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轉型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習近平新聞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切實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具體到地方黨媒,有望通過“黨媒+”戰略,進一步凸顯黨媒內在優勢,以自我改革、資源共享為突破口,構建全媒體傳播新格局,從而實現黨媒精准轉型。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已經開啟。黨報、黨台、黨網作為黨的主流權威輿論陣地,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輿論場中把握主流、抓住根本,構建全媒體傳播新格局,起到“定盤星”“壓艙石”的作用?筆者認為,黨媒轉型隻有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即不管黨媒的形態、介質、載體如何變化,必須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習近平新聞工作重要論述這個“神”不變,才能使黨媒轉型方向正確、取得實效。
“形”散而“神”不散:黨媒轉型的初心和使命
黨媒作為傳統媒體,既在宏觀層面面臨媒體融合供給側改革的壓力,又在微觀層面面臨著發展模式、自我革新和適應新媒體業務的挑戰。面對困境,尋找行之有效的轉型路徑,是傳統媒體特別是全國各級黨媒必須要完成的使命,沒有退路﹔而黨媒轉型的初心,則是堅守黨媒傳統、黨性原則。筆者認為,黨媒轉型必須堅持“形”散而“神”不散,在轉型之“形”上可以“七十二變”,主動應對各種新媒體、各種新終端的發展,而在轉型之“神”上,則始終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習近平新聞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確保黨性原則不變、不忘、不丟。
黨媒轉型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必須要厘清黨媒轉型的三大認知:首先,轉型不是轉向。黨媒不管如何轉型,需要始終樹立價值觀的“主心骨”,夯實主流思想的“根基”,確保正確的輿論導向底線不可逾越。其次,轉型不是轉形。形態、業態只是轉型的表象,黨媒轉型的實質,應當是媒體體制、機制的變革,應當是商業模式與贏利模式的升級,應當是媒體互聯網思維的確立。再次,轉型不是轉業。黨媒轉型不僅僅是在技術迭代升級的背景下解決生存危機的應景之舉,更是提升“為黨為民立言”效果的內在需求。
長沙晚報在今年改版工作中提出了“四個更”的要求。強調“更主流”,鞏固主流陣地、傳遞主流聲音、做好主流報道,展示省會主流媒體的擔當,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定盤星”作用﹔強調“更貼近”,做強本地新聞,講好長沙故事,打造特色品牌欄目﹔強調“更有力”,體現在媒體觀點更有力,報道深度更有力,輿論監督更有力﹔強調“更時尚”,強化視覺元素,力求在版式上更有新意,風格上更具個性。
這“四個更”,立足黨媒姓黨的“高度”,挖掘地方黨媒的“深度”,拓展輿論引導的“力度”,培植服務群眾的“溫度”,為長沙晚報推進轉型描繪了新的圖景。
提升“四力”:黨媒轉型的方向和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①這為黨媒精准轉型明確了具體的方向和路徑。具體到地方黨媒,要圍繞提升“四力”,實現“形”“神”俱備不可缺、“黨媒傳統”不可丟、“創新務實”不能少、“作風建設”不能忘。
優化傳播力,“形”“神”俱備不可缺
無論何時,黨媒都要把服務人民作為出發點、落腳點和著力點,把人民滿意度的高低作為衡量轉型是否精准的評價標准,圍繞其開展傳播介質和傳播載體上的創新,使媒體融合取得實效;同時,黨媒秉承紅色基因、擁有體制優勢,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這是黨媒轉型的不竭動力。近年來,長沙晚報通過整合報道資源、創新敘事方式、重塑話語模式,把報道重點放在基層一線,群眾心聲、熱點回應、民生報道等稿件高頻率地呈現在每天的版面上。人民群眾在哪裡,長沙晚報報道的觸角就伸向哪裡,報道的關注點和報道重點就在哪裡。長沙晚報用大篇幅、大版面第一時間報道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並持續跟進,推出段江華、周美玲、李良義等“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讓典型形象得到了真實全面立體的展現,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形成了“雷鋒家鄉學雷鋒,雷鋒家鄉出雷鋒”的獨特風景。講好長沙故事,彰顯“長沙精神”,著力當好省會城市黨媒的排頭兵。
提升引導力,“黨媒傳統”不可丟
黨媒身份、“黨媒傳統”是黨媒集團安身立命的根本。作為黨媒,我們必須要把自身的發展同黨和政府的事業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堅持“黨媒傳統”,就是要始終堅持為黨和政府服務、為人民服務,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輿論氛圍。在2017年7月長沙防汛抗洪報道中,長沙晚報融媒體首次157個小時滾動發稿,第一時間發布新聞5000余條,為市民提供真實、客觀、准確的新聞信息,及時回應、澄清謠言,贏得了新聞輿論引導的主動權,有效發揮了黨媒“定海神針”的作用。
壯大影響力,“創新務實”不能少
壯大黨媒影響力,必須“創新務實”。“創新務實”具體要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轉型基礎要“實”。要把黨媒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積澱下來的獨特優勢,轉化為新媒體時代黨媒的核心競爭力,作為支撐黨媒轉型的基石。二是轉型保障要“實”。要從制度層面出發,真正破除影響轉型的障礙,大膽配置資源,提供轉型的充足保障。三是轉型目標要“實”。要真正從媒體發展角度來認識黨媒轉型過程中的得失成敗,譬如,開發新業務是否提升了用戶的數量和“黏度”,是否符合媒體的品牌價值與定位,是否開拓了可持續的經營思路與模式等,這些都需要仔細考量與科學評估。今年6月,長沙晚報“中央廚房”上線試運行。整套中央廚房“一磚一瓦”均為長沙晚報報業集團全自主研發,簡約、實用、花錢少,走出了一條地方黨媒自建經濟適用型“中央廚房”的新路。目前,長沙晚報新媒體中心已與江西省撫州市全媒體中心簽訂媒體融合技術輸出協議,與省內外多家媒體的合作也在陸續洽談中。依托長沙晚報“中央廚房”建設,長沙晚報報業集團進一步下發《關於加快長沙晚報媒體融合轉型的意見》,從頂層設計著眼,打破集團內部既有利益格局,按照移動互聯網的規律布局並匹配資源,改變傳統媒體、新媒體作為兩個主體分割分治的局面,實現“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同時調整集團體制機制、組織形態等,重新組建集團編委會和經管會,為媒體深度融合全方位“保駕護航”。
確保公信力,“作風建設”不能忘
廣大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這要求黨媒人有勇於奉獻的政治擔當,有業務精湛的新聞志向,有作風優良的職業素養。近年來,長沙晚報著力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常年開設《記者走基層》《晚報記者一線體驗》等欄目,推動記者深入一線採訪報道,寫出“沾泥土”“冒熱氣”“帶露珠”的文章。今年,長沙晚報集中推出了“走長沙邊界看精准扶貧”“新時代的奮斗者”“新春走基層 長沙新氣象”等主題報道,進一步夯實了黨媒公信力。
“黨媒+”戰略:黨媒轉型的基石與引擎
“黨媒+”戰略,作為黨媒轉型的基石與引擎,強調進一步凸顯黨媒內在優勢,以自我改革、資源共享為突破口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順應信息時代新媒體技術發展態勢,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從而實現黨媒精准轉型。
近兩年來,長沙晚報按照中央提出的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建設“新型媒體集團”的要求,媒體轉型成果凸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了雙豐收:品牌影響力和新媒體傳播力斬獲全國黨報“雙十強”,長沙晚報獲評全國城市黨報品牌影響力十強、新媒體建設名列全國黨報前十強②﹔長沙晚報報業集團營收和利潤連續兩年均超兩位數﹔今年4月26日,長沙晚報與人民日報、湖南日報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一道榮獲“中國報業融合發展創新單位”稱號等。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長沙晚報的“黨媒+”戰略。
“黨媒+黨建”
長沙晚報充分發揮黨媒緊密聯系基層的優勢,實現了黨報寫好基層、辦到基層的目的。以加強基層黨建為核心,把街道社區建設成為宣傳理論政策、優化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創新發展的平台。具體舉措有:與長沙市委講師團合建“理論長沙”學習平台,上線“長沙市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管理系統”,進一步構建全市理論宣講大格局﹔連續推出“新時代 新征程——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你說話吧》系列微宣講”7期專題報道,以微宣講的形式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與長沙縣長龍街道簽署合作協議,成立長沙市首個鎮街融媒體工作室——長沙晚報·星沙時報融媒體長龍工作室,探索“黨建+黨媒”的城市基層黨建服務新模式﹔與長沙市芙蓉區合作建設社區黨建文化牆等文創項目,該項目作為典型被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聯播》報道。
“黨媒+問政”
通過統籌和整合資源,長沙晚報將市政府公共服務資源嫁接到“掌上長沙”移動端口上,打破數據孤島效應,從而打通基層黨媒服務市民、服務讀者的“最后一公裡”。今年6月,長沙市政府辦公廳、市委宣傳部、各區縣(市)、各園區、市直部門以及市政務服務中心與長沙晚報報業集團聯合開通“市民問政直通車”平台,以“系民情、暢民意、解民憂、紓民困”為宗旨,著力打造“一線”(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一版”(長沙晚報《市民問政直通車》專版)、“一廳”(掌上長沙會客廳)。黨媒整合各類政務熱線平台的價值在於,在新媒體、大數據時代重新凸顯“黨的權威、人民的晚報”這一辦報宗旨,在溝通民意中拉近黨媒與群眾的距離,在一個個具體熱線問題的處理中,起到引導輿論、統一思想的作用。
“黨媒+公益”
策劃與時代同步、與群眾同行的社會公益活動,是黨媒履行社會責任的應有之義。近年來,長沙晚報策劃了百萬中小學生齊戴“勝利花”、湖南年度代表字評選活動、湖南(長沙)公益新聞事件評選等一系列公益活動,多次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婦聯、團市委以及慈善機構等緊密合作,通過舉辦公益項目博覽會,聯合多個企事業單位為農村孩子籌建“愛心書屋”,為貧困學子“愛心助學”等,探索“黨媒+公益”的新形式。
“黨媒+城市”
長沙晚報緊緊圍繞長沙建設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城市的目標,推進“黨媒+城市”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真正服務於長沙的全域媒體融合生態圈。2016年10月25日,長沙晚報報業集團與長沙市高新區管委會簽約,長沙首個國家級創新創意示范基地落戶長沙晚報麓谷產業園。通過引入產學研結合為代表的、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軍民融合產業項目,長沙晚報麓谷產業園著力打造全國首個集軍民融合、媒體融合於一身的“雙融合”產業基地,預計每年可創造10億元以上的產值,實現黨媒產業鏈的延伸。“雙融合”戰略為長沙晚報打開了媒體服務社會、服務政府、服務民生的新渠道,進一步提升了長沙晚報作為新型黨媒的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平台化、智能化水平。
(作者系長沙晚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
注釋:
①《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 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人民日報2018年8月23日第1版。
②人民網:人民網副總裁宋麗雲發布《2018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620/c40606-3006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