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讀屏時代如何享受閱讀之美 優質內容才是追求

劉坤
2019年05月05日06:5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讀屏時代,如何享受閱讀之美

  江蘇泗洪裝飾一新的新華書店閱讀大廳,一大批讀者暢游書海,感受時尚。張連華 攝/光明圖片

  第四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上,觀眾在數字閱讀發展與技術博覽會體驗數字閱讀。新華社發

  【文創視域】

  “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滋養浩然之氣。古時,一些喜愛閱讀的人會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捧卷而讀﹔現在,一些喜愛閱讀的人則會用手機或Kindle閱讀電子書……從木牘、竹簡、縑帛、紙張到數字化載體,穿越幾千年,不斷翻新的是介質,綿延不息的是閱讀。

  如今,數字閱讀正在悄然走紅,借助手機、電腦、電子閱讀器等設備,“萬卷書”觸手可及。據統計,2018年全國數字閱讀用戶已達4.3億人,人均數字閱讀量已達12.4本,人均單次的閱讀時長達到71.3分鐘。未來數字閱讀會有怎樣的前景?身處“讀屏時代”的我們,應如何擺脫“淺閱讀”之困,享受閱讀之美?

  1.“一屏萬卷”——

  數字閱讀蔚然成風

  【案例】

  近日,家住上海的顧曉玲開始了《人類簡史》的閱讀之旅。不過,她沒有購買紙質書,而是在“微信閱讀”APP上看電子版。“我喜歡電子書,讀起來方便,而且種類也比較豐富。以前經常在Kindle上讀,現在習慣用手機閱讀了,平時等公交車、坐地鐵的時候都可以看書。”她說。

  “80后”周勇從小到大一直有著閱讀的習慣。“上學的時候,看紙質書比較多,現在開始喜歡數字閱讀了。”周勇告訴記者,從他的住處到單位,路上耗時接近1個小時,用手機看電子書既能打發時間,又能讓自己放鬆下來。在一些讀書類APP上,他還可以知道其他書友在讀的書目,並交流閱讀心得。

  如今,很多人像周勇一樣,成了數字閱讀的忠實粉絲。而數字閱讀也不負眾望,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美好的閱讀體驗。

  戴上增強現實眼鏡,會看到畫冊裡原本是平面的圖像變為立體模型﹔“3D電子課本”除了可以閱讀外,還具有互動功能﹔一家聽書企業生產的卡通玩具,可以講述《西游記》裡的故事……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上,一大批數字閱讀的新產品、新服務讓人大開眼界。

  無疑,數字閱讀的發展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當前我國數字閱讀的發展態勢如何?

  先來看一組數據。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0.8%,較2017年有所提升,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6.2%,較2017年上升了3.2個百分點。從中不難發現,2018年我國數字閱讀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

  另外,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從2016年到2018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的年度同比增幅分別為12.3%、13.4%和14.4%,呈現加速增長態勢。從時間段上看,與2017年相比,數字閱讀的“早讀”讀者快速增長,在上午7至9點的“早高峰”時段進行數字閱讀的讀者佔總數的比例從10%左右躍升到了近43%﹔午間閱讀的讀者佔比也翻了一番多。

  有人說,閱讀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數字閱讀的蓬勃發展為更多人邁過這道門檻提供了機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說,數字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推動了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

  “我們已經身處‘一屏萬卷’的數字閱讀時代。”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表示,數字閱讀作為全媒體時代的新型閱讀方式,從應運而生到蓬勃發展、蔚然成風,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閱讀體驗和精神文化生活。

  2.技術賦能——

  產業發展前景向好

  【現狀】

  20多年前,網絡文學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網絡文學飛速發展,作品數量和讀者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持續向深度和廣度拓展。《擇天記》《花千骨》《鬼吹燈》《錦衣夜行》《全職高手》等多部網絡文學作品不僅出現在老百姓的手機、電腦屏幕上,還走出國門,吸引了一大批海外讀者。

  “我國的網絡文學已經和美國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並稱為世界四大文化現象。”網絡作家“唐家三少”說。

  在政策持續引導和推動下,我國網絡文學創作開始出現積極趨向,創作主題涵蓋改革歷程、社會熱點、生活變遷、文化傳承、職業生涯、個人奮斗等多個方面,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

  網絡文學的發展是我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的一個縮影。《2018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達到254.5億元,同比增長19.6%﹔願意付費閱讀的讀者佔比也從2016年的60.3%增加到66.4%,其中有68.7%的付費用戶願意付費區間在20元以上。

  “但實際上,讀者隻要買到了一本滿意的電子書,他的實際付費就會明顯高於20元的付費意願,人均實際付費在33元到41元之間。”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說。

  專家分析,用戶付費意願的提升,意味著我國數字閱讀產業的前景會繼續向好。未來,我國數字閱讀產業發展重點將放在全民閱讀、新興出版、媒體融合等方面。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數字閱讀產業將會持續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新技術的發展也會帶來新的機遇,為數字閱讀產業注入新活力。

  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總經理劉昕認為,圖文、音頻、視頻以及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使閱讀變得更立體,數字閱讀行業將會更好地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未來,數字閱讀的空間和場景會得到極大拓展。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5G商用步伐的加快,以及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屏、多端的萬物互聯將會讓“屏幕”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數字閱讀的服務和體驗會進一步提升,各類用戶規模將持續攀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推動我國數字閱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

  3.“深”“淺”之爭——

  優質內容才是追求

  【故事】

  這幾天,網友“月明”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狀態:書卷多情似故人。雖然在手機上讀過很多短文,但感覺什麼也沒有沉澱下來,轉眼就忘記了,果然還是對深度閱讀有種特別的情結。想去尋找一些慢讀物,像喝茶一樣,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坐下來慢慢品讀,順便回味一番生活的甘苦。

  在北京一家科技型企業上班的王珊珊告訴記者,她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喜歡用手機看電子書或聽書,有的人一周的閱讀時長多達幾十個小時。“雖然我也喜歡數字閱讀,但總覺得太淺、太碎片化,有時甚至會有一種空虛感,而且如果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看,眼睛也會很疲勞。”她說。

  像王珊珊一樣,不少人都有過類似的困惑。專家認為,數字閱讀在給讀者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會出現碎片化、實用化、娛樂化的傾向,讓人趨向“讀圖”“讀視頻”,邁進一個“淺閱讀”時代。在手機面前,閱讀容易被簡化成“刷”,長此以往,閱讀的初衷和樂趣也會漸行漸遠。

  有調查也顯示,我國成年國民網上活動行為中,以閱讀新聞、社交和觀看視頻為主,娛樂化和碎片化特征明顯,深度圖書閱讀行為的佔比偏低。

  雖然數字技術會促進碎片化閱讀的發展,但閱讀的“深”與“淺”更多還是取決於閱讀的內容。身處“讀屏時代”,很多人依然在堅持著深度閱讀,即使是閱讀電子書,也會對一些經典作品更加偏愛。閱讀介質會變,但無論是看紙質書,還是進行數字閱讀,豐富多樣的優質內容始終是人們的追求。

  那麼,如何擺脫“淺閱讀”之困?專家建議,一方面,數字閱讀相關企業要補齊優質供給的短板,努力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數字閱讀產品,讓用戶擁有更多深度閱讀的機會和選擇﹔另一方面,用戶要結合自身需求和興趣,注重“深”“淺”搭配,不宜有所偏廢,並擦亮眼睛,自覺抵制低俗、劣質內容。

  “高質量的數字閱讀有賴於優質出版內容和先進數字技術的有機結合。”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新技術新媒體部副部長林峰說,要用自身的優質內容衍生出更多的優秀產品,以吸引更多用戶。

  馮士新指出,我們要深入研究把握互聯網傳播規律,不斷探索數字閱讀發展新路徑,不斷推動數字閱讀產業提質增效。要強化效果導向,把握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的傳播方式,加強對數字內容和傳播方式的應用,構建社交化傳播、精准化推送的體系,有效滿足全媒體時代用戶的需求。研究完善促進全民閱讀的數字閱讀措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層數字閱讀條件,推動優質閱讀內容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有效提升數字閱讀的公共服務能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