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記者蹲點調研進行時 觸摸新時代的鏗鏘脈動

郝迎燦 李 堅
2019年05月24日06: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觸摸新時代的鏗鏘脈動

  安徽分社記者徐靖(右)在安徽金寨大灣村採訪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余靜。張 強攝

  政治文化部記者溫紅彥(左二)與倪光輝(左四)在西沙群島最南端的中建島採訪當地官兵。鐘魁潤攝

  北京分社記者賀勇(右)在採訪永定河治理情況。 董 慶攝

  重慶分社記者劉新吾(右)在重慶開州區譚家鎮冷水魚養殖基地採訪當地員工,查看鱘魚長勢。葉 娟攝

  山東分社記者肖家鑫在山東壽光的蔬菜大棚裡仔細觀察辣椒新品種。付 瑤攝

  西藏分社記者鮮敢(左二)在西藏江達縣崗托村採訪87歲的村民江永次仁,聽老人講述歷史。陳皎巴特攝

  青海分社記者姜峰(中)、原韜雄(右)在青海湟源小高陵村採訪第一書記。本報記者 劉成友攝

  江西分社記者任江華(右二)在江西瑞金採訪扶貧網絡。陳地長攝

  政治文化部記者李龍伊(右一)在內蒙古阿爾山地區採訪三角山邊防連。徐嘉寧攝

  河南分社記者龔金星(右)在河南長葛市長社路街道辦事處八七村採訪85歲村民王丙坤。 王 宇攝

  政治文化部記者金歆(左)在內蒙古阿拉善盟採訪“阿拉善治沙植樹生態大會戰”活動發起人之一、阿拉善軍分區前司令張新華。 徐博榮攝

  新疆分社記者楊明方(右一)、阿爾達克(左二)在新疆石河子“軍墾第一連”採訪老連長。胥榮芳攝

  核心閱讀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以來,人民日報社派出多路記者到基層蹲點調研﹔記者們不僅用心動情書寫了一批“沾泥土”“帶露珠”的精品力作,也被從基層迸發出的向上、向前、向善的力量深深地持續感染著﹔他們在行走一線中觸摸新時代的鏗鏘脈動,增強了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描摹著新時代一個個努力奔跑中的追夢人。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以來,人民日報社派出多路記者到基層蹲點調研。“在基層,我觸摸到了新時代的鏗鏘脈動。”在黑龍江尚志市元寶村蹲點的記者柯仲甲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光腚屯”變身“億元村”

  搬離大山住進新家園

  革命老區成為旅游熱點

  看變遷:把准時代的脈搏

  “老鄉們過上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貴州分社記者程煥

  “如果不是聽長輩說,真難相信咱這‘億元村’曾是‘光腚屯’。”元寶村村民趙雪春是小說《暴風驟雨》主人公“趙光腚”原型的重孫,如今在村裡鉛筆廠上班,一個月工資4000多元,還住上了新樓房,“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富了起來!”

  記者程煥到貴州晴隆縣三寶鄉蹲點時,大部分貧困戶已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住進了縣城的新居。“告別大山,老鄉們過上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一位老人告訴我,現在有個頭疼腦熱,10分鐘就可以到縣醫院看上病。”程煥說。

  記者張志鋒、喬棟則見証了革命老區之變。蹲點活動之前,喬棟已5次造訪山西呂梁市興縣蔡家崖村。“前幾次去的時候,兩公裡外的張家梁山上還有人吃不上水。”喬棟說,“這次站在蔡家崖的山上一看,左邊是晉綏司令部舊址,右邊是北坡舊址,身后是張家梁村,一個三角形的紅色旅游開發格局業已形成。”

  張志鋒則把筆觸對准了河北西柏坡80多歲的村民韓花珍,“上世紀90年代,韓花珍推著小推車賣茶水,她家成為村裡較早的一批‘萬元戶’。如今,老人的兩個外孫分別經營著一個農家院,都是4層樓。西柏坡絕大多數村民借助紅色旅游發家致富。”

  在甘肅定西市青嵐山鄉大坪村蹲點時,記者王錦濤對農村婦女冉繼萍的命運有過一番唏噓感慨。20多年前,因為交不起幾元錢的學雜費,冉繼萍輟學回了家。“因貧失學已成為歷史。走進大坪村小學,我看到一個個山裡娃背著書包奔向學校,帶著對未來的美好希望走出大山……”王錦濤說,冉繼萍的4個娃,都是大學生,讓她頗為自豪。

  在江西萍鄉市蹲點調研的記者孫超,看到了發展動力的轉換、發展理念的更新。“在蘆溪縣,我看到當地的電瓷行業從業者,正堅決拋棄過去那種‘量大價低’的發展模式。科研機構、大型央企都被引進來,為產業提升提供技術和資金的保障。”

  “老鹽湖”告別土法作業

  農村懶漢搞起牲畜養殖

  改變習慣建設美麗村庄

  聽民聲:要幸福就要奮斗

  “村民渴望發展的勁頭還是那麼足”

  ——湖南分社記者王雲娜

  參與蹲點調研活動的記者,無不被從基層迸發出的向上、向前、向善的力量深深感染著。

  在察爾汗鹽湖,令記者原韜雄最動容的,是一位年輕副廠長桌子上的一瓶辣醬——因為經常錯過飯點,辣醬就涼饃就是他的一頓飯。

  原韜雄感慨地說,“老鹽湖們”人拉肩扛、土法作業生產出了第一捧鉀肥,如今的鹽湖人突破技術瓶頸,潛心經營金屬鎂一體化。支撐鹽湖人不斷前行的,正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精神。

  在新疆石河子蹲點調研的記者阿爾達克,從兵團后代身上強烈感受到,老軍墾精神正在這座戈壁新城抽枝散葉。採訪對象孫后醒告訴阿爾達克,“我姥爺從小就給我講老兵團人艱苦奮斗的歷史,那種精神一直激勵著我。”

  記者劉洪超深入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調研,這裡礦坑復綠,在他看來,憑的也是一股子不懈的勁兒。“從小生活在露天礦坑邊的陳永靈,20多年專注試驗和種植適合露天礦的樹種﹔退休工程師由福新每天都要下到礦坑內出謀劃策……”劉洪超說,正是他們對生態修復的執著,讓綠色一點點地向坑內不斷延伸。

  “扶貧,最難扶的是人心。”經常跑農村採訪的記者禹麗敏,此次蹲點調研的地方是位於西海固的寧夏西吉縣。“村裡以前有個懶漢,住的還是土窯洞,幫扶干部幫他貸款買了兩頭牛,結果牛被拴在土窯洞裡,這次蹲點再去這位村民家裡看,他已養了十幾頭肉牛,住進了磚瓦房,生活充滿了希望……”禹麗敏說,黨的好政策提振了貧困戶脫貧的精氣神。

  記者王雲娜蹲點的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山清水秀,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大家主動改變過去臟亂差的生活習慣,更加自覺地維護環境衛生。”王雲娜說,“村民渴望發展的勁頭還是那麼足!”

  聆聽祖孫四代故事

  挖掘老典型新亮點

  走街串巷做好調研

  接地氣:把新聞寫在大地上

  “留下的腳印越多,手中的筆才會越有分量、越有底氣”——四川分社記者張文

  記者高炳到陝西榆林靖邊縣蹲點,挺進毛烏素沙漠實地採訪治沙英雄郭成旺。98歲的“老愚公”郭成旺,在沙漠裡35年植樹200萬株﹔如今,祖孫四代仍堅守林場,揮舞“綠色畫筆”。“隻有深入大漠,才能深刻地體會到,30多年前為了植樹,郭老舉家遷入毛烏素沙漠裡生活,是何等不易!對於被訪者看似雲淡風輕的講述,記者隻有扎實蹲點、深入生活、認真體悟,才能感知到其背后浸透歲月的力量。”高炳感慨道。

  蹲點老典型,如何發掘新亮點?在前往“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市前,記者肖家鑫反復思考這一問題。15天的扎實採訪讓他終於有了“壽光為什麼能成為蔬菜之鄉”的答案:因地制宜發展一個產業,帶動群眾邁向共同富裕。

  記者徐靖在去安徽金寨縣蹲點前,思考的則是怎樣用一篇稿子來體現當地70年間的滄桑巨變。“蹲點期間,我花了大量時間去搜集和整理相關材料和文獻﹔然后走街串巷做調研,田間地頭去採訪,又積累了大量生動鮮活的素材。”

  重慶開州區之前全區三成人口在外務工,現在返鄉創業就業成熱潮。“開州人的勤勞讓我印象深刻。為了更好理解返鄉創業情況,我找來縣志,研究地域文化,還和出租車司機聊天,了解民情。”蹲點記者劉新吾說。

  在四川梓潼、劍閣等地的崇山峻嶺裡,記者張文每天在群山中穿行,尋訪分布在山溝裡的核武器研發基地舊址。“當年‘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科學家們,如今白發蒼蒼,一聊起以身許國的經歷依然神採奕奕。”

  對張文來說,這次採訪既提升了他的民族自豪感,也帶來了對記者使命的思考,“留下的腳印越多,手中的筆才會越有分量、越有底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