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音頻生態系統正待重塑 時間逼得越近機會靠得越近

王海濱
2019年06月19日13:3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音頻生態系統正待重塑時間逼得越近 機會靠得越近

新時代的融合發展離不開5G,打造5G時代主流融媒體平台,最核心的要義就是適者生存,在5G時代真正可以起到決定作用的是內容的流量池,特別是怎麼抓住極度細分之后的內容需求,讓聲音像水和陽光一樣不可或缺,隨取隨用。

其實,適者生存的意思不是說我們必須坐等新生物來消滅我們,而是我們終將演變成新的樣子來適應新的時代。

5G時代

廣播的關鍵詞

廣播要變成一個海量內容池。這10年來,我們已經完成的數字化改造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強交互的主播節目形態,比如交通、法律、美食、深夜陪護等按照用戶設計的強場景節目,比如模轉數上線客戶端后可以實現的轉發分享,以及可以實時監控的廣告播放等,這些已經是廣播在數字化道路上取得的成績。可以全區域覆蓋的頻點,加上可以實時分享轉發的節目,以及目標人群的轉化,這就是數字化廣播眼下的最大優勢。

我們要找到的海量用戶池,其實是隱含著必須要進行重構的音頻生態系統。廣播不應僅僅是音頻化的內容渠道,它應該追求成為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內容節點,形成可參與的開放性平台。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在廣電領域顛覆性的技術應用,通過聲紋識別、智能音頻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音頻DNA等多領域延展,實現對歷史資料挖掘利用、新內容的自動生成等,實現全行業智能電台以及區塊鏈版權等各種新業務的整體運營。

移動互聯網實現了對傳統廣播的巨大沖擊,隨著5G的到來,新生態的必然崛起提醒演變后的廣播不應該是學會怎樣躲避沖擊,而是要思考怎樣重塑音頻產業的供應鏈、價值鏈。要思考怎樣真正建立全行業的節目交易平台,讓3000家電台成為主流媒體品牌內容的孵化池。還要思考類似視覺中國的案例給我們的警示,轉型中主流媒體最大困難可能不是鏈接用戶的訴求,而是被瓜分殆盡的內容市場,從文字到視頻、從音樂到圖片,甚至是字體,我們看到的是壁壘森嚴的諸侯割據。版權初衷是保護創作者的思想,讓優質的內容更好地觸達用戶,由此讓創作者有更大的收益,而不是成為一個行業阻止新力量進入的壁壘。

5G時代

廣播的商業模式

當然,要想打造5G時代主流媒體融媒轉型平台,無法回避的一個嚴酷問題就是商業模式。傳統廣播到今天為止,最高的行業收入是150億元,去年是140億元。據CTR2019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廣告整體收入下跌11.2%,再往細裡看,傳統媒體整體內容廣告收入下降16.2%。這其中傳統廣播大概下降約9.8%。雖然說傳統廣播廣告收入的降幅低於整個傳統媒體行業,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的同比記錄中,廣播廣告增幅達15.8%,而今年,這是第一次從增幅變成降幅。

受到流量轉化模式沖擊的注意力經濟模式何去何從?移動互聯網客戶端是入口,留存成了關鍵,留存越好,單個用戶價值越高。互聯網的口碑營銷就是深度挖掘單個用戶的價值,充分轉化每一個個體的信任領域以及信任程度,最終實現商品品類的用戶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這個模式並非與傳統媒體背道而馳,而且當我們看到信息繭房的真實存在,以及指數性裂變的不可控,也能意識到覆蓋式傳播的優勢依然存在,可以提供穩定的長期價值的媒體品牌在傳播中的優勢依然存在。

在討論商業模式的時候,一個必須舉的例子是:音箱。2018年超過2000萬台的銷售量,預計2019年將實現6000萬台的市場規模。它終將建立起一個互聯網語音入口,成為物聯網重要的設備節點。使用過的人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一開始好玩,后來就沒意思了。這個沒意思,一個是鏈接設備的多少決定,另一個就是與內容的新鮮及時有關。音箱今天以及未來的瓶頸之一,一定是新場景下的內容匱乏——不同用戶不同時間不同場景對內容的不同訴求,這個問題誰能解決?可能是聯起手來的中國廣播。

5G時代

對於廣播發展的呼吁

討論5G時代的傳播,回頭看,我們可以看到傳播從口口相傳到印刷傳播的變革,看到報紙的實體介質傳播演變到廣電的虛擬信號傳播,到今天,從過往的覆蓋式傳播到以鏈接人群為基礎的裂變式傳播,5G能帶來什麼今天還需要想象,可以說是對所有手機應用的大考,時間逼得越近,機會靠得就越近。因此,想呼吁廣播行業合作建立區域性統一平台,意識到打造自有平台的艱難,也要意識到打造自有平台的必然,通過利益共享甚至股權架構等手段,實現自有平台建設的突破。

5G時代海量內容資源的供給不只是一個問題,更是一個重塑音頻生態系統的機會。為此,要佔領大平台大渠道。今天,不管是微信還是今日頭條,還是在音頻領域中的“頭部媒體”——蜻蜓FM、喜馬拉雅、阿基米德,內容產業更多需要考慮怎麼佔據這些平台,通過這些平台更高效地鏈接用戶。同時,正視危急現狀。不管喜馬拉雅、蜻蜓FM做得多大,在內容整體收入角度來說仍不如傳統廣播。

〔作者系阿基米德(上海)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