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日報:講好中國故事必須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

范榮
2019年07月12日07:0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講好中國故事必須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

“中國故事”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故事”。當人們紛紛將目光轉向東方,希望能從中國的發展實踐中提煉出具有借鑒意義的改革方法、制度安排和治理經驗之時,我們尤須以強大的自信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讀懂、理解、分享“中國奇跡”的奧秘。

近日,一場以“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為主題的特殊宣介會在河南展開:近300名外國政黨領導人與代表來到了縣委書記焦裕祿當年工作的地方——蘭考,並以之為起點,走訪了周邊的許昌、焦作、新密、鄭州。用中聯部部長宋濤的話說,“這次請外國政黨伙伴們來,正是想和他們從‘初心與使命’嘮起。”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走進蘭考大地,眼底盡是生機盎然的綠色海洋,誰也無法想象這裡曾是飛沙漫天、內澇嚴重、土地鹼化的不毛之地。50多年前的冬天,懷著“困難前面逞英雄”的堅定決心,焦裕祿來到這裡開啟了戰天斗地的苦旅。查風口、探流沙,看水流、察變化,直至病情晚期依然捂著肝區、拄著拐杖訪貧問苦……雖然在蘭考僅工作了470多天,但焦裕祿在群眾心中鑄就了一座永恆的豐碑。“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感動了中國人幾十年的先鋒事跡,不僅讓各位外國政黨代表感受頗多,更讓世界觸碰到了中國共產黨故事中那震撼人心的部分。

從幾十人到9000多萬,從煙雨小船到巍巍巨輪,近百年風雨征程,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大向強,不僅創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跡”,更把這個政黨和一個國家的夢想、一個民族的向往、億萬人民的期盼緊緊融為一體,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激動人心的發展篇章。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以燎原星火,讓晦暗的中國重燃希望﹔百廢待興之時,共產黨人頂住壓力艱苦奮斗,為古老中國的再次騰飛打下扎實根基﹔滄海橫流之時,還是共產黨人,以極大的政治勇氣投身改革開放,開啟接續奮斗的新征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每一個緊要處,中國共產黨都是舉旗定向的定盤星。正如有人所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道路最核心的內容。解碼“中國奇跡”,就必須先讀懂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究竟是怎樣的“魔力”,能夠讓一個政黨的成長與一個國家的重生融為一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等等,都是重若千鈞的寶貴經驗,蘊含其中的治理智慧,超越黨派、超越國界,對任何政黨、任何國家都具有借鑒價值。還有我們獨特的“黨領導下的體制優勢”。在社會主義中國的治理體系中,中國共產黨是堅強的領導核心,這種領導作用體現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體現為總攬全局、同向發力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當西方政黨為了選舉利益而互相攻訐、拆台扯皮之時,中國共產黨卻以一種異乎尋常的穩定性,引領中國號巨輪向著偉大復興堅定前行。

今天的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風景這邊獨好”的中國成為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探尋發展密碼的樣板,“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也成為一部生動的教科書。2013年,執政坦桑尼亞的革命黨被認為很可能丟掉2015年大選,觀察中共反“四風”和踐行群眾路線的行動,革命黨也決定由總書記率領書記處全體成員“走基層”,兩年時間,革命黨黨員人數猛增200萬人,最終在“實行多黨制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競選中贏得了勝利,讓西方世界大跌眼鏡。不斷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現代化的“路徑依賴”,告誡世界“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中國故事”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故事”。但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對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對“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得還不夠,不太理直氣壯。當人們紛紛將目光轉向東方,希望能從中國的發展實踐中提煉出具有借鑒意義的改革方法、制度安排和治理經驗之時,我們尤須以強大的自信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讀懂、理解、分享“中國奇跡”的奧秘。從歷史維度挖掘生動故事、從實踐維度與世界共鑒發展、從文化維度展開對話交流,通過形式多樣的政黨對話會、宣介會,不斷構建和完善中國共產黨的對外話語體系,正讓黨的形象愈發鮮活具體。當世界能聽到中國共產黨的更多鮮活故事,我們也才能在世界面前展現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

為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早就作出的庄嚴承諾。循著這份承諾,鍛造更為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一定能不斷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得更加壯麗恢弘。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