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科技評論第90期--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90

卷首語

人民網公眾號

阿裡雲公眾號

有兩種“前沿科技”
   與往年相比,CES 2019略顯冷清,這個見証了AR/VR、自動駕駛、5G、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等所有前沿科技潮起又潮落的全球電子科技產業的風向標,正在經歷前沿科技的落地應用與新刺激點尚未出現之間的小小低潮,而在這低潮中,“前沿科技”這個名詞,正在被更加理性地,以“二分法”的方式被看待。

  豐田在CES 2019上展示的自動駕駛原型車TRI-P4,正是其中的代表。

  在這輛測試車中,豐田同時搭載並測試 "Guardian" 和"Chauffeur"兩套互相獨立的駕駛模式,前者是加強版的輔助駕駛,更有可能在近1~2年內實現商業化運行,甚至測試目標就不是為了替駕駛員完成駕駛任務,而是利用傳感和計算能力,提升駕駛員的能力﹔后者則為未來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而設計,現階段處於“蓄力”。

  換句話說,豐田在TRI-P4搭載了兩套自動駕駛“前沿科技”,一套是屬於未來的,另一套是屬於現在的。

 TRI-P4是前沿科技“二分法”的典型代表,但這還不是我們所說的“兩種”前沿科技,今天所說的“兩種”前沿科技的“分類方法”,有著“心智與科技”兩個衡量維度。

 第一種是科技意義上的前沿科技,也就是技術發展的趨勢、未來和突破,這更像是科學家們要去追求和實現的工作,是科學研究領域的前沿﹔

  第二種是心智維度上的前沿科技,是在產業界或應用領域,因為對技術能力的認知水平與技術發展水平之間存在差距,導致仍然認為許多已經普及應用的技術是“前沿科技”,就像很多企業的CEO仍然對“人臉識別”“聲紋識別”感到不可思議,但其實這早已不是“前沿科技”。

   “第二種前沿科技”的存在阻礙了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滲透,也讓許多原本可以借助機器而非人類的工作,仍然處在低工作效率和高資源浪費的情形之下,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形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從技術的角度,思考技術對業務的價值﹔從業務的價值,尋找能夠起到作用的技術。

                                       阿裡雲研究中心 崔昊

  編輯制作:人民網研究院  內容提供:阿裡雲研究中心
  本刊僅用於行業交流,非商業用途。編輯或專家觀點獨立,不代表本刊立場。部分所選用內容,未能與作者取得聯系,請聯系本刊:yjy@people.cn

1、AMD宣布推出全球首款7nm GPU


AMD宣布推出全球首款7nm GPU

  【新聞摘要】 AMD公司CEO蘇姿豐在CES2019上宣布正式推出新款高端顯卡Radeon VII,這是全球首款7nm GPU,售價僅699美元。Radeon VII採用調整過的Vega 20架構,這是Vega 64系列中Vega 10的精簡版,但與后者採用GlobalFoundries 的14nm制程工藝不同,Vega 20由台積電7nm制程工藝制造,這一新工藝使 AMD 的時鐘頻率從 Vega 64 的 1564 MHz 峰值大幅提升到 VII 的 1800 MHZ。(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第一個市面上搭載 Vega 20 的產品。Radeon Instinct MI50 和 MI60 計算卡已經使用了 Vega 20。這些卡片沒有任何輸出顯示,其目標是數據中心、機器學習、渲染以及其他計算密集型任務。因此,Radeon VII的上市代表著7n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產品,已經從CPU擴展到GPU領域,7nm制程工藝正在逐漸普及到消費級市場,原本認為很難突破的制程工藝極限得到了(暫時性的)緩解。

2、豐田CES公布自動駕駛原型車TRI-P4


豐田CES公布自動駕駛原型車TRI-P4

  【新聞摘要】 豐田在1月的CES大會上公布了其自動駕駛原型車TRI-P4,這是一輛基於雷克薩斯 LS5000 改造的自動駕駛車輛,同時搭載兩套獨立的自動駕駛模式“Guardian”和“Chauffeur”,並對這兩套系統進行了獨立測試。在硬件配置方面,這輛TRI-P4比原型車LS5000多配備了 4 個攝像頭,可以360 度觀察車輛周圍的情況。此外,該車還有 8 個激光雷達以覆蓋攝像頭的盲區,同時提供更遠的傳感距離。豐田透露這輛原型車將會在今年春季正式投產。(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豐田的TRI-P4測試車輛同時搭載並測試 "Guardian" 和"Chauffeur"兩套互相獨立的駕駛模式,是一個非常切合當前自動駕駛市場實際的做法:Chauffeur為未來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而設計,現階段處於“蓄力”﹔ Guardian則是加強版的輔助駕駛,更有可能在近1~2年內實現商業化運行,豐田將自動駕駛市場劃分為近期和遠期兩個層次的做法值得學習。此外,豐田的 "Guardian"並不是為了替駕駛員完成駕駛任務,而是利用傳感和計算能力,提升駕駛員的能力。豐田方面表示,"Guardian"模式的關鍵目標是“提升而非取代人類駕駛員的能力”。

3、SpaceX完成新年首次發射


SpaceX完成新年首次發射

  【新聞摘要】 據The Verge報道,SpaceX於1月12日早上在美國加州完成了2019年首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任務,將其長期客戶銥星(Iridium)公司的10顆衛星全部送入低地軌道。此后,SpaceX利用無人船回收了獵鷹9號火箭,使其成功回收總數達到33次。SpaceX今天的發射任務被稱為Iridium-8,將發送銥星公司NEXT項目的最后一批衛星進入軌道。 SpaceX曾與銥星公司簽訂合同,為其發射所有75顆軌道衛星,這個衛星網絡將提供低地軌道的信號覆蓋。(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SpaceX此次為銥星公司發射的衛星被用於該公司原始衛星網絡的替代和升級,銥星公司最初的衛星網絡是由1997年至2002年間發射的衛星組成的,在當時商業衛星發射市場還不存在,僅僅20年之后,以SpaceX為代表的商業航天服務市場已經成型並逐漸成熟。不僅如此,此次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曾於2018年9月份從佛羅裡達州發射了Telstar 18 VANTAGE衛星,然后降落在大西洋的無人船上。這枚火箭的成功回收,標志著SpaceX第33次成功回收獵鷹9號火箭推進器,這也是20年前無法想象的事情。科技的發展,在各個領域以令人驚嘆的速度不斷加速。

4、IBM發布全球首個獨立商用量子計算機


IBM發布全球首個獨立商用量子計算機

  【新聞摘要】 1月9日,IBM公司在CES 2019上展示了名為IBM Q System One的量子計算機,宣布這是全球首台商用的量子計算機產品,即首個專為科學和商業用途設計的集成通用近似量子計算系統。IBM還計劃於2019年在紐約Poughkeepsie開設首個IBM Q 量子計算中心。IBM方面表示,IBM Q系統的(最終)目標是解決當前經典系統無法處理的被認為是過於復雜的問題,幫助開發者構建量子計算機與常規架構計算機之間的接口。未來,量子計算的應用包括尋找新的方法模擬金融數據,隔離關鍵的風險因素以進行更好的投資,或者找到跨系統的最佳路徑,以實現超高效的物流和優化交付的運營。(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雖然是全球第一個集成通用量子計算系統,但IBM Q System One的計算能力甚至不如一台筆記本電腦或智能手機,在CES 2019上展示的意義可能包括三點:第一,IBM仍然具有強大的工程能力,可以做到把量子計算設備工程化交付第三方,實現初步商用﹔第二,IBM能夠將IBM Q計劃(IBM量子計算計劃)在雲端IBM Cloud中交付的量子計算能力移植到商用一體機中﹔第三,通過讓量子計算機[語義不太通順,請確認表述 ? 已修改,通用近似超導量子計算機是此次IBM的量子計算機的類型,為免歧義已修改]走出實驗室,IBM可以為全球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團隊提供行之有效的量子研究技術、產品、資源等方面的支持。

5、阿裡巴巴宣布推出阿裡商業操作系統


阿裡巴巴宣布推出阿裡商業操作系統

  【新聞摘要】 在位於杭州的全球品牌新零售峰會上,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正式推出了阿裡商業操作系統,稱其將系統幫助全球零售業重構商業運營的11大要素。基於阿裡巴巴商業操作系統,阿裡巴巴當天對外公布了跨越阿裡多生態、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A100計劃”。包括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管理系統等企業運營中的11大商業要素,通過阿裡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實現“首先能夠在線化,進而全面數字化”。(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正如文章作者所說,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所有企業都在走向整體的數字化經營,消費者和市場也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數字技術不僅能為企業開拓新的網絡銷售通路,更改變了營銷、消費者運營、供應鏈管理、商品設計和生產方式等全鏈路。過去三年,新零售打開了一扇窗,作為阿裡商業操作系統的重要實踐,不僅讓人們更好地做生意,更改變了做生意的方式。全域營銷不僅讓營銷更精准效率更高,也變革了營銷的方式。在高度數字化的時代,一個交縱融合的物流網絡,將會從本質上改變貨品的流轉方式。

6、AI可高准確率診斷遺傳綜合征


AI可高准確率診斷遺傳綜合征

  【新聞摘要】 美國FDNA分析技術公司研究人員雅龍·古羅維奇及其同事在英國《自然·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人工智能在接受上萬張真實患者面部圖像訓練后,能夠以高准確率識別罕見的遺傳綜合征。該研究團隊使用17000多張患者的面部圖像,訓練了一款深度學習算法,所有這些患者被確診的遺傳綜合征總計達幾百種。研究中所使用的圖像來自一個社區平台,臨床醫生會把患者的面部圖像傳上去。研究團隊利用兩個獨立的測試數據集來測試人工智能的表現,每一個數據集都包含數百張之前經過臨床專家分析的患者面部圖像。對於每一張測試圖像,人工智能按照一定順序列出各種潛在的綜合征。(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各種遺傳綜合征會表現出獨特的面部特征,它們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進行診斷。但是,可能的綜合征數量巨大,要正確識別並非易事。利用人工智能或能幫助診斷遺傳綜合征,但是早期關於這種可能性的研究所採用的訓練數據集規模不大,僅能識別少量綜合征。但在此次新的研究中,在兩組測試中,在90%左右的情況下,人工智能提出的前10條建議中都包括了正確的綜合征,這超過了臨床專家在另外三個實驗中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同時強調,由於個人面部圖像是敏感但易得的數據,因此必須小心處理,以防該技術的歧視性濫用。

7、英特爾與Facebook合作開發AI芯片


英特爾與Facebook合作開發AI芯片

  【新聞摘要】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將與Facebook合作,在今年下半年完成新款人工智能芯片。這款芯片的研發表明英特爾試圖保持在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計算市場的主導地位,但這款芯片也將面臨來自英偉達公司和亞馬遜旗下AWS(亞馬遜網絡服務)部門的類似芯片的競爭。此外,英特爾表示,這款新芯片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所稱的推理預測的應用,即採用人工智能算法並將其投入使用,例如在照片中自動標記好友。(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隨著AI芯片市場熱度不斷升溫,以AI芯片為代表的專用芯片市場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其根本原因是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算法、數據和計算力成為數字世界的基礎元素,“專用芯片”則是將這三大基礎元素加以整合,以更好地為實際應用提供服務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因如此,英特爾與Facebook這樣的“IT公司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會越來越多,前者掌握著計算力和硬件基礎算法,后者則擁有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應用型算法,兩者結合是設計制造更好的專用芯片的關鍵。

8、微軟拿下五角大樓17.6億美元合同


微軟拿下五角大樓17.6億美元合同

  【新聞摘要】 據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表示,微軟已獲得其17.6億美元的五年期合同,為國防部、海岸警衛隊和情報部門提供企業服務,不過目前外界還無法獲知合同中微軟所提供的服務細則。近三年裡,微軟多次與美國國防部簽署億元級別的訂單,而且每個訂單都會為后續的合作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2016年12月,微軟與美國國防部簽署9.27億美元的合作,為美國國防部不少於400萬台電腦升級至Win10,2018年3月美國國防部完成對Windows 10的全面部署,在部署結束的兩個月后,5月份微軟果然與美國國防部達成一項為期6年的數億美元雲計算協議。(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在微軟獲得美國國防部17.6億美元的五年期合同之后,不少人把該訂單與著名的美國國防部JEDI項目聯系了起來,即五角大樓的聯合企業防御基礎設施雲計算解決方案合同,是美國國防部於2018年7月正式開始招標的100億美元雲服務採購計劃。但根據現有的JEDI提案聲明:JEDI的100億美元合同必須授予單個雲提供商,雖然這引起了包括微軟在內的9家公司的反對,但美國國防部對此卻並不在意,並認為“這種方式符合政府的最佳利益”。或許我們可以推斷,在美國國防部,JEDI僅僅是其中一個雲計算項目,還有更多的雲計算(有可能也會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與IoT等領域)的項目正在推進之中。

9、NVIDIA在西雅圖開設機器人研究實驗室


NVIDIA在西雅圖開設機器人研究實驗室

  【新聞摘要】 NVIDIA日前在美國西雅圖開設了機器人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將容納50名機器人專家、20名來自NVIDIA的研究人員,以及其他更廣泛的學術研究團體。該實驗室的主任Dieter Fox是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成員,據悉,NVIDIA之所以有意在西雅圖開設實驗室,正是為了聚集華盛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Maya Cakmak等有深厚相關知識的人。該實驗室目前正在進行大約十幾個項目,未來將逐一開放其研究論文並在會議上分享成果,不久前NVIDIA便剛剛分享了使用合成數據訓練機器人以及觀察人類活動的研究。(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Dieter Fox對這一實驗室有著非常大的期待,他表示希望該實驗室能聚集機器人控制、感知、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等領域的專家,從而制造出能夠解決重大挑戰的機器人,為了達成這一切,他認為“需要有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團隊,涵蓋與之相關的所有子領域”。很顯然,Dieter Fox的這一觀點與剛剛宣布成立蘇世民學院的麻省理工學院不謀而合:培養、招募跨學科的研究專家,特別是在傳統研究領域疊加了計算機、人工智能等能力的人,將會是未來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而這一類人才也必然會成為人才市場爭搶的熱點。

10、以太坊計劃減少99%耗能


以太坊計劃減少99%耗能

  【新聞摘要】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以太坊的耗電量驚人,這不僅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費,導致了污染和二氧化碳等環境問題,也將真正的消費者排擠在外。他表示,以太坊計劃在2019年開始動手削減能源浪費,據目前開發人員預計,到 2019 年底,用以太坊新代碼來交易,耗電量可望大幅減少 99% 。曾有研究估計,佔加密貨幣市值第二的以太坊,一年總耗電量大約與冰島相當,通常一筆交易耗電量就超過一個美國家庭平均一天的用電量。(閱讀報道)
  【小雲評論】以太坊能源消耗過大的問題,出在名為“工作量証明”(PoW)的交易算法。參與者競相參與驗証加密交易並將其添加到區塊鏈的全球分布式賬本中。在這場贏家通吃的競賽機制中,參與者的運算能力越強,獲得完成交易的分紅機會也就越大。Vitalik Buterin提出通過使用新代碼的方式削減以太坊能源消耗與以太坊幣價的下滑不無關系,而從去年 11 月以來,以太坊幣價一路下跌,曾一度跌破100 美元,這幾乎讓所有的參與者無錢可賺,甚至迫使市場中的“礦工”放慢或關閉挖礦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