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亞洲影人太廟對話 亞洲各國可合拍電影表達亞洲心聲

袁雲兒
2019年05月17日07:4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亞洲各國可合拍電影表達亞洲心聲

  昨晚,在擁有六百年歷史的太廟大殿前,來自亞洲的14位著名電影人就亞洲電影與文明交流展開對話。這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體活動之一亞洲電影展的“電影大師對話”活動。中國導演陳凱歌、日本電影大師山田洋次、印度電影人阿米爾·汗、中國演員章子怡紛紛發言。

  中國導演賈樟柯擔任整場對話的主持。第一個發言的是陳凱歌。他說,自己從事電影創作已經40年,這40年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這些變化的親歷者,他常常自問,是什麼力量引起了這些變化。他將答案歸結於中國的文化精神。“作為一個電影人,如何承接獨屬於中國的文化精神,讓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展開交流,是特別好的事情。”

  創作出《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家族之苦》等經典作品的日本電影大師山田洋次說,日本和中國一樣,這些年變化很大,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后,日本人開始遠離榻榻米,生活方式逐漸西化。因此,他一直在思考:如果小津安二郎導演現在還在拍電影,他會如何創作?

  對於亞洲電影要如何發展,曾創作出《青木瓜之味》《夏天的滋味》的越南裔法籍導演陳英雄認為,這個問題需要亞洲電影人討論什麼是屬於亞洲的電影語言,通過這一語言表達亞洲人的內心和文化。中國演員陳道明透露,自己最近重溫了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感到種族之間、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尊重是公平。他建議亞洲電影人對話可以形成一種機制,“不光是中國電影,亞洲電影也要走向世界。”擁有《小孩不笨》《錢不夠用》等代表作的新加坡導演梁智強提出,亞洲各國可啟動合拍片項目,請幾個國家的導演分別創作各國故事,再由一位總制片人整體統籌形成一部作品合集。

  章子怡從表演的角度談到了自己的體會。她認為創作者不能丟掉生活,“我們的事業環境非常急促,有時會有很多‘快產品’出現,無論導演、演員還是制作人,都不能丟掉生活給我們的元素,以更精准地塑造角色,傳遞電影要表達的內涵。”

  曾拍攝《入殮師》的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剛剛在中國拍了一部新片。他直言在這次合作中第一次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不同價值觀、思維方式的激烈碰撞,但大家在充分的討論后逐漸融合,並成為真正的朋友。他希望這部講述中國父子關系的電影能夠在中國上映,讓觀眾獲得感動。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