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記者手記:同舟共濟 命運與共

王 芳
2018年11月19日07: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同舟共濟 命運與共(記者手記)

  習近平主席訪問文萊,當地朋友歡欣鼓舞。連日來,他們紛紛對在此進行前期採訪的記者講起中國和文萊之間的友好合作故事。尋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折射出同舟共濟、命運與共的大主題。

  記者跟隨中國公司漁船出海給當地養殖戶運送魚苗,一路聆聽的“漁人”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30歲的“船長”彭曉瑜是海世通(文萊)漁業公司技術總監。2016年,在“廣西—文萊經濟走廊”合作框架下,廣西海世通公司受邀赴文萊投資發展漁業。文萊雖靠海,但漁業養殖規模較小。彭曉瑜和他的同事們決定在當地直接繁育金目鱸魚、金鯧魚等高端食用魚種,並採取“公司加漁戶”模式,由公司負責魚苗供應、技術培訓、成魚回收、加工出口等全鏈條環節。

  “為了採集當地養殖環境數據,公司組織技術干部學習了潛水。經過一年多披星戴月的試驗,我們終於初步掌握了文萊海水魚的全年繁育、循環養殖等技術要點。”彭曉瑜一邊開船一邊對記者說。

  漁民們驚喜地發現,用中國技術喂養的魚,8個月即可達到國際水產品出口標准,有效解決了傳統方式喂養的魚生長慢、易生病的問題。很快,當地30多家養殖場老板主動上門要求合作。今年7月,第一個裝載文萊灣養殖魚的冷凍集裝箱運往加拿大,這是文萊灣養殖魚首次進入北美市場。一位80多歲的當地漁民感嘆道:“很多外國投資者說過要幫助我們,但都‘無功而返’,隻有你們中國人留了下來,扎扎實實工作,讓文萊漁業有了希望。”

  運送魚苗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天,他們送了兩趟魚苗,一次從摩拉港碼頭向北10多海裡,一次向西南30海裡。彭曉瑜駕船時,旁邊一位文萊姑娘不時協助傳達指令。姑娘名字的發音頗似“皮卡丘”,大家覺得這樣稱呼她很親切。“皮卡丘”畢業於文萊職業技術學院,實習時與中國公司結緣,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現在的工作崗位。一路上,3位技術人員在不同地點適時換水,保証魚苗到達養殖基地時能夠適應海水鹽度。常年海上作業,大家的膚色都變得一樣黝黑。記者問起,才知道一位來自緬甸,另兩位來自印尼。

  小小漁船寫人生。大家說著中文、英文、緬甸文、馬來文,連比劃帶翻譯。他們配合默契,相處得簡單而輕鬆。來自緬甸的藺應華幾年前就加入海世通,去年被派到文萊,如今已是公司的技術主管。兩位印尼人的家鄉不久前剛經歷地震,房屋被毀。好在有現在這份工作,能夠為他們的家庭盡早實現災后恢復提供幫助。

  收工時,夜色慢慢降臨,落日熔金,漁舟唱晚,橫亙在文萊灣上的大摩拉島大橋、淡布隆大橋構成了一幅美麗剪影。“皮卡丘”指著大橋對記者說:“感謝中國幫助文萊建設了這些重要工程。中國創造了這麼多發展奇跡,我想聽習近平主席講精彩的中國故事,講中國和文萊明天的故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