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電視劇現實主義創作將成主流 避免“唯數據論”

李婧璇 王坤寧
2019年04月03日13:4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電視劇編劇(北京)論壇聚焦原創、數據、類型積極的現實主義創作將成主流

3月27日,2019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春季)期間,由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北京影視版權文化促進會、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承辦的中國電視劇編劇(北京)論壇舉行。

對於此次論壇的3個關鍵詞“原創”“數據”“類型”,作為論壇主持人的北京電視台副總編輯徐滔現場這樣闡述:“原創”等於原點+創新,把握住創作的原點,創新方向才不會出現偏頗﹔“數據”等於數字+依據,正確評價大數據,才能使其成為創作的依據﹔“類型”可以看作類別+有型,是影視創作過程中避免程序化、同質化的關鍵環節。

遵循創作規律

文藝創作有其自身規律,也要能守住其創作底線。論壇上,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局長楊爍從行業管理的角度,闡述了文藝創作中如何把握好“五對”需要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關系,即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堅持主旋律與多樣性相統一,堅持方向與速度相統一,堅持管理與發展相統一,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創作的規律有很多,藝術角度、創作角度不盡相同,我們要遵循創作規律”。

文藝創作要與時代同步伐,為時代明德。在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會長劉和平看來,所謂“用明德引領風尚”,即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一個創作者最高的德就是“不失詩人溫柔敦厚之旨”,是對筆下的每個人物都取一種“理解之同情”,“明德既是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道,也是明編劇的專業之德”。對於當下電視劇創作中呈現的一些“非人之人”,即惡到無以復加,劉和平提醒道:“凡是情緒上的惡人,不值得寫進我們的作品。”

編劇申捷認為,“明德”是創作的關鍵,“創作者需要把時代的偉大與人性的高貴轉化成讓人感動的人物和故事,把文學經典轉化成年輕人喜愛的影視作品,把苦難轉化成希望”。

2018年北京電視劇生產制作呈現出“一降三升”的特點,即總體數量下降、現實題材攀升、總體品質提升、市場口碑上升。事實上,“一降三升”同樣能夠概括過去一年電視劇整體發展情況。

在此形勢下,該如何進一步加強引領服務,推動新時代電視劇精品化創作、高質量發展?楊爍表示,北京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精品創作生產的“北京模式”,注重加強改善營商人文環境,緊盯重點企業、頭部企業,打造種子庫、項目庫、片單庫,引領項目孵化,強化跟蹤服務,利用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頻發展基金,確保重點項目“抓得主、叫得響、推得開”,“我們一定為大家當好聯絡員、服務員、信息員、推銷員”。

避免“唯數據論”

影視制作方通過數據分析找到目標受眾,挑選演員的過程中依據演員各項指數進行參考……隨著影視創作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已成為影視內容創作的重要參考指標。尤其在互聯網平台,大數據不僅被運用於流量預測,還能夠在劇本評估、角色選擇、編播策略等方面發揮作用。

“大數據不是指數據多,而是來源於互動性數據,所以大數據的核心是對大量、海量的互動性行為的記錄和記載。”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看來,來源於互聯網、新媒體的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不同的觀眾、觀眾不同的需求,以及針對這些不同觀眾和不同需求的最恰當的表達。

例如,大數據可以用來預測流量和投入產出的比例﹔通過AI來選劇本和選角﹔通過自主研發的APP,實現角色和演員間更精准的匹配……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以愛奇藝的實際情況為例,分享大數據如何實際應用到創作過程中。

據葛承志介紹,如今,AI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已經全面嵌入愛奇藝長視頻投、編、制、播的全生命制作周期中,愛奇藝去年採用的劇集“熱度值”指標正是基於大數據的動態評估數據。內容熱度更能體現劇集在當前市場上的表現,葛承志將其形容為“人的體溫”,能夠動態地表現用戶的觀看行為,以及內容質量。

在優酷,一款被稱作“魚腦”的大數據產品也在為內容服務。“年輕用戶喜歡哪些環節,老一輩用戶喜歡哪些環節,都可通過內容的拖拽度、用戶的口碑度和互動度看到。”阿裡大文娛優酷總編輯張麗娜以熱播劇《都挺好》為例,講述平台可利用大數據為每一個劇作描繪精准的用戶畫像,“我們希望把用戶在平台上的互動和反應更好地提供給編劇,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互動角度”。

大數據為電視劇的制作播出提供了可以參考的依據,但不是最終決策。正如葛承志所說,除了熱度值外,其余的AI和大數據應用,都是對人腦的輔助,最后的決策、制作、選擇,還是要回歸人的理性選擇。

“不能做數據的奴隸。”尹鴻認為,創作者可與互聯網平台加強合作,獲得相應的數據,但要避免“唯數據論”。“數據永遠是參考,不是判斷創作好壞的唯一標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標准。數據可以告訴我們,隻有重復的失敗,但是沒有可以復制的成功。”尹鴻強調。

劉和平認為,數據和流量是指導影視創作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盲目迷信數據而與實際情況脫節,最終也隻能將作品推入尷尬境地。

“現實感”仍是焦點

在本屆論壇中,“現實感”仍然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2018年,現實題材劇集數量井噴,在國產劇集市場中佔據了半壁江山,但與此同時,劇情懸浮、偶像化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對此,申捷結合自身實際創作經歷,呼吁“創作必須要扎根生活”。申捷說,自己“創作生涯的第一顆扣子,就扣在了生活這個眼上”。在他看來,作為編劇,劇本創作不能脫離實際、淪為空想,應該讓現實生活成為創作的源頭活水。

“在內容產業化的進程中,取材於真實生活的作品,更容易引發線上線下的深刻互動。年輕人在觀看了劇集后,會自發地去劇集中所提及的歷史遺址進行參觀。”張麗娜認為,好的內容,不僅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最后還會帶領觀眾回歸生活。

“一部好的作品,應該能反映人民的美好生活,反映真正的中國樣貌。”張麗娜以《這就是灌籃》為例,講述優酷近年來逐漸加大內容走出去的力度,讓更多的中國內容“出海”成為努力方向,“美國是籃球大國,但我們向他們展示了中國在這方面的創新模式”。

現實題材要關注百姓生活,才能引發共鳴。廣東廣播電視台台長蔡伏青以兩部長壽的粵語短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和《七十二家房客》為例,講述受到群眾歡迎的現實題材作品的特點。這兩部電視劇,都描繪了小人物在不同的年代裡,呈現出的不同生活形態和不同生活樣貌,並從中體現了大主題。此外,劇中場景和人物,還做到了開放化、本土化和鮮活化,做到了為本地群眾講故事。

“積極的現實主義,就是既能發現生活的困境和困難,又能夠讓我們看到希望,既要看到現實又要超越現實。”尹鴻認為,未來,積極的現實主義創作會成為主流,因為其能建立價值觀的普及。在他看來,“所謂的現實主義或者其他類型無非就是表達兩個東西:事實如此地生活和應當如此地生活。我們通過一種藝術的選擇讓它得到最好的表達”。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