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不敢看的《人間世2》,卻探討了人間真問題

2019年01月15日07:10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敢看的《人間世2》,卻探討了人間真問題

如果有誰覺得人生艱難,就帶他去醫院看看。他會發現,除了生老病死以外,其他都是小事——這個流傳已久的說法最近似乎遇到了挑戰。當關注病患群體的紀錄片《人間世》播出第二季時,很多網友說“不敢看”。

不敢看不是因為不好看,這部紀錄片的第一季在豆瓣創下了9.6的高分,第二季剛剛開始,評分就飆到了9.5。

不敢看是因為不敢面對,不敢面對人類在生死面前的那種無力感。正如《人間世》在第一季中開宗明義所說:一般講故事的套路,總是病人命懸一線,手術驚心動魄,最后大獲成功,起死回生,病人出院,感謝醫生。但這一次,我們要直面手術的失敗,經歷悲痛,重拾希望。

經歷悲痛很容易,重拾希望卻很難。中國人都喜歡大團圓結局。過程再多艱難險阻也沒事,隻要結局是好的便皆大歡喜﹔但若是過程興旺繁榮,卻沒個好結局,那是萬萬不能的。因此,不管《紅樓夢》前80回怎麼暗示這是一個悲劇,續書作者都要把它寫成賈府復興、蘭桂齊芳,“大團圓”成了上百種續作不約而同的選擇。

但是,真實的人生可不會顧及人們的喜好,這個世界最不擅長的或許就是撫慰心靈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災難不會選擇時間降臨,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感受一點點痛,怎麼知道風浪來時要如何應付?

更何況,在面對生死時,最能看清一個人所秉持的價值觀,也最能看清這個世界的面貌。這本身也是一件頗有意味的事。在《人間世2》已經播出的兩集中,有兩處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兩處都很值得深思。

第一處是第一集中,患骨癌的孩子們在幻想中打敗了癌症,而這段幻想用MV的形式表現了出來,成為紀錄片的一部分。很多人質問:這也算是紀錄片?但也有很多人為其辯護:用這種方式為孩子們圓一個夢,怎麼了?假如我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稍有涉獵的話,便不難想到這些故事:冤死的竇娥通過托夢的方式,讓父親為自己報了仇﹔傷情而死的杜麗娘魂魄歸來,找到了愛人並起死回生……用幻想的方式圓夢,這正是我們最擅長的表達,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思路啊。

一邊是拼命求生,另一邊卻是為了賦予生命而放棄自己。這部紀錄片引起爭議的第二處,是在第二集中,多位女性為了生育而不惜拼命。她們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因為婆家“傳宗接代”的壓力而不得不生,相反的,丈夫和公婆都力勸她們放棄生育,因為她們的身體不適合妊娠。但她們還是賭上了自己的性命。為什麼?“就是想為他生一個孩子。”最后,有的人賭贏了,也有人輸了。

生育是人的本能。從個體的角度來說,假如我們承認每一個人都有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利的話,那麼,我們就同樣應該尊重這種“拼死生育”的賭博。但是,人不是孤立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是社會的動物。有時我們以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但也許這背后要復雜得多。事實上,一個社會留給其成員的選擇,並不太多。正如100多年前的女性並不敢理直氣壯地說出“婚姻自由”一樣,今天的女性又有多少願意承認,自己並不想要孩子呢?有多少人在面對催婚時,敢大聲回答父母:我不想結婚。從個體的想法,到整個社會的文化中,往往存在著一條血脈相連的通道。

生死之外,並不都是小事,那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生活。而觀察生死,卻能看出人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也許在日常的奔波中,我們並沒有時間想那麼多,但一部優秀的作品,卻應該能提醒人們注意那些被忽略的事物,思考那些被遮蔽的問題。大膽地去看《人間世2》吧,淚水之外,還會有很多有益的收獲。

(作者:容易,系媒體評論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