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高層論壇 出版將邁向3.0時代

李明遠
2019年01月11日13:2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童書展台人氣旺。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見習記者楊志成攝

傳統出版新趨勢、閱讀文化新體驗、融合發展新動能……1月10日上午,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高層論壇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舉行。聚焦新一年發展大勢的這一訂貨會重點活動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參與。

本次高層論壇主題為:新時代、新改革﹔新供給、新空間。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杰出席論壇並圍繞“為建設出版強國而奮斗”作主旨演講。

10余位嘉賓現場進行經驗分享和思想碰撞,論壇不僅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出版發行成果,還提出持續推進與深化出版發行業體制機制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健全現代出版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增強廣大讀者的文化獲得感和滿意度,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守主業同時拓展新局

“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中,我們將把握重大歷史機遇,發揚廣東人特有的精氣神。”廣東省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南方出版傳媒總經理葉河在“年度聚焦”環節的分享拉開了論壇專題演講部分的序幕。在這一環節,嘉賓們圍繞出版業在堅守內容主業的同時,如何拓展新局、打造標杆等話題進行了專題演講。

葉河的分享緊扣廣東省區域發展大勢,提出要把握重大機遇,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大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教育交流中心運作力度、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出版聯盟、建設大灣區文化教育傳媒智庫、建立香港中醫藥出版基地等一系列行動,讓大家看到了廣東省出版集團發展中濃濃的地方特色。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鮑洪俊以“邁向萬物互聯5G時代的出版3.0模式”為主題探討了融合發展。他認為,傳統出版存在3個關鍵問題:媒介單一,以紙為媒﹔編輯主導﹔營銷方式單一。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要轉型升級的出版3.0模式是:以電商業務為基礎,以數據和內容為能源,以技術為驅動,打造“數字+”出版、新媒體矩陣和綜合性的覆蓋全域的知識服務平台。他對知識服務平台搭建、運作的展望,給現場觀眾帶來啟發。

山東出版集團董事長張志華介紹了集團貫徹中央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雙創”方針的具體舉措。他提出,做好“雙創”的文化積澱,要分經典文本的整理與研究、開發多層次的文化普及讀本兩個層次展開。優秀傳統文化的轉化需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需要深入挖掘、深入需求、深下功夫,在實踐中激活,在激活中提升,在提升中傳承。

圍繞“文化+圖書”做文章

在“年度風向”環節,論壇展開了圓桌討論,邀請了3位發行業掌門人和一位出版社掌門人,共同探討新零售、新空間、新體驗,現場話題結合閱讀推廣活動與實體書店改造新趨勢,緊緊圍繞書店如何通過創新模式、轉型升級,更好地滿足讀者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從實體書店的合作方角度分享了觀點。他介紹說,人民文學社與實體書店合作非常多,一方面充分展示該社優質圖書,另一方面每年組織百余場營銷活動。在臧永清看來,書店近些年的重新升級、環境改造效果不錯。受諸多因素影響,圖書展示空間越來越小,這不一定是壞事,可以把有限的空間充分利用,來展示精品。“我這幾年一直在呼吁,把書店建成區域性的文化活動中心,不管怎麼改,一定要給我們搞活動與讀者互動留出相對好的空間。”

發行企業近年的一系列新動作,受到業界矚目。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尹昌龍介紹了2018年7月開門迎客的深圳書城龍崗城的運營情況。他認為,深圳書城龍崗城作為智能書城,帶來的體驗要遠遠多於帶來的效益。“包含新科技的智能化是一個時尚的概念。書店如果不能吸引年輕人進入,就和時尚無關,就會被淘汰。智能化書城的時尚感,帶來了整個書城注意力的提升,這比書城能賣多少書更加重要。”尹昌龍說。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杰則分享了打造共享書店的初衷。他認為,做共享書店基於兩個原因,一是行業正在和即將發生什麼,二是企業圍繞行業的方向有能力做什麼,相對優勢是什麼。基於這兩方面判斷,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決定打造共享書店。“我們確定由傳統企業向線上發展,成為社會化平台企業,即線上線下融合的平台企業。”曹杰說,一定要把書店看成商業零售的文化分支。

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從軍介紹了在校園書店方面的轉型探索。他認為,書店的定位應該圍繞價值平台、體驗平台、社交平台等方面進行重構。“場景與活動是實體書店的靈魂和最大優勢,隻有這兩者加起來,才有可能實現真正以書為媒,圍繞文化加圖書來做文章。”邱從軍說。

技術與內容水乳交融

融合發展是傳統出版業不可回避的趨勢,在“年度前沿”環節,與會嘉賓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背景下出版業轉型升級機遇與策略展開探討。

面對主持人“單刀直入”對融合發展贏利的提問,人民衛生出版社副總經理孫偉介紹了人衛社由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升級的“兩步走”情況。第一步是“出版+”,“出版+”充分利用現有傳統紙質媒體,在增值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入十分穩定﹔第二步是“互聯網+”,人衛社服務的是專業讀者,因為用戶閱讀習慣、應用場景的改變,所以出版社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產出方面正在穩步增長。

談到收益情況,喜馬拉雅FM副總裁姜峰自豪地分享了2018年12月3日,喜馬拉雅第三屆知識狂歡節4.35億元的銷售數據。姜峰認為,未來時代最有價值的是數字資產,首先要把內容數字化,另外一定要把數字內容產品化,把它變成可銷售的產品,第三是服務化,第四是整個傳播過程更加人工智能化。“在移動互聯時代,未來這些內容是在天上飛著的,一定是靠4G、5G的方式傳播,所以大膽地一步一步往前邁就好了。”姜峰說。

如何看待新技術的使用,也成為大家關注的重要話題。北京智慧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K12的數字教育。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慶表示,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大家都在使用,但技術永遠是工具,是為產業服務的,企業不應強調自己的技術多厲害,而是要更關注產品為用戶創造了怎樣的價值。

北京百分點信息科技公司主要為企業和出版傳媒單位提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該公司技術副總裁劉譯璟也認同陳慶的觀點。“技術在整個業務裡不是最本質的,技術和業務必須是水乳交融的狀態,能很好地把工具利用起來,業務才能發展。如果僅僅是使用技術的話,那只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劉譯璟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