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高質量內容重新佔領高地 浮華褪去網絡文藝見真章

徐佩玉
2019年02月15日07: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浮華褪去 網絡文藝見真章

  網絡紀錄片《風味人間》中的畫面資料圖片

  近幾年網絡視聽節目經歷爆發式增長后,市場逐漸冷卻,高質量內容正在重新佔領高地。網絡視聽行業能否撥雲見日?

  內容同質 缺乏原創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對文藝節目中影視明星過多、追星炒星、高價片酬等問題提出批評。同時,鼓勵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節目制作機構堅持以優質內容取勝。

  網絡視聽行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問題逐漸顯現。內容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原創力。相似的模式,換上不同明星成為一檔新節目,這是近年來網絡綜藝的明顯特點。選秀節目火了,選完男團選女團﹔明星紀實類節目火了,拍完兒子拍閨女﹔爸爸去哪兒火了,一時間有娃的明星全部帶娃亮相,組成不同的新節目……無論網絡綜藝、網劇還是網絡電影,收視率是重要的考量標准。有收視率,才有廣告投資﹔有廣告投資,才有經濟效益。然而,唯收視率論導致網絡綜藝市場被收視率牽住鼻子,缺乏自主創新動力。

  明星天價片酬,制作壓縮成本。業內人士透露,有的明星片酬甚至佔總經費80%,留給制作的經費少得可憐。於是,綠幕摳圖、“五毛特效”等現象頻發。2018年,這些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2018年4月,愛奇藝、優酷、騰訊等3家視頻網站聯合倡議抵制高片酬現象。不久,3家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檬影業等6大影視制作公司發布《關於抵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聲明表示上述9家公司採購或制作的所有影視劇,今后單個演員電視劇每集最高片酬被限定在100萬元,電視劇總片酬限定在5000萬元。

  紀錄片熱 市場廣闊

  紀錄片可謂是中國網絡視聽行業的一股清流。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國》《生門》等一系列紀錄片在網絡上走紅,各大視頻網站看到國產紀錄片的價值,齊拋橄欖枝。紀錄片人才看到互聯網孕育的巨大市場,紛紛擁抱新媒體。

  紀錄片《風味人間》熱播,以全球視野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系,從美食折射出民族個性。既有深厚文化底蘊,又有抓人眼球的精美畫面,《風味人間》由此獲高分評價。《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說:“從用戶角度出發,照顧觀眾的感受,最大限度展現美食的美學價值和中國人的細膩情感,是《風味人間》一以貫之的法則。”

  紀錄片獲得好口碑是常事,掙錢卻是難事。長久以來,紀錄片不受重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其“不回本”特性。騰訊視頻總編輯王娟說:“我們覺得這樣的內容是好內容,是我們應該有的,所以我們對紀錄片近期的商業目標沒有明確規定,不著急把它的投資回報找回來。”

  一味花錢不是長久發展之道。阿裡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紀實中心總監李炳表示,雖然目前紀錄片在各視頻網站所有節目中佔比不大,但人們更關注紀實內容在未來如何發展,這是尚未被系統開發的優質內容資源,在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如何讓年輕人成為紀錄片的觀看者、分享者、參與者甚至推動者,是各大視頻網站努力的方向。

  秉持匠心 制作精品

  從4年前《甄嬛傳》登陸美國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奈飛),到《琅琊榜》在海外收獲廣泛好評,再到《河神》《無証之罪》《延禧攻略》紛紛走出國門……一系列“出海”的劇目証明國產網劇正在從粗制濫造轉向精品化制作。

  以首部被Netflix收購的國產網劇《白夜追凶》為例,平均4天一集的拍攝速度,是其呈現電影質感的保証。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講師朱傳欣表示:“若因邀請明星、購買IP(知識產權)花掉絕大部分預算,留給制作的經費所剩無幾,最終傷害劇集內容品質。由於明星、IP的存在,觀眾心理預期高,實際觀感與心理預期產生較大反差會消耗作品口碑。”

  無論是網綜還是網劇制作團隊,都應當避免盲目追求收視率與流量,走精品化路線。洗盡鉛華始見金,褪去浮華歸本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