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教育類App暗藏涉黃內容 在線教育監管不能"離線"

蒲曉磊
2019年01月21日07:50 | 來源:法制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線教育監管不能“離線”

  2019年,對於在線教育而言,或是大浪淘沙的一年。

  1月1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對央視曝光的問題App及運營者已經開展核查。當前,學習類App專項整治行動正在進行,將會同網信、公安、教育、文化執法等部門進一步加大力度,堅決遏制教育類App傳播色情低俗信息行為,堅決淨化中小學生網絡文化環境。

  用“頂風作案”來形容教育類App的行為,並不為過。就在不久前,各部門相繼出台整治意見並實施處罰,僅在蘋果應用商店中就有超過15000個教育類App被下架。

  師資質量不過關,隱藏網絡游戲,暗含色情低俗信息……被寄予消除教育鴻溝期望的在線教育,亂象叢生。

  對此,一些專家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針對在線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需要強化監管和行業自律,建議立法對相關准入資質、認証標准等予以明確,盡早對這一領域作出規范。

  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千億

  對於家長而言,在線教育是一塊可以改變孩子命運的屏幕。

  兩個月前,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高菲在某App上給兒子報了一個英語輔導課程,是由外教以在線的方式給兒子上課,但高菲在試用后發現效果並不好,外教水平也不像自己想得那樣高。

  “家裡的教育與一線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想利用互聯網這個平台多找一些教育資源。然而,一個好的線上輔導班並不好找,因為不像實體店那樣可以去考察,隻能通過網上搜索資料、朋友之間的交流獲取信息,感覺質量參差不齊。”高菲說。

  在高菲看來,在線教育給教育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彌補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帶來的差距,使更多人可以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對於在線教育機構而言,龐大的教育市場是一塊“唐僧肉”。

  當下,在線教育有著龐大的用戶規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72億,其中,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1.42億。

  同時,在線教育還有著龐大的市場規模。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或超3000億元大關。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預測,2020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330億元。

  對於學生而言,在線教育則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在線教育可以提供豐富的課程、題庫等教學資源,彌補教育資源不均所帶來的劣勢,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有助於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而另一方面,在線教育仍然有師資力量不過關、暗含低俗色情信息、隱藏網絡游戲等亂象,不利於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線教育質量良莠不齊

  劉卉是北京某培訓機構的美術老師,不久前,她曾經兼職在某App上在線給小學生上課。

  “我是有教師資格証的,但他們找我兼職的時候,也沒有提出看証件的要求。”劉卉說。

  為詳細了解教育類App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王家娟還專門下載過一些作業類App,發現不僅教師資質無法核實,連一些答案都是錯的。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在線教育的師資良莠不齊,行業監管亟待加強,師資存疑是用戶的最大痛點。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34.9%的用戶遇到了教師真假難辨的問題,31.9%的用戶遇到了師資宣傳不符實際的問題。

  除此之外,暗藏色情信息、網絡游戲等內容的在線教育App,也多次將這一行業推向風口浪尖。

  中國掃黃打非網在今年1月發布的《2018年“掃黃打非”工作述評》顯示,“掃黃打非”部門在2018年對學習類移動應用開展專項整治,監測核查了“互動作業”“小猿搜題”“納米盒”等20余個學習類App。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魏奇直言,有些在線App,已經不安心進行單純的教學,而是陸續加入了類似通訊工具的加好友、加圈子、發動態和娛樂、動漫、雞湯文等內容,甚至還有游戲專區、購物專區,誘導或強制消費。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助理研究員楊程分析,有多個原因導致在線教育質量良莠不齊:准入門檻相對較低,在成本、師資、場地等方面較線下教育有優勢﹔政策法規體系不健全,教育領域相關政策法規對在線教育規范較少﹔利潤空間較大,一旦佔領某個領域的市場,發展成為“獨角獸”的機會較大,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

  盡快回歸內容為王定位

  問題的出現,既是利益的驅使,也說明了監管的必要。

  魏奇指出,在線教育雖好,但監管不能“離線”。重點要做好在線教育行業認証和准入制度,克服虛假和夸大注冊。建立權威認証機構,為在線教育發展提供優良的發展空間。

  在魏奇看來,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一定會遏制線上教育的瘋狂生長,讓在線教育度過資本籌集、規模擴張這個階段之后,盡快回歸“內容為王”這一核心定位,做好培訓定位、課程研發、師資管理、平台維護、品牌拓展等方面工作。

  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王健認為,在線教育的種種亂象已經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必須加強監管,推動在線教育有序健康發展。

  王健同時指出,在技術手段革新層出不窮的新時代,在線教育未來的長遠發展,僅靠外部監控,是來不及堵漏的。歸根到底,要讓在線教育從以逐利為目的的“產業”走向行業、職業、專業。在線教育的未來長遠發展,更需要的是行業的自律、職業的倫理、專業的精神。

  “在現階段,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必不可少。但是,監管部門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精神靠什麼去保証?因此,從根本上解決這個行業的問題,還是要靠行業自律。”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研究員高政說。

  將線上教育納入法治軌道

  專家認為,解決在線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除了要加強監管和推動行業自律,更關鍵的是將線上教育納入法治軌道,讓線上教育發展有法可依。

  2018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應急管理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線下培訓機構管理政策,同步規范線上教育培訓機構。線上培訓機構所辦學科類培訓班的名稱、培訓內容、招生對象、進度安排、上課時間等必須在機構住所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必須將教師的姓名、照片、教師班次及教師資格証號在其網站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魏奇認為,通知非常必要,但也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平台是否有效運行、更新是否及時、監管是否到位、出現糾紛怎麼處理等,這些問題都對監管水平提出考驗。

  魏奇建議,盡快完善法治,嚴管在線教育。在線教育App公司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學習內容和宣傳嚴重不同,涉嫌虛假宣傳,家長可以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如果在線學習App有關內容涉嫌違法,公司將承擔行政或者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將構成公司單位犯罪,主要責任人將承擔刑事責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在線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內容,但是,專心做內容的機構市場行情並不好,很難維持生計,而一些“短線”的企業經常用一些不高級甚至非法的手段“撈快錢”,長期以往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因此,一個規范的法治環境,對於在線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

  王家娟認為,在線教育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知識教育的鴻溝,但不規范的市場也很容易讓學生和家長掉入“課財兩失”的陷阱,建議立法對機構的准入資質、教師資格、教育內容等作出規范。

  “2018年,教育部門重拳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據調研,2019年,治理在線教育將成為重點,目前正在探索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隻有政策法規體系健全了,才能對線上培訓作出更好地引導與規范,這也是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精神內涵。”楊程說。

  (應採訪對象要求,高菲、劉卉為化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