雲方面表示,兩年來,諸多歐洲的國際知名企業和阿裡雲達成合作。(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阿裡雲英國大區的開服可以滿足歐洲快速增長的雲計算技術需求。基於人工智能,最新的數據中心可以為客戶提供從機器學習到預測數據分析等多項功能。更重要的是,根據IDC統計,2018年英國、德國的雲計算市場規模僅次於美國,分別是79億美元和74億美元,英國大區開服不僅對阿裡雲拓展國際業務有著重要意義,更對阿裡雲收入產生積極影響。此外,英國大區開服是雙可用區同時開服,這是阿裡雲海外首次雙AZ(可用區)同時開服,可以提供更高級別的災備、數據安全和雲計算服務。

10、智能設備制造商在歐洲預裝谷歌應用要收費


智能設備制造商在歐洲預裝谷歌應用要收費

  【新聞摘要】 據《連線》雜志報道,谷歌公司已經同意改變Android操作系統在歐洲的授權機制,以此避免歐盟對其38億美元的天價反壟斷罰單。報道中稱,谷歌將允許歐洲的智能設備制造商定制Android操作系統,並對使用其應用及谷歌應用商店的合作伙伴收取許可費。另有報道稱,在新授權機制下,設備制造商可能要為每台設備支付20美元左右的授權費用,但最高也有可能達到40美元,這些變化可能會徹底改變Android操作系統的市場地位,谷歌也面臨著失去對其Android帝國控制的風險。(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很顯然,新授權機制可能會對Android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以及消費者為手機支付的價格產生長期的影響,但更長期的危險可能來自於谷歌失去對Android如何分發和在哪裡分發的控制,而這正是歐盟希望看到的。市場研究機構CCS Insight分析師杰夫?布拉伯(Geoff Blaber)指出:“這為更多的競爭打開了大門。”在過去十年,谷歌受益於“產品開源+市場生態+商業成功”的三駕馬車戰略,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難以計數的收益,這一模式已經成為商業軟件取得成功的典型做法,這對面臨雲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未來主流平台競爭的國內企業和相關主管部門來說,有很強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