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在開放科學視角下 學術期刊又有出版新模式

杜一娜
2019年04月09日15:0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開放科學視角下學術期刊又有出版新模式

3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在京舉辦了“2019開放科學論壇”。圍繞“全媒體時代下的學術期刊融合發展之路”主題,與會嘉賓探討和分享了時下學術期刊最為關注的媒體融合優秀實踐案例。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此次論壇上感受到,開放科學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從微觀層面上看,對開放科學的組成部分——開放獲取,行業內在學術期刊出版模式上進行的積極探索值得借鑒﹔而從宏觀層面上看,因為開放科學的推進是全局性、系統性的,業界更希望國家能夠從宏觀戰略的規劃上做出更多頂層布局,做出更多宏觀戰略規劃,以此引領學術期刊向更高質量發展。

學術期刊內容是否應該開放一直是業界的一道“選擇題”。資料圖片

開放獲取期刊影響全球

開放科學近幾年不僅是一個風起雲涌的熱詞,也成為學術出版、科研機構中越來越關注的事情。歐美國家1999年提出開放獲取(Open Access,簡稱OA)概念,繼而在2002年提出開放數據,再到2008年提出開放科學,近幾年,也影響到了中國。

“歐美等發達國家在開放獲取和開放數據的基礎上重視宏觀政策和戰略的部署,用以提升國家創新能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國編輯學會出版融合編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北京中心執行主任李沛介紹,2018年9月4日,來自法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11個歐洲國家的主要科研經費資助機構,在歐洲研究委員會的支持下,聯合簽署了一項開放獲取“S計劃”。這項計劃的核心原則就是:從2020年1月1日起,歐洲簽署“S計劃”的11國以及歐洲研究委員會撥款支持的科研項目,都必須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完全開放獲取期刊或出版平台上。

由於受開放獲取、開放數據的國際影響,不少國際大型出版機構調整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業務模塊。據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機構合作經理張凌燕介紹,開放科學與開放獲取期刊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近幾年最重要的發展方向。自然科研、施普林格開放獲取平台、BMC等平台,便是該集團為開放獲取而打造的。比如,在自然科研這個品牌下,100多本期刊中有25本是開放獲取期刊,而BMC是完全開放獲取的平台。張凌燕說,目前在中國合作的期刊,幾乎都是以開放獲取的模式創辦。

何為開放獲取?據張凌燕介紹,開放獲取有3個特征,即以互聯網為載體,人人免費獲取、閱讀、下載、使用,打破了訂閱模式。而開放獲取期刊的特點包括,不發行紙質版,表現形式隻有網站,任何人都能在網上免費看到全文,不需要注冊、訂閱﹔出版商經營模式是向作者收費。近年來,全世界創建的新刊大多是OA刊,訂閱期刊也進入OA模式,成為混合式期刊。在國外,則是有一些基金會通過投資讓更多的人受惠。

為什麼要做開放獲取?張凌燕介紹,課題越開放,越會獲得關注,並獲得更多的監督。比如,85%的生物醫學是不能重現的,最終受害的是患者,因此,要對研究成果進行開放,督促研究者、學術論文作者寫作更可靠的文章,讓更多的人去認真做科研。張凌燕說,開放獲取的理念之一就是讓世界更多的人讀到文獻,以此加速科研的進展。“越沒有科研的障礙,科研成果文獻宣傳得越廣、傳播得越快,就越能推動科研的速度﹔而對於作者來說,投稿后發表速度加快,分享成果的時間縮短,便可加強與同行的交流與互動。”張凌燕還介紹,同樣主題的文章,開放獲取的引用量是非開放獲取的兩倍甚至更多,這也是作者、編者、學術出版機構更願意看到的效果。

開放科學計劃助力學術期刊出版

在我國,開放科學目前仍然處於基礎起步階段。李沛說:“目前只是簡單的紙質期刊資源數字化開放獲取,並沒有深層次地利用知識和管理知識,開放各種教育資源。”

從國家層面上來說,為了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推動開放科學和開放獲取,出台了一系列規定。

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便是為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支撐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而出台的。而近日,中國科學院印發了《中國科學院科學數據管理與開放共享辦法(試行)》,是中科院響應國家大數據戰略而推出的重要舉措。

同樣在2018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發起了開放科學計劃。

“目前,國內不少國家財政經費支持的科研項目研究成果,最先不是發布在中文的核心期刊上,而是優先選擇發在國外的期刊,尤其是一些開放獲取的期刊上,讓很多數據流向國外,而國內學者要想閱讀卻需要付費再買回來。”這一現象讓李沛非常痛心。他說,開放科學計劃就是希望在國內打造一個為學術期刊出版融合和服務的平台,創造一個為不同場景而建設的知識服務生態。

李沛介紹,開放科學計劃是面向學術期刊行業的一項開放科學公益計劃,其宗旨是推動科研誠信建設,提升期刊媒體融合能力。在開放科學視角下,開放科學計劃借助開放科學標識碼(OSID)平台給每篇論文配置單獨的二維碼,賦予其獨一無二的身份,以實現論文的在線互動交流和精准化的知識服務。通過語音介紹、在線問答、學術圈、開放內容和數據等功能,建立作者誠信承諾制度,優化同行評議的流程與環節,重視讀者反饋與交流,實現基於社交網絡的最大化傳播效果,其主要內容包含SAYS系統(開放科學媒體融合的工具包)、項目支持、編創大賽、培訓沙龍等。

中國機械工程雜志社是開放科學計劃的一員。在2015年時並沒有關於融合發展的項目,在發展過程中,該雜志社越來越迫切地感覺到媒體融合的重要性。2018年1月成立新媒體部,隨即加入開放科學計劃。從2018年第4期開始,他們推出了OSID+期刊的內容,迅速加快了期刊的媒體融合。

據中國機械工程雜志社新媒體部主任陳勇介紹,機械類期刊的特點是公式多、實驗多、仿真多、樣機與應用實例多,內容龐雜,因此,更加需要動圖、動畫仿真、論文碎片化等。結合自身的實踐與感受,陳勇表示,開放科學計劃融入了多媒元素,能夠使論文從靜態、單維、單向走向動態、多維、雙向,融合了一切與論文有關的信息。同時,開放科學計劃中的SAYS系統不需要下載客戶端,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期刊社與作者本人都可建碼,作者可以盡快得知論文發表信息,讀者則可以通過掃碼與作者直接交流,更快捷﹔通過SAYS系統可以分析統計數據,獲得發行的電子地圖﹔而加入整個開放科學計劃,則可以形成一種新型的學術期刊出版生態,進而形成一種盈利模式。因此,他認為,學術期刊社一定要抓住OSID機會提升和改變原有的傳統學術出版模式,盡快實現媒體融合。

DOI探索開放獲取期刊新服務

當然,在開放科學日益成為全球學術研究機構共識的當下,不少數據公司也在通過旗下的技術、服務等為學術資源融合、學術期刊出版提供更多的選擇。

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中文DOI注冊與服務中心主任郭曉峰介紹,學術期刊是DOI(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應用數量較早,也是較為成功的領域。尤其在開放科學環境下的全媒體時代,DOI為學術期刊的融合出版提供了更多附加價值。2017年3月,在獲得國際DOI基金會正式批准下,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與萬方數據聯合成立DOI注冊機構,負責中文領域DOI注冊和服務。

所謂DOI,是賦予數字資源終身不變的唯一編碼,是目前全球通用的數字資源標識,同時,連接國際標准。它的核心作用是標識一切實體、連接一切信息。DOI不僅是一種標識,也是一個完整的標識系統和連接系統。郭曉峰表示,因為DOI有標識一切實體、連接一切信息的功能,所以,DOI能夠為數據期刊、數據論文、科研設想、資助協議書、實驗設計、工作流、數據管理計劃、軟件管理計劃等內容建立唯一的、不重復的標識和連接,同時,也可以為獨立的期刊平台和數據平台建立相互鏈接。

“DOI多重解析也為期刊出版融合提供了更多服務。”郭曉峰舉例說,比如一個DOI集成的一篇論文,可以有多個版本,如中、英文版﹔可以形成多種格式,如PDF論文、HTML論文﹔可以有多個存放位置﹔可以形成與論文相關的補充材料,如視頻摘要、作者郵箱、專家觀點,以及補充的數據、音視頻材料等。同時,在多維度評價、期刊評價統計源上,DOI也越來越多地成為國際學術期刊組織的選擇。

在版權保護上,DOI也在進行探索。“科學數據是新生事物,數據抄襲比論文抄襲更難檢測。而DOI是由權利所有人注冊,在注冊之后權利所有人將指定網絡鏈接,這使得其他人點擊DOI鏈接的時候會被直接引入權利人之前所設定的鏈接,這將有效地保証流量走向權利人所設置的正版內容。”郭曉峰說道。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