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增強"四力"是評論寫作的必修課

袁舒婕
2019年07月18日13:1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增強“四力”是評論寫作的必修課

7月14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的《今日談》欄目中發出呼吁:以“腳力”勤快深入、以“眼力”廣大精微、以“腦力”深思熟慮、以“筆力”表達呈現,創造更多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對於新聞工作者而言,這是本分所在,也是職責所在。

可以看到,“四力”是宣傳思想戰線隊伍建設的總要求,也是媒體不斷提高自我的基本途徑。評論向來被視為媒體在輿論場中的“主力軍”“定音鼓”,有旗幟引領的作用,在增強“四力”的大課堂中,評論員不能缺席,增強“四力”也是評論寫作的必修課。

腳“深”方能文不“淺”

一篇好的新聞評論應當有來自現場的思考與觀察,這就主要考驗評論員的腳力和眼力。客觀而言,評論員隊伍的腦力、筆力比較強大,但腳力、眼力相對不足。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腳底踩泥土,下筆才能有力度。想要寫出好的評論,還是需要評論員多深入基層,腳“深”方能文不“淺”。

很多評論部的編輯們比較年輕,缺乏一線採訪的經歷,多出去採訪有助於培養綜合採編能力。從2018年7月23日,《人民日報》評論版推出《現場評論》欄目以來,已推出大量帶有現場泥土氣息的評論。評論員們以來自新聞現場的評論文章,為評論版注入了新鮮空氣。比如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主題採訪活動中,《人民日報》評論部的人員隨團採訪。一個多月下來,這些評論員行程8000多公裡、採訪220多個點,走基層之后在《現場評論》專欄上發表《竹海、石斛與鮮花的生態經濟學》《讓長江容得下“江豚之重”》等文章,看標題就覺得有現場感。近日,《現場評論·我在長征路上》欄目又陸續刊發《最深厚的力量之源》《彰顯軍民魚水深情》等評論,也是因為評論員到了現場,所以他們在寫回憶場景時就寫得很有現場感,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氣勢磅礡的評論同樣需要來自基層的氣息,走到人民中間去,方能寫出民心所向。新華社的評論《向著更加壯闊的航程——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是由新華社多個部門的業務骨干組成的寫作團隊創作而成。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寫作團隊兵分多路,先后赴珠三角、長三角、東北等地區進行採訪調研,深入上百個採訪點,先后採訪和訪談近百人,充分體現了“四力”要求。深入採訪之后寫出的評論更讓讀者看后有酣暢淋漓之感。

評論一般都是直擊社會熱點,敏銳抓住典型事例展開議論,《光明日報》的《更須重警示守規矩立德行》就是在稅務機關對演藝界“陰陽合同”案做出處理結果后發出的評論。在這篇千字文中,作者沒有閉門造車,而是廣泛採訪調研,在兩周左右的時間裡先后集中採訪了各界權威人士10余人,在做足“腳力”功夫的基礎上形成了這篇觀點鮮明的文章。由此可見,好評論同樣需要評論員沉下去、走起來,方能寫出廣接地氣、說理充分、文字嚴謹的內容。

腦“活”方能文不“空”

評論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為了發評論而發評論,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言之有物,帶著問題意識寫真問題,真寫問題。一篇好的新聞評論應當有獨到的觀點和思考,這就主要考驗評論員的腦力,腦“活”方能文不“空”。

寫真問題,可以讓評論走出模式化的怪圈。《工人日報》的評論《“挑軟柿子捏”的整改隻能養癰遺患》,刊發在媒體對秦嶺違建別墅問題發起輿論監督“總攻”的當口,作者通過梳理多年來媒體對此事的報道、當地的回應和整改問責情況等,精准地指出了這一問題“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即地方政府失職、不作為和假整改,並將這種情況形象地歸納為“挑軟柿子捏”的監管和整改。這篇評論不局限於對個案的追問,而是探討事件背后的共性問題,發揮了中央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也體現了報紙的擔當。

寫真問題,可以讓評論跳出“溫吞水”的窠臼。《科技日報》的評論《剎住諾獎得主“站台”的歪風》是記者深入調查,研究多個領域多個地域的幾十場論壇,走訪多位專家,了解到請諾獎得主來“站台”已成為一條產業服務鏈。記者根據調查所得情況,深入思考,最終撰寫了這篇評論員文章。文章筆法犀利,對不管效果隻求諾獎得主“站台”的現象進行了批評,深入分析了“歪風”背后的成因。

寫真問題,可以讓評論避免同質化。《中國水利報》的評論《小水庫安全運行:十次動員不如一次問責》講清了數量龐大的小型水庫的重要作用,也分析了長期缺乏管理存在的隱患和失事造成的嚴重危害,指出了小型水庫安全運行關鍵在於落實管護責任,深刻闡明了十次動員不如一次問責的邏輯和道理。整篇文章語言犀利,說理透徹,具有良好的說服力、感染力和可讀性。可以看到,評論切忌寫成成績單,避免“假大空”,這樣才能給讀者以啟發。

筆“巧”方能文不“干”

對評論員來說,筆杆子功夫是要下大力氣去錘煉的。如果能做到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証有力,內容翔實、邏輯清晰,文風清新朴實,行文流暢,那麼評論的可讀性自然也就上來了。想要做到語言深刻有風骨,這就主要考驗評論員的筆力,筆“巧”方能文不“干”。

如果評論中飽含炙熱感情,真情實意地從老百姓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就能戒除很多評論晦澀說教的弊病。《寧波日報》的評論《哪來那麼多“表叔”“表哥”》論述時,作者既不是“空對空”,也沒有泛泛而談,而是結合平時積累的案例和素材,描畫了“留痕主義”的諸多表現,讓觀點和例証“密切配合”,既生動鮮活,又富有說服力。比如文章的結尾“要消除‘表叔’‘表哥’,評判工作就不能隻看表格或由‘表叔’‘表哥’說了算,而是要加大群眾話語權,讓群眾說了算,讓服務對象說了算。就算是真需要填寫的表格,填了些啥,不能上級說很好就很好,也要公開,讓群眾看看是真好還是‘繡花枕頭草包子’”。文字簡潔,筆鋒犀利,棱角突出,有可讀性和批判力。

文章如果巧妙用典,或者巧妙使用民間常用語,不僅行文生動活潑,而且可以打破四平八穩的寫法,體現出評論員增強筆力的不懈努力。《青海石油報》的評論《生態環保不能“遮丑”更不能“賒賬”》,標題就十分鮮活吸睛,特別是它運用了民間常用語“遮丑”“賒賬”,既深刻也鮮活地說明了生態環保工作需要真抓實干的道理,批評了部分地區部分單位在生態環保問題上大局觀淡漠的官僚主義作風。全文融入情感,有很強的說服力和鼓動力,起到了凝聚共識、鼓舞干勁的作用。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評論質量的提高永無止境,評論員更應走出高樓大院,跳出文山會海,走進基層的廣闊天地,提升腳力,增強眼力,把所見所聞轉化成思考的腦力、表達的筆力,才能讓寫出的評論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