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生動的"愛的教育"課

李淼
2019年01月16日13:0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一堂堂生動的“愛的教育”課

1月12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全球華人家庭文化傳承節目《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迎來了第二期。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羽西品牌創始人、美籍華裔主持人靳羽西,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及其小兒子楊議在節目中講述了他們各自的家庭故事。無論是鐘南山嚴謹、執著的醫學精神,還是靳羽西爭做“第一人”的勇氣,都令人敬佩不已,在帶給觀眾滿滿感動的同時,也讓很多父母注意到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以家風為主題廣邀社會各界、全球各地華人,通過分享家庭的溫暖故事,弘揚中華家門風范,傳播中國家庭智慧——延續第一季的節目定位,《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為觀眾呈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愛的教育”課。

深挖“星光人物”厚重家風

在上一季的經驗基礎之上,《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更加注重觀眾對嘉賓的辨識度和認知度,他們中不乏茅盾之孫沈韋寧、華羅庚之女華密、徐悲鴻之孫徐小陽、周恩來侄女周秉宜、孫中山孫女孫穗芳等“名門之后”,也有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華人船王”趙錫成等耳熟能詳的“星光人物”。

這些嘉賓出生年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長軌跡不同,卻無一例外收獲了父輩和家庭或勤儉堅毅、或勇敢律己、或積極樂觀的力量感染,從而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不凡之路。因此,對“星光人物”厚重家風的挖掘成為節目組關注的重點。

在鐘南山的成長過程中,一向嚴肅、說話很有分量的父親時刻激勵著他在生活和事業上不斷進步。1971年,已經走上醫學道路的鐘南山盡管早已度過而立之年,但他在事業上還未取得顯著的成就,在一次談話中,父親感嘆了一聲“35了,真可怕”,頓時喚起了鐘南山對於醫學事業更強烈的追求﹔而父親在75歲高齡且身體多病的情況下,毅然編寫40萬字醫學著作的行為,更從精神層面激勵著鐘南山成為一名嚴謹求是的好醫生。

除了父親的諄諄教導,鐘南山還從母親的身上學會了寬容和善良,節目中,鐘南山表示母親經常扶危濟困,不僅將家裡的舊衣服贈送給別人,還在自身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資助鐘南山的同學去北京大學物理系上學。網友們看過節目后紛紛贊揚道:“鐘老先生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真是沒話說,為兩位醫生的職業追求點贊”“母親教做人,父親教做事,一家人都是值得大家學習的精神榜樣”……

在父母的影響下,鐘南山得以成長為一代名醫,而靳羽西之所以能享譽國際,也離不開父親的教導:“永遠不要做第二個上月球的人,永遠都要做第一個,因為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個。”

為了培養靳羽西的探索和好奇精神,父母從小就鼓勵她勇敢嘗試感興趣的東西,並鼓勵她不要給自己設限。1978年,靳羽西敏銳地察覺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氣息,她制作和主持的電視欄目《看東方》進入美國主流媒體和美國人的視野,首次為東西方架起了一座消除陌生和誤解的橋梁,隨后她又制作了電視系列片《世界各地》,並成為第一個讓“世界了解中國,中國了解世界”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制作人。

如果說父親的鼓勵給予了靳羽西爭做“第一人”的勇氣,母親則是第一個影響她對“美”的看法的人。靳羽西在節目現場坦言,即便身患重病母親也會將頭發梳理整齊面對家人,並且在她母親看來,一個人是否成功要看她生命最后20年是否擁有足夠的財富、健康的身體等,這一想法也讓靳羽西堅定了對成功人生的追求。

這樣的故事在節目中還有很多。通過深挖嘉賓們蘊藏於家庭浸潤的成長基因,分享家風故事中有溫度的情感和有濃度的智慧,《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展示了屬於華人世界的獨特人文切面,在潛移默化中傳遞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還原嘉賓生活本真

值得一提的是,《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突破了單一的演播室錄制環境,別出心裁地設計了與嘉賓身份故事密切相關的“第二現場”,通過這一嘗試,深入地走近嘉賓,從原本的“將嘉賓的生活帶給觀眾”轉化成“帶著觀眾走進嘉賓的生活”。

第二期節目中,“華人船王”趙錫成用他的家風故事印証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且給出了自己培育4個哈佛女兒的教育寶典。與當期周恩來侄女周秉宜、香港演藝界“常青樹”秦沛的家風故事形式有所不同,趙錫成的採訪是在第二現場進行的。

第二現場主持人魯健來到趙錫成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的木蘭船建大樓,與這位“華人船王”開啟了一場關於家的全新談話。這座大樓於趙錫成而言有著獨特的意義。2008年趙錫成及家族捐贈500萬美元支持母校木蘭船建大樓建設,並設立了趙朱木蘭紀念館,以此紀念愛妻。

而60年前,趙錫成正是因為妻子趙朱木蘭的一句鼓勵,隻身奔赴美國勇敢追夢,在沒有親人、缺乏金錢等多重困境下,逆風翻盤成為美國航海界“華人船王”。這樣的傳奇色彩在趙錫成的家庭教育中也留下了精彩一筆——擁有4個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女兒,其中大女兒趙小蘭不僅是現任美國運輸部部長,還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內閣的華裔。

分享其教育寶典,趙錫成表示,從小就會帶領孩子們共同參與勞動,即便是年僅3歲的小女兒趙安吉也要跟著幫助姐姐攪拌柏油修馬路﹔為了增加孩子們的見識,趙錫成與太太隻要有機會就會帶女兒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並且鼓勵她們追尋更為廣闊的大世界。不少觀眾看了節目感嘆道:“好的家庭教育勝讀萬卷書。”

對於第二現場的嘗試,業界專家也給予了極大肯定。在此前舉行的《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研討會上,《中國青年報》原黨組書記、社長、總編輯陳小川就表示,講述家庭故事要更加深入到人物所生活的環境,還原本真,才能帶給觀眾最真切的感受。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謝謝了,我的家》無論是電視化的表達,還是守正創新的思路,都體現出國家台的水准和水平。尤為值得點贊的是,節目的片尾滾屏部分融入了生動、有趣的現場花絮,不僅實現了信息擴容,還頗具“網感”,不難看出節目親近年輕受眾、貼近時代表達的用心。

專業姿態傳遞榜樣力量

說到節目的“新”意,就不得不提《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的主持人——鞠萍。自1984年進入央視擔任節目主持人,鞠萍陪伴了幾代人成長。而這一次,首次轉型主持文化類訪談節目,鞠萍一改以往甜美、活潑、動感的主持風格,從造型到主持風格都在努力打破觀眾對她的既有認知。

首期節目中,傾聽周恩來侄女周秉宜追憶周總理生前往事,見証秦沛收獲子女帶來的神秘禮物,“旁觀”趙錫成分享教育寶典——鞠萍不僅以專業姿態傳遞了榜樣的力量,也展現了自己感性的一面。

現在大名鼎鼎、生活富足的秦沛曾過得頗為艱辛,在二哥、父親相繼去世后,母親努力養活龐大的12口之家,而3歲的秦沛則跑劇組補貼家用、做家務﹔在生活困難時期,秦沛還在兩年內出演了19部影視作品,拼命賺錢隻為養大自己的一雙兒女。現場,秦沛兒子姜文杰、女兒姜麗文驚喜現身並帶來“家風大禮”,不禁讓鞠萍淚洒現場。

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媒體採訪時,鞠萍坦言,沒有想給節目帶來什麼改變,就是希望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細心的傾聽者,“讓嘉賓願意和你聊”,盡可能地把那些有濃度、有溫度的家風智慧呈現到位。“細微之處見家風傳承,每一個家風故事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在此前的第二季啟動儀式上,鞠萍曾坦言“心裡很忐忑”,但在節目制片人、總導演賓芳和總導演王屾的鼓勵下,她還是選擇了迎難而上。事實上,鞠萍不僅是節目主持人,也是核心團隊成員之一,一直積極地為節目出謀劃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前期訪談准備,才得以在節目中全面釋放自己對家庭的理解和中華文化的洞察。

面對記者們的採訪,她更是謙虛地表示,主持人是項鏈上的線,而閃光的是“珍珠”。“建議大家把焦點放在那些嘉賓和其故事上,多評論節目,少關注主持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