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京報:不要對聖母院大火幸災樂禍

2019年04月17日07:21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要對聖母院大火幸災樂禍

  對於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我們理解一部分人的痛心,允許一部分人的無感,但請別不合時宜地“叫好”。

  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讓整個法國“染血”,很多人的內心也仿佛“蒙灰”。

  在社交媒體上,一些人回憶自己與巴黎聖母院相遇的美好瞬間,一些人哀嘆文明的一去不返﹔也有一些人坦言,對於遙遠國度的那棟建筑“無感”,更有少數人拿出“圓明園被燒”做類比。

  同大多數網友一樣,我未曾去過法國,未曾親眼看到過這座建筑的巍峨與精致,甚至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也只是看過開頭便放棄了。對於這座建筑中所蘊含的信仰、所承載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所鐫刻的人道主義精神,也大多遺忘在課堂上。

  所以,一些網友所表達的“無感”,其實不難理解。這些人並非冷血,只是由於人生體驗的局限,對於遙不可及的火災,無法產生足夠的“共情”。即便知道,這座建筑歷史很久遠、價值很寶貴、對法國人很重要,但實在是太過遙遠、陌生,除了可惜之外,似乎再也難以“更悲痛”。

  而面對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無論是在巴黎聖母院的外圍跪著的祈禱者,抑或是網絡上的哀痛者,他們都絕非惺惺作態的“聖母”,他們所產生的“共情”也不是什麼虛情假意,很多人是真的心碎了。

  但是,無法否認,在復雜的輿論場中,還存在一種惡,那就是少數網友不合時宜地“幸災樂禍”。

  這些人像是在病床前或葬禮上的嬉笑者,把文明和體面都拋之腦后,甚至將他人的災難看作一種“同態復仇”,這樣的狹隘與偏激,與文明相悖,與時代錯位。

  的確,自私是人的一種天性,放任這種天性甚至為這種天性辯護、叫好,是“叢林時代”的野蠻行徑﹔而人類文明恰恰是在對抗這種叢林法則,是用“惺惺相惜”的共情和“推己及人”的理智,建立起社會賴以運行的基本原則。

  在如今這個萬物互聯的“地球村”裡,塑造一個理性和文明的“自我”才是自愛的首要條件,也是與人交往的前提,封閉、隔絕、自大,則隻會把自己困在一種虛幻的泡泡當中,除了自我陶醉外,難以贏得他人真正的尊重。

  巴黎聖母院被燒毀——在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我們是旁觀者,也是親歷者。我們以怎樣的態度看待文明的隕落,也反映出我們自身的文明程度。所以,理解大多數人的痛心,允許一部分人的無感,但請別不合時宜地“叫好”。

  □孟然(媒體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