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南方日報:開放的互聯網 正走向“封閉”?

葉 丹
2019年01月24日08:36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開放的互聯網 正走向“封閉”?

也許是風平浪靜中需要一些波瀾。近日,一篇名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引起刷屏,大致認為,百度利用搜索功能在大力推廣自己的產品,包括百度百科、百家號、百度貼吧、愛奇藝等各種“親兒子”,而正是有選擇性的內容推薦,讓本來希望通過搜索了解全面資訊的用戶無法獲得好的體驗。

事發后,百度回應百家號的內容隻佔比10%,但在前面幾個頁面的權重之高,卻也是路人皆知。百度這樣做,當然不會讓人有好感,但是換位思考一下,用戶從百度上可以搜索到的內容正越來越少。如今在百度上,淘寶內容已經搜不了,微信內容也搜不了,各種其他平台號內容也搜不了,百度隻能通過提供自身百家號的內容,來滿足搜索者的需求。

造成如此窘況的原因之一,便是如今互聯網越來越“封閉”的現狀。

互聯網的誕生,本是信息互聯互通的一種體現,也被看作互聯網的“初心”。但隨著商業化的推進,“初心”逐漸被人忘卻,“封閉”卻越發明顯。

遙記當年,一場“3Q大戰”讓用戶感到“很受傷”,隨后,“開放”被再次強調,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不約而同的口號,產品要開放、流量要開放、內容要開放……但很多人可能忽略的是,在“開放”的同時,各大互聯網平台正抓緊對“生態”的謀篇布局。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騰訊借助“開放”和“生態”,完成了從萬億市值到數萬億市值的飛躍。

而各大互聯網公司不斷推崇和建立“生態”的結果,就是互聯網開始擁有一堵堵看不見的“牆”。阿裡巴巴生態看不到騰訊生態的,騰訊生態看不到百度生態的,百度生態看不到今日頭條生態的……如此循環,在互聯網巨頭越來越強大、“生態”越來越廣泛的當下,原本開放的互聯網,是不是正走向無形的“封閉”?

是不是封閉這個問題,本身不需要太復雜的解釋。每個互聯網巨頭都是一個企業,而企業對資產的保護和利用也無可厚非。用戶和數據,如今已成為每個互聯網巨頭最大的資產,所以對企業自身而言,將自己的用戶盡量“圈養”在自己的生態裡,就是一個資產價值最大化的表現。正如蘋果用自己的操作系統和獨立接口,造就了獨立的蘋果生態一樣。

但從商業上看似稀鬆平常的操作,在面對互聯網的“初心”時,似乎就產生了極大的反差:互聯互通僅限在自身的“生態”之下,而用戶面對的是一個個無形的“生態圍欄”。

不過從歷史發展規律來看,互聯網因“生態”造就“封閉”,用戶不需要太擔心。雖然從蘋果產品更換到其他硬件產品,需要較高的成本,但是作為網民,選擇哪家APP,用百度搜索還是用360搜索,抑或用搜狗搜索,轉換的成本幾乎為0。

所以,互聯網巨頭因“生態”造成的“封閉”,在用戶面前其實弱不禁風:百度的資訊整合不合胃口?今日頭條自然會應運而生﹔微信的社交互通略顯無趣?多閃和馬桶等新生社交應用自然會分流用戶﹔淘寶京東買得不爽?現在有拼多多可以選擇了。

商業社會的優勝劣汰其實從未停止。如果互聯網巨頭因“封閉”不再贏得用戶青睞,那自然會被用戶淘汰,新生的更受歡迎的應用模式則會出現,生生不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