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媒界縱橫>>新論研究

人民日報精品化發展探析

2019年03月18日09:54 |
小字號
原標題:王向令:人民日報精品化發展探析

來源:《傳媒評論》2019年第2期

2019年1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致讀者》宣布自即日起實行改版,設計更加精美,照片更多更好,圖表樣式新穎……改版一個多月來,人民日報煥然一新的面貌,受到讀者的歡迎和肯定,“眼前一亮”“越改越接地氣”“多彩的人民日報報道人民多彩的生活”等眾多留言,既是讀者對改版后人民日報的由衷贊嘆,也是對黨報人不甘平庸、不斷創新的使命擔當的真心點贊。這次改版是人民日報創刊以來的第15次改版,從這天起,走過70年歷史的人民日報進入了全彩印時代。此次改版的核心和目標是把人民日報辦成一張精品化的報紙,在改版中,人民日報編委會認真貫徹中央指示,堅持守正創新,推動工作落實。報社領導和編輯記者把握傳播規律,不斷創新宣傳報道的理念、內容、形式和方法,努力把更多內容生動鮮活、版面庄重大氣的產品奉獻給廣大讀者。作為黨中央機關報和中國第一大報,人民日報新年改版的實踐和探索對全國新聞界是一件大事,對媒體融合時代紙媒邁向高質量發展具有標杆價值和示范意義。

有減有加重提質

推動報道內容精品化

此次改版的主要方面可概括為兩個“一減一加”:“減”是版面數量的縮減,工作日和周末版面均減少4塊﹔“加”是報紙色彩的增加,由黑白印刷(部分地區部分版面彩印)升級為全彩印刷。“減”是工作性報道的減少,有水分報道的減少﹔“加”是核心報道的強化,深度和生動可讀報道的增加,拉近中央政策與百姓的距離,推動報道內容精品化。

改版后的人民日報,工作日為20個版,周末和節假日均為8個版,按照“要聞新聞”“評論理論”和“周刊副刊”三大板塊布局,停辦和新開欄目均超過一百個以上。為適應新傳播環境下讀者閱讀需求的新變化和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新要求,人民日報以強烈的讀者意識、效果意識改進創新,對改進重大時政報道、提升版面頭條自主選題報道質量、加強輿論監督報道、創新高訪報道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改進新聞標題,用生動的標題吸引讀者,用最少的文字傳達最大的信息量,通過加強圖片報道,強化採編人員的新聞圖片意識,切實提高圖片報道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增加報紙版面的新媒體元素,實現報、網、端同頻共振。一系列重大改版舉措,給新年以來的人民日報帶來了明顯的變化。

——做強要聞新聞。要聞新聞板塊是人民日報的主體板塊,與改版前相比,改版后的要聞新聞板塊在版面數量上的佔比提升明顯,要聞版日均約6個版面,突出重大、權威,其中的頭版作為時政報道刊登的主陣地,在改版后進一步強化了領導核心的報道,突出重要觀點、核心信息、最新表達,其他新聞著力增強新聞性,減少工作味,讓內容更新、更實、更貼近百姓。要聞版的重點報道、長篇稿件等,也通過設置核心閱讀、提煉內容提要等方式,提升報道的易讀性,讓報道變得鮮活起來。新聞版由經濟、政治、社會、生態、體育、國際等版面組成,突出熱點、深度,新聞版主攻頭條,強化新聞導向、實踐導向、效果導向,強調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用故事說話,向新聞事件本身以外延展,做出新聞的深度、寬度和厚度,努力提高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

改版后的要聞新聞板塊,新聞多了,故事多了,一般性報道明顯減少。1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重磅推出《總書記的深情牽挂——來自貧困鄉村的精准脫貧故事》系列報道,對習總書記視察過的河南、新疆、陝西等地農村發生的巨變進行深度報道,截至2月11日,該系列報道共推出13篇,均刊發於頭版頭條或報眼位置,該系列報道採用“總書記重要講話+通訊+數據圖表”的方式,把讀者感興趣的“背景資料”巧妙融入文章中,在寫法上以講故事的方式展開,拉近了黨報與讀者的距離,規格之高、頻次之多、規模之大,體現了改版的新氣象。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從首篇的《引水修路產業興 增收致富日子紅》,到2月11日的《產業興旺火塘暖 文明衛生氣象新》,每篇均是前后各7字的對仗標題,編輯的精心用心,為報道的精品化增色不少。自1月21日啟動的“新春走基層”專欄,記者帶著滿滿的熱忱與祝福出發,比腳力、比眼力、比腦力、比筆力,報道所體現的故事性和思想性,都給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

——做優評論理論。評論理論板塊是人民日報的優勢所在,人民日報自2013年1月4日開設評論版以來,該版即以觀點敏銳、立場鮮明贏得廣泛認同,改版后,評論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選題策劃,關注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提高觀點生產力和傳播力。評論版把新聞圖片作為強化觀點表達的一個重要抓手,在刊登文字評論的同時,加入更多的新聞圖片,既可以緩解讀者的閱讀疲勞,又能夠發揮圖片的視覺優勢,為文章觀點提供可視化表達,從而增強評論的信息量和表達力。比如,1月25日評論版的《奏出團圓的交響曲》,在一欄短文右側,用三欄位置刊發兩幅圖片,展現各地人們制作春節美食的場景,一塊塊豆香干、一個個臘米粿,猶如跳動的音符,奏出團圓、幸福、溫情的新春交響樂,圖片的主題與言論的觀點高度一致,起到了一圖勝千言的效果。

理論板塊由理論、學術和觀察等版面組成,改版后的理論版注重提質增效,持續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闡釋,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闡釋,提升議題設置、理論辨析、話語創新能力,在精深上下功夫,注重理論、學術和觀察三個版面的聯動,各有側重,彼此呼應。1月2日至7日,理論版連續推出4個專版,從“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等四個方面組織策劃,約請權威專家撰寫理論文章,闡釋精准,分析透徹,為廣大干部群眾深入認識統攬“四個偉大”的重大意義、時代內涵、科學路徑,自覺投身於“四個偉大”進程,提供了思考和啟迪。

——做活周刊副刊。周刊副刊板塊是人民日報內容豐富性的體現,改版后的周刊副刊版面數量雖有縮減,但在做出特色和獨家上著力頗多。周刊圍繞特定話題,做專做深,予人啟迪﹔副刊則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前提下,在豐富性上下足功夫,用內容多元、形式多樣的報道,為報紙增添鮮活、精美和雅致氣息。

1月2日,人民日報第20版大地副刊整版刊登報告文學《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紀事》,精選老一代挑山工陳廣武、女挑山工群體“五朵金花”、獨臂挑山工梁京申、“80后”挑山工夏育國、30年“挑齡”的資深挑山工王榮泉等數位泰山挑山工典型,用文學的筆法,用夾雜著泰山地域方言的短句式文章,從不同側面反映挑山工堅韌智慧、樂觀自強的精神,這篇報告文學作品採訪扎實,人物鮮活,文字靈動,寓意深刻,是一篇貫徹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佳作,文章見報后,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社會各界反響熱烈。

2月4日至9日,假日生活版緊扣新春佳節喜慶熱烈的主題,連續推出特色專欄,為春節期間的人民日報增添了一抹靚麗色彩,讓讀者在假日中讀報更加輕鬆愉快。其中,“非遺年集”欄目在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春節假日裡對與之相關的“非遺”進行報道,既增加了節日喜氣祥和的氛圍,又能通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引導讀者從身邊的“非遺”中找到共鳴,樹立文化自信。“新春新年俗”欄目,則把目光鎖定在新近流行的過年方式:在異鄉打拼的人們把父母子女從老家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過年,不再為搶不到回鄉的火車票而發愁﹔在城市快節奏生活中辛苦了一年的人們選擇鄉村民宿過除夕,在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中體驗更濃的年味兒……這些融合了傳統與時尚的新年俗背后,反映的是城鄉發展、經濟增長、科技創新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求新”“求深”也“求美”

著力圖片報道精品化

圖片報道是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抓手,新年改版以來,人民日報著力加強和改進圖片報道,在充實完善原有圖片庫的同時,重新整合人民視覺新聞圖片收發平台,尋求各級媒體新聞攝影記者的支持。該平台運行以來,吸引了近千位全國各地專業攝影記者、通訊員簽約注冊,平均每天來稿照片數量為1000幅左右,簽約人數和來稿量仍在穩步增長中。

人民日報還與中國攝影家協會進行戰略合作,發揮專業攝影師的優勢,為報紙提供優質圖片。去年年底,人民日報啟動了“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全國精品照片征集活動,不間斷面向全國攝影人征集符合報紙定位、緊扣版面主題的優質圖片,該活動對期待中的好照片提出了“求新”“求深”和“求美”的標准。求新,是把真正具有新聞價值的照片呈獻給讀者,提高沖擊力、感染力﹔求深,是圍繞話題,關注熱點,緊跟政策,主動策劃,情節化處理,故事化表達﹔求美,是不僅要求照片新聞性、思想性兼備,還要有藝術化的表達,讓版面亮起來。從元旦開始,每周由專家評委從刊登在人民日報的照片中評選出“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並給予獎勵,截至2月10日,共評選6期“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有8件作品獲評“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

優質圖片供給的增加,給報紙的圖片報道帶來了明顯變化。統計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人民日報版面總數和使用圖片數量可以發現,在版面總數由2018年1月的632塊版減少為2019年1月的512塊版的情況下,人民日報刊登新聞圖片的總數由去年1月的749幅增加至今年1月的928幅,增幅達23.98%。這一方面說明,採編人員的圖片意識顯著增強,過去不少版面“密密麻麻文字+單幅圖片或零幅圖片”的狀況大有改觀,另一方面也說明,來自專業攝影師、各級媒體新聞攝影記者等的優質圖片,為版面選圖用圖提供了更多選擇,為圖片報道邁向精品化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從圖片報道質量來看,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大圖增加、組照增多,相較於單幅圖片會存在角度單一、深度不足等問題,在反映新聞事件的深度和報道角度的多樣性方面,組照的優勢往往更加明顯。組照是版面編輯對圖片報道策劃能力、編輯能力的集中體現,既能通過組合呈現營造視覺重心,又能夠豐富報道視角,用形象語言增強對讀者的吸引力,在前6期入選“人民日報收藏攝影作品”的8件作品中,《巡山的路 風雪不誤》《別怕,來我家!》《孩子們的開心回家路》等5件均為組照,組照的表現力由此可見。比如,社會版新設的圖片專欄“暖相冊”,每期圍繞一個主題刊登一組圖文報道,先后推出的《“冰花男孩”,這個冬天不太冷》《搬出深山,我們家有新房了!》《隻要還有一個學生,我就教下去》,以及在春運期間推出的“暖相冊·春運故事”,均緊扣社會熱點,反映群眾生活,讓熱點話題變得更加形象、易讀,既豐富了新聞報道的表現形式,也使新聞報道更加有深度、有溫度、有見解,給讀者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濃妝淡抹總相宜

實現版式設計精品化

人民日報在長期的辦報實踐中,形成了庄重、嚴肅、沉穩、大氣的版面風格。新年以來,報紙的全彩印刷對版式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重保持人民日報總體風格的同時,版式設計必須順應彩色印刷需求並遵循視覺美學的規律,注重現代風格展示,體現時代特點。改版以來,人民日報通過增加視覺元素,用好圖片、圖表,減少文字量,以及精編稿件,做好提要等方法,大膽實踐探索,改進創新版式,各版重點報道均注重適應“精要閱讀”趨勢,提煉核心信息,增加內容提要,改善閱讀體驗,增強版面張力。而對於各版的總體風格和一些重點欄目的位置等,注意保持穩定,不輕易改動。

頭版被稱作報紙的“臉面”,“臉面”的變化,代表著報紙版式設計的方向,往往是檢驗改版成效的重要標尺,透過人民日報頭版版式的變化,能夠對全彩印時代人民日報版式設計的新特點有一個總體的了解。

——增加可視元素,讓版面“美”起來。改版以來,人民日報頭版的可視元素明顯增加,提要、線條、色塊、邊框、底紋、照片和圖表在版面上更加活躍,為編輯思路的體現開拓了新的表達空間,其中,提要的創新運用,是頭版“美”起來的一個重要抓手。比如,元旦當天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在對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的報道中,位於正文左側的內容提要顯得格外突出,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日報首次就習近平總書記相關報道加設提要,提要遴選賀詞中四條或感情充沛、或高屋建瓴、或鼓舞人心的點睛之句,用暖色色塊鋪底,讓讀者既能迅速領會賀詞精華,又能直觀感受講話給新年帶來的新希望,也使報道變得更加突出、醒目、美觀、可讀。與改版之前處理此類稿件採用的“標題+照片+正文”不同的是,增設提要並進行優化設計后,至少帶來三方面的顯著變化:一是精要更加明確。精選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中從回顧到展望的點睛金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讓讀者領會賀詞精要,感受講話給新年帶來的新希望。二是重點更加突出。提要位於報道正文左側第一欄,突出的是位置優勢,字體字號與正文明顯區分的紅色提要,突出的是色彩優勢﹔每條賀詞前用紅色小方塊色塊強調,並在提要下方分別鋪設暖色漸變色塊,突出的是視覺引導和秩序感優勢。三是報道有了新意。提煉精准且有設計感的提要,體現的是編輯的水平和設計的用功程度,賞心悅目的視覺呈現,讓讀者一眼就看出改版帶來的新意。

在為習近平總書記相關報道增設提要以外,頭版還對社論、其他時政報道的部分加設提要,在保持字體字號整體風格統一的前提下,提要表現形式不拘一格,讀者閱讀更加輕鬆自然。特別是對於總書記相關活動的提要處理上,實現了新的突破,做到了把核心的事情當做核心來做,為黨報頭版帶來了全新視覺效果。正是有了諸多可視元素在版面設計中的合理使用,人民日報改版后的版面變得更加“美”了。

——營造視覺重心,讓報道“亮”起來。視覺重心是版面的“版眼”,對於那些上不了頭條又特別重要的時效性新聞或主題策劃,通過設計組合,營造視覺重心,能夠讓報道在版面上形成更加明確、清晰的閱讀亮點。

以1月4日頭版為例,在頭條之外還有兩條重要新聞,一是嫦娥四號實現月背軟著陸並傳回月背影像圖,二是中國科考隊成功進入南極內陸冰蓋最高處區域。為了突出這兩條新聞,頭版在編排設計上用了不少心思。首先是通過歸類組合,用整版近1/4篇幅歸類兩篇科技類圖文報道,用組合呈現的大體量突出報道分量。其次是在文章周圍使用藍色邊框,並使用藍色漸變鋪底,從色彩上與其他稿件形成明顯區別。最后是精心設計標題,“首次!”“首張!”兩組鏗鏘有力的醒目文字,突出事件的重要,8字一排的四行實題,排列整齊,很有氣勢,較大的標題區,再加上圖片的使用和模塊式編排,使這片藍色區域成為版面上的一個亮點,對讀者產生巨大的視覺吸引力,在同主題報道中做到了比其他媒體高出一籌。

——提升讀者意識,讓導讀“強”起來。頭版作為報紙的封面,需要重視發揮導讀功能,導讀的具體形式,除了標題導讀,還可增加內容摘要導讀。改版以來,人民日報頭版的不少導讀都有了很大變化,通過提煉文章要點,優化視覺設計,可視效果明顯增強,真正轉變為頭版上的“亮麗一角”。

如1月7日的導讀,整體設計以藍色為主,與當天版面大面積的暖色形成冷暖對比。兩個導讀均以深藍色鋪底,並用長方形淺藍色塊上下均勻排列,打破單一色調的沉悶感,同時也讓文章要點顯得更加突出。對於導讀中標題、版次、關鍵詞、要點等的處理,也做到了在統一中有變化,在對比中有重點,導讀也由原來單調的純文字變得更加賞心悅目。這樣的設計,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具有了一定的設計感和視覺沖擊力,充分展現了編輯思想與引導意識,更好體現出導讀的價值。

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人民日報在保持改版以來追求精品化的同時,各版設計風格也逐漸趨於穩定。要聞新聞板塊,大量優質圖片為版面添彩,通過加邊框、鋪底紋、做圖表、變字體等多種手法,版面靈動、和諧,重點報道突出,令人賞心悅目。評論理論板塊,漫畫和照片的使用讓閱讀更加輕鬆,評論版提要採用比正文稍大的黑體字,並在左上和右下角使用文武線裝飾,形成較為常態化的版式風格﹔理論版除頭條提要採取“楷體字+灰框”處理外,其余文章均用“黑體字+橘黃色圓角矩形”處理,主次有別,版面有序。周刊副刊板塊,依托版面定位,營造特色氛圍,追求創新表達,版式靈活多樣。比如,1月14日的財經周刊,制作數據圖表,一圖看懂一年來減稅降費的效果和社會融資規模等的變化情況,顏色柔和,讀來輕鬆﹔1月18日的新農村周刊,從圖片到配色,都使用了清新、有“食欲”的黃綠色風格,版面顯得很干淨,與報道主題非常吻合。這些創新都大大增加了報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人民日報自今年元旦開始的新一輪改版,是人民日報順應新聞傳播方式新變化、媒體融合發展新趨勢作出的重要調整,是人民日報奮進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人民日報對辦成一張精品化報紙的追求,是人民日報范兒的展現,是人民日報“格”的體現。高水平的改版,需要持續用心用力,不斷創新創造,更好地展示黨中央機關報、世界級大報的風採,以新氣象、新面貌、新業績,向新時代獻禮。

(責編:薛貴峰、榮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