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媒體如何講好農家書屋的故事

趙新樂
2019年06月27日14:2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媒體如何講好農家書屋的故事

核心閱讀

要深刻認識到農家書屋工作的歷史性成就和重要機遇,要認識到建設農家書屋,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解決農村群眾讀書難、看報難的問題。

隻有真正地走下去,褲腳沾滿泥土,才能真正接觸到農家書屋發展中的實際情況,才能在掌握了大多數農家書屋的狀況后,對農家書屋的發展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印象,避免以偏概全,一葉障目。

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五大項目之一,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在過去的10多年間,已建成農家書屋58.7萬個,向廣大農村輸送圖書11億多冊。在這10多年間,全國各地在農家書屋的建設、管理、運營維護以及開展閱讀活動中,根據實際情況,探索了多種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農家書屋發展思路。

作為一名持續關注報道農家書屋的行業媒體記者,筆者在觀察、記錄農家書屋這些年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新聞媒體在推動農家書屋工程良性發展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期,農家書屋發展同樣面臨新形勢,媒體又該如何講好農家書屋的故事?

深刻認識農家書屋工作的歷史性成就和重要機遇

農家書屋工程作為黨和政府重要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自2005年開始試點,2007年全面推開,到2012年年底實現有基本能力行政村全覆蓋,在增強農民文化自信、保障農民基本權益、強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作出了貢獻。作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五大項目之一,農家書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階段性成就。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農民人均圖書佔有量從工程建設之前的0.13冊增長到2017年年底的1.63冊,增長了10多倍。農家書屋在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賡續農村優良文化傳統、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廣大農民的綜合素質、助推農村少年兒童全面成長、保障農民文化權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載體、平台和中心的作用。

從單純由新聞出版行業運維、管理向與相關公共服務項目相融相諧、共建共享轉變,從單純依靠政府的投入向政府主導、各界參與、農民自主管理的現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轉變,從較為單純的出版物供給向豐富多彩、質高價廉的文化服務項目建設轉變,從單一書籍閱讀場所建設向搭建農村思想文化高地轉變……10多年來,伴隨文化繁榮發展的堅實步伐,農家書屋建設適應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對精神文化的渴望和需求,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農家書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思想傳播力、政治引導力和文化影響力有目共睹,在廣大農村傳播了強勁的正能量,體現了高昂的主旋律。

作為媒體記者,要深刻認識到農家書屋工作的歷史性成就和重要機遇,要認識到建設農家書屋,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解決農村群眾讀書難、看報難的問題。而面對新形勢,更需要深入研究農家書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尋找符合社會發展和百姓需求的解決方式。

理性看待農家書屋運行發展中的問題

作為鄉村文化的“加油站”,農家書屋通過閱讀點亮夢想、傳承文明,助推鄉村發展。近年來,伴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均等化標准化建設的整體推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農村社會巨大變遷和農民整體素質能力的巨大提升,農家書屋工作面臨著新形勢,也出現了新問題。比如,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人口大量外流,部分書屋處於閑置狀態,利用率不高﹔有些圖書不適合農民群眾閱讀口味﹔運行機制不健全,管理服務不精准﹔書屋數字化程度不高,與農民群眾多元化文化需求拉開了差距﹔等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家書屋工作者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部署,推動書屋建設提質增效、延伸服務、均衡發展。農家書屋的保障機制逐步完善、內容供給日益豐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農民閱讀活動廣泛開展,農民閱讀的環境和條件得到較大改觀。但“誰來做、做什麼,拿什麼做、怎麼做”的問題仍未很好解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還未全面打通。

應該說,造成農家書屋運行不通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有很多原因。比如,伴隨農村的快速發展,農家書屋的功能定位、服務方式和運行模式,沒有順應新形勢新變化及時作出適當調整和拓展,一些地方的行業領導同志對書屋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上還不到位,資金保障、隊伍建設、運行維護等長效機制建設亟待加強,農民閱讀活動開展得不均衡等等。

兒童文學作家李東華粗略估算過:全國近60萬個農家書屋,即便一個書屋隻有10個孩子去看書,那就會有600萬個鄉村孩子從中受益,這就可能意味著這600萬個孩子的下一代將會“不一樣”。對於這樣一個利在千秋的工程,新聞媒體要從其長遠考慮,正視農家書屋建設、發展、運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應該認識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演變都有其孕育、發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農家書屋在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將為我國農村文化振興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對於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媒體予以充分關注是分內之事,但在客觀報道這些問題的同時,更要注重理性引導,重在提出建設性意見與建議。

深入挖掘農家書屋的先進經驗和模范人物

從全國范圍來看,各地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書屋各有各的特色。通過深入挖掘各地在探索農家書屋建設運營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報道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對於書屋管理的心得體會,充分展示地方政府科學有序的頂層設計、富有章法的運行維護以及上下聯動的有效協調等,媒體可以把一個個充滿特色的農家書屋模式帶到大眾面前,讓更多人了解農家書屋的運營管理存在多種可能。

2018年7月19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承辦的2018年全國“我的書屋·我的夢”農家書屋閱讀分享活動在第28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舉行。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移民新村農家書屋小讀者韓謝宇的發言,讓很多人為之感動。

因為小時候的一次發燒,韓謝宇的雙腿從此無法行走。幸好有書這個好伙伴陪著他。而他生命的更大轉折在於孝坪鎮建的那個農家書屋。他不僅成了書屋裡的常客,還成為當地推廣全民閱讀的領讀人。事實上,韓謝宇的故事被發現並被更多的人知道,就緣於湖南當地一份名為《小溪流》的期刊在農家書屋裡舉辦的讀書活動。韓謝宇的故事被多家中央和地方媒體報道后,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堅強的孩子,他的故事帶給更多人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

不僅僅是閱讀推廣,在湖南,已建設農家書屋4.4萬個,投入資金9.8億多元,農民人均圖書擁有量達到3.1冊,遠遠高於全國農民人均水平。湖南所創造的一些經驗,如攸縣的“五黃蛋”延伸服務模式、長沙的星級管理制度、新晃縣的書生管書屋經驗、永興縣的農民夜讀吧等,都值得媒體深入總結、提煉和推廣。

在江西,當地探索推廣農家書屋與電商融合發展,既“富腦袋”又“富口袋”,實行文化扶貧。多個地市根據自身實際,開展“農家書屋+農家樂旅游”“農家書屋+郵樂購”等探索,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打造形式多樣的“農家書屋+”服務模式。

對於這些走在前列的農家書屋典型模式、模范人物、先進經驗,媒體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激勵各地管理部門和百姓,發揮各自的智慧,積極投身到農家書屋發展建設中。

踐行“四力”才能真正融進農家書屋的火熱發展中

“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四力”,對整個宣傳思想戰線提出了殷切希望。

作為行業媒體記者,筆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媒體記者踐行“四力”對於新時代講好農家書屋故事的重要性。

“腳力”是先鋒隊,走下去,才能看到農家書屋波瀾壯闊的改革圖景。目前全國范圍內有近60萬個農家書屋,這些農家書屋就像天上的繁星,分布在祖國遼闊的鄉村大地上。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很多信息可以實現同步共享,這也使得很多記者對信息的採集形成了新媒體路徑依賴。然而,農家書屋深扎於廣大農村,記者隻有真正地走下去,褲腳沾滿泥土,才能真正接觸到農家書屋發展中的實際情況,才能在掌握了大多數農家書屋的狀況后,對農家書屋的發展形成較為完整的印象,避免以偏概全,一葉障目。

“眼力”是放大鏡,深入觀察,才能發現各地農家書屋在建設管理運營中的先進經驗和模式,體會到農家書屋給農村帶來的切實變化。作為媒體記者,更應該運用歷史的眼光,通過縱向和橫向的對比來講述農家書屋的故事。比如,從縱向上延伸觀察,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各個階段是如何推動大眾進行閱讀的,採取了哪些方式﹔從橫向上比較,那些發達國家,在推動閱讀上又是如何行動的。

“腦力”是戰斗機,細致思考,才能在人雲亦雲的基礎上發現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層意義。如果深入思考近60萬個農家書屋背后的社會背景,就會發現,中國的農村千差萬別,每個村庄需要配什麼樣的書籍,與當地的人文歷史、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何更加科學地為農家書屋選書、配書,是一個極具技術含量又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從2008年開始,農家書屋管理部門進行了10次重點出版物遴選推薦工作,對各地農家書屋工作制定了標准、提供了規制、做出了示范,推動了書屋工作有效運轉。

“筆力”是油畫棒,隻有帶著對基層群眾的感情和溫度,才能夠描繪出五彩斑斕的農家書屋改革的畫卷。有業界人士認為,現在媒體上關於農家書屋的報道雖然不少,但整體來看,這個領域的報道偏快餐化,能夠打動人心的深度報道少之又少。這就需要記者自己沉下去,挖掘更多鮮活的內容。此外,媒體對於農家書屋的報道過於泛化,由於種種原因,最終能夠產生影響力的經典報道較為欠缺。這就需要記者重日常積累,隨記好思想、好理念、好素材,既要懂專業,也要會鄉音,帶著對農村、對農家書屋的感情與共鳴來寫作,改變人們對書屋“千屋一面”的刻板印象。

以農家書屋為圓點,媒體記者要找准中央精神與基層實踐的結合處,深刻體會農家書屋工作的歷史性成就和重要機遇,摸清現在農家書屋發展運營中的普遍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宣傳報道,在深入基層中練就強勁腳力,在細致觀察中練就敏銳眼力,在勤學深思中練就過硬腦力,在書寫時代中練就不凡筆力,講好新時代農家書屋的精彩故事。

(作者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