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好報道是從"泥土"裡挖出來的

余春
2019年02月21日06:5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好報道是從“泥土”裡挖出來的

文風體現作風,作風決定文風。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調研時指出:“基層干部要接地氣,記者調研也要接地氣。”記者調研要接地氣,既是對新聞輿論工作作風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文風提出的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隻有在作風上接地氣,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才能在文風上接地氣,採寫出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

調查研究的作風,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無論寫文件、作報告、發文章,還是採編新聞稿件,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隻能從調查研究中來,從群眾的實踐和創造中來。毛澤東同志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中說:“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動全黨崇尚實干、力戒空談、精准發力,讓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落下去,讓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實起來,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提倡調查研究的作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思想多了,大話、空話、套話就少了,文件、講話、文章和新聞稿件能夠反映群眾關切、體現群眾意願了,群眾就願意看、看得懂,願意聽、聽得進了。

在有些人看來,所謂“接地氣”,無非就是摻雜一些“啥”“咋”“俺”“恁”之類的口語,即使不做什麼調查研究,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其實,這同樣也是一種照搬照抄、不接地氣的文風。俗話說,“上什麼山唱什麼歌”,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不同情境下,人們的語言有著很大的區別,遠非幾個人盡皆知的詞語所能囊括的。更何況,文風“接地氣”不僅是一種外在的形式,“身入”更要“心至”,既要有生動鮮活、讓人喜聞樂見的新話,又要有言之有物、深入淺出的實話——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在充分佔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反映基層的實際問題,回應群眾的關切。習近平總書記在《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一文中回憶:“我在正定時經常騎著自行車下鄉,從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騎到滹沱河沙灘就得扛著自行車走。雖然辛苦一點,但確實摸清了情況,同基層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腳步遍及祖國大江南北。從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到位於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喀什,從京津冀地區到長江經濟帶,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過程,也是一系列重大戰略的決策部署過程。隻有通過一次次實地踏訪,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文件、講話、文章和新聞稿件才能有的放矢,美好的藍圖才能一步步變為現實。這才是接地氣的調研,這才是接地氣的文風。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看似平淡無奇的基層生活,就是新聞輿論工作的活水。新聞輿論工作者要走到田間地頭、邊防哨所,深入學校課堂、工廠車間,置身科研一線、排練現場,和那些平凡的人拉拉家常,嘮嘮心裡話,通過接地氣的調研,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適應時代、實踐和人民的要求,提高履行使命任務、推動事業發展的能力本領,錘煉敢擔當、崇實干、善創新的優良作風,更好地展現新風貌、煥發新氣象、創造新作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