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互聯網:"殺死"還是"重塑"電影

饒曙光
2019年05月22日13:1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互聯網:“殺死”還是“重塑”電影

新近看了《互聯網圍剿電影行業》一文,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寫道,互聯網正在“殺死電影”﹔而在文章的結尾,作者又寫道,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很顯然,文章結尾的話是經過事實、數據分析后得出的結論,而文章的開頭及其題目則是一種“標題黨”,是情緒化的,也是錯誤的。

在筆者看來,當下及將來互聯網對電影的沖擊、影響和改變比上個世紀50年代電視對美國電影、70年代末80年代初電視對中國電影的沖擊、影響、改變都要大得多,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觀察、思考和分析,在有所研判的基礎上,作出前瞻性布局和調整,畢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電影“離不開”互聯網

對於電影來說,互聯網不是萬能的,但離開互聯網是萬萬不能的。青年電影學者沙丹認為,“作為一個藝術影院工作者,我有理由堅信,電影未來一定是屬於互聯網的”。作為一個電影院電影的鐵杆粉絲,筆者對於沙丹的說法本能上是排斥甚至是反感的﹔但仔細冷靜一想,又不得不被迫認同。電影人必須從現在開始,清醒、充分地認識到,電影發展的機遇和空間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互聯網。

互聯網的發明、發展固然會對傳統的電影產業及其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和沖擊,但互聯網跟電影的關系不是互相仇恨而是相親相愛﹔不是來“殺死”電影而是助力、助推電影,促進電影產業進入一個更高、更新、更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水平、發展境界,創造電影產業更加美好的未來。

然而殘酷的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在電影產業整體性升級換代、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一些缺乏優質資源和核心競爭力,尤其是缺乏應變調整能力的傳統電影公司,將成為“前浪”,成為大洗牌或者說結構性調整、優化的“犧牲品”,很有可能被互聯網“殺死”。

電影作為一種科技化、工業化、大眾化、故事化的藝術,注定屬於所有人,尤其是有准備的人﹔注定屬於觀眾,尤其是願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人們對故事的需求是剛需,絕大多數人看電影也是一種剛需,但他們是走進電影院看電影,還是通過別的方式看電影,則真的不以我們的主觀願望為轉移,一切都取決於觀眾自己的選擇和意願。而這,正是互聯網以及具有互聯網背景的電影公司的戰略性機遇與空間。

適應需求是硬道理

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及其格局的研判,我們費盡心思、千算萬算,可還是對技術或者科技進步的力量,尤其是互聯網的力量估計不足。這些力量對電影的重大影響與“重塑”,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愛奇藝、優酷、騰訊早已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手段介入了電影領域,並基本上完成了布局,現在則開始了“收割”。眾所周知,這3家公司掌握並控制了平台和渠道,同時具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而這兩點,都是傳統的電影公司難以甚至是無法企及的。更重要的是,這3家公司也認識到了電影電視產業中,內容生產的極端重要性,正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自己的內容生產能力。一旦內容生產能力提升,傳統電影公司在與它們的對話合作中將處於弱勢狀態。

筆者個人的願景是,傳統電影公司與互聯網,尤其是與有互聯網背景的電影公司能夠實現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最終實現雙贏和多贏。這就需要傳統電影公司樹立開放、包容的思維,擁抱互聯網,擁抱高科技﹔也需要互聯網以及具有互聯網背景的電影公司尊重電影的歷史,尊重傳統電影公司,尤其是要尊重電影作為創意產業和內容產業的本能、本質、本性。

當然,實現融合發展必然會有一個相互博弈的過程——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更艱難,這既是常識也是公理。對於中國電影而言,內容生產仍然是制約其可持續繁榮發展的短板,並且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有效彌補的。因此,在政策制定及引導方面,還是要向內容生產傾斜,向致力於內容生產的企業傾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統電影公司和傳統電影院,確實到了危險的時刻,可是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想要創造未來的幸福和美好前景,全靠我們自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對未來的研判、布局及應變調整能力。而無論是傳統電影人還是“新電影人”,適應並且不斷滿足市場、觀眾的需求永遠是硬道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