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香港電影“北上”的良性互動

饒曙光
2019年06月12日13:3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香港電影“北上”的良性互動

  在電影理論家、美學家鐘惦棐先生看來,電影美學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與觀眾的關系問題。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和發揮,電影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與觀眾的關系問題,包括電影創意、電影創作、電影工業、電影產業、電影傳播、電影教育等。對香港電影的觀察和認知,最重要的也是要厘清香港電影的觀眾。

  眾所周知,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不僅僅依賴香港本土電影市場,更依賴我國台灣電影市場、東南亞(也就是傳統的“南洋”)電影市場。當好萊塢電影以席卷的方式取代香港電影而佔領我國台灣電影市場、東南亞電影市場,同時也以同樣的方式沖擊香港本土電影市場時,香港電影衰落的命運也就“注定”了,而且是斷崖式下跌,“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香港電影憤憤地喊出了“香港電影已死”。

  經過一段時期的彷徨迷茫,一部分先知先覺的香港電影人發現“北上”是香港電影重獲生機的途徑。盡管前途迷茫,盡管處於無奈,但一部分香港電影人率先“北上”,然后帶動了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更重要的是,經過與內地包括電影管理、審查、題材、類型等多方面的長期磨合,香港電影人終於闖出了一片新天地,不僅解決了生計、生存問題,而且解決了拓展、發展問題。大家的基本共識是,香港電影、香港電影人在延續自身血脈的同時,也以其自己獨有的身份、方式和力量為內地電影類型化創作、商業化運行、產業化發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香港貢獻”,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

  在一個更高、更宏觀的層面上,內地電影與香港電影已經實現了越來越廣泛的融合發展,成為構建未來時代“大華語電影、新華語電影”最根本的力量、最活躍的力量。

  據統計,香港有拍攝電影記錄的電影導演200余人,但生存處境很不一樣,有的很活躍,有的已沉寂,畢竟從事電影的工作人員相對於電影黃金時代的香港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事實上,傳統意義上的香港電影已經分化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人已經“北上”,雖然人數隻有300余人,但卻是傳統香港電影中最有實力也最活躍的部分﹔另一部分人則堅守香港電影本土、立足於香港電影市場,雖然這部分人數眾多,但囿於資金、觀眾、市場的規定與限制,其資金規模、創作數量、市場競爭力影響力都不如從前。不是他們的智慧、能量、創造力與想象力不夠,而是觀眾數量、市場規模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

  更進一步說,香港電影“北上”融合發展,與堅守本土化發展本身並沒有什麼高低上下之分,也不是相殺相克,而是相親相愛、並行不悖,並且,在適當的條件下需要與內地電影保持良性互動。在構建大華語電影、新華語電影的過程中,各方均需以建設性姿態,在不同的層面、方面貢獻出各自的創造力、想象力。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