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你好,對方辯友》引發題材探討 思辨青春更飛揚

楊雯
2019年05月29日13:3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你好,對方辯友》引發題材探討思辨青春更飛揚

  青春劇作為最容易拉近與年輕觀眾距離的一大劇種,近年來熱度頗高。但是,隨著劇目的增多,青春劇到底該怎麼拍反倒成了一大難題,套路化、落窠臼、太狗血……都是隨之而來的負面評語。

  在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芒果TV青春劇《你好,對方辯友》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圍繞該劇乃至整個青春劇類型的題材選擇、劇情表達以及審美特征等應如何處理進行了深入研討。

  以“辯論”為抓手

  “這部劇題材非常新穎。”正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所言,選擇辯論這一題材切入,是《你好,對方辯友》最大的特色,“過去的校園青春劇最愛做的題材就是文藝和體育,包括美國青春片也是如此,但這部劇可謂獨辟蹊徑”。

  尹鴻表示,選擇這一題材非常為劇集添彩,因為“辯論本身是一個展示的過程,可以發掘人物的多樣性和思想深度。它自帶強烈的競爭性,能夠帶來敘事上的便利。此外,很多辯題與社會問題有聯系,可以開拓敘事空間”。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會長羅建輝也認為,辯論是這部劇最大的特色,“這一題材雖然做得少,但是不代表人們不關心,辯論是很多人在學生時期都經歷過的事情。現在市面上很多劇題材扎堆,就是沒有從生活本身這個大金礦中認真思考,挖掘題材”。

  選擇辯論這一切口,也打動了原本不打算制作青春校園劇的上海穎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釩。一直以來,楊釩都認為現在市場上的青春劇太多,又千篇一律,但是當本劇制片人王士龍告訴他,准備做一部有關辯論題材的青春劇時,他頓時覺得非常新穎,可行性強,便當場決定撥款,啟動項目。

  在《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高小立看來,選擇辯論這一題材的意義,還不僅僅在於新穎,“這部劇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校園裡,除了教授學生在未來工作中能用到的一技之長外,在其他方面的培養有沒有必要”。她談道,這部劇讓人們看到,辯論會讓一些曾經高傲的同學學會謙虛,而原來自卑的同學找回自信,略顯自私的同學學會團隊意識……可以說,這部劇告訴人們,大學更重要的是塑造青年的人格,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

  帶來思辨樂趣

  “希望更多的年輕觀眾能享受思考的樂趣。”談及拍攝初衷,王士龍表示,從創作層面而言,《你好,對方辯友》並不直接給予觀眾答案,而是盡量引導觀眾自己思考。“例如,第一集就拋出了‘辯論是否有意義’這個終極辯題,直到大結局第30集的時候,才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辯論。而且,這部劇的主旨是,辯論不是為了戰勝對手,也不是以輸贏來定論,而是為了給第三方釋疑解惑,通過辯論讓自己換位思考,這才是辯論的本質。”王士龍說。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易凱認為,這部劇的專業性非常強,“專業的辯論提升了本劇的厚重感。劇中設計的題目很現實,都是青春年少的大學生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且辯論的過程也非常精彩,辯詞寫得很有深度”。

  在《你好,對方辯友》的辯題中,有很多涉及當下社會熱點,包括“娛樂至死”“明星效應”“女性歧視”等。“這擴展了青春劇的格局,從關注小我到關注現實,這也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讀書人應該‘風聲雨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事事關心’。”高小立評價道。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劉淑欣認為,思想因交流而多彩,真理因辯論而明晰,“《你好,對方辯友》劇情中,主人公們在辯論過程實現對問題的更高認識,並逐步超越自身,接近真理”。

  青春劇的破圈

  尤為難得的是,雖然《你好,對方辯友》是一部青春劇,但是現場的多位專家學者作為“長輩”紛紛表示,它也引起了自己的共鳴,尤其是曾經擔任大學生辯論賽評委的尹鴻、學生時期組織過辯論賽的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理論研究處處長趙彤等。

  “看劇之前,本來想按照慣例,看看‘前三集、中三集、后三集’,但看著看著就有些放不下,這對我這種‘老年觀眾’而言很難得。”羅建輝坦言,《你好,對方辯友》情節非常真實,人物非常陽光,讓他回憶起了當年的校園時光。

  對於《你好,對方辯友》的破圈效應,高小立認為,這是因為這部劇沒有採取傳統的敘事,擺脫了“上帝視角”,“很多青春劇的主創往往站在道德的高地‘俯瞰’年輕人,將主創自認為的什麼是青春、青春該如何度過等觀點,通過劇情潛移默化地表現出來。但是這些主創給出的觀點和意見,並不一定是年輕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你好,對方辯友》以年輕人自己的視角來看待青春,突破了奮斗立志、事業成功、愛情圓滿的青春劇框架結構,讓年輕人以及關注年輕人真實想法的中年人,都感到很真實”。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更是借由這部劇,提出了對青春劇未來創作的希望,“首先是題材選擇方面,今后能不能有更多的表達方式。這次是辯論,以后能不能是科學、環保、慈善,題材其實非常多。此外,青春劇在審美標准上,不能局限於俊男靚女的外在美,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亮點,但是不能作為文藝追求的首要條件,更重要的應該是心靈美。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世界觀已經接近成熟,所以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高標准的引導,走出狹隘的、低層次的審美,去探索一些關於人生的成熟思考”。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