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觀點集萃:怎樣挖掘好故事

2019年07月19日06: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怎樣挖掘好故事

  如何將鮮活的生活經驗提煉成生動的藝術經驗,用筆頭、鏡頭挖掘和記錄時代故事?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多位創作者對此表達各自的創作態度和方法,本版予以編選,以饗讀者。

  ——編 者

  侯鴻亮(制片人):優秀作品一定和當時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相關。別的國家的故事或者過去成功的故事,拿到今天來原樣復制,一定會水土不服,除非本土化或者和今天的連接做得特別好。對我來說,與其這麼下功夫做文章,不如創作一個新的故事。

  一個好故事要能夠給觀眾提供新鮮經驗,引發情感共鳴。創作者首先要喜歡自己的故事。比如電視劇《都挺好》,故事讓我很感興趣,父親形象也顛覆以往。這部作品讓我們重新思考父與子的關系、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以及怎樣面對我們的家庭。這都是《都挺好》提供的新鮮經驗。我2010年就看過《都挺好》原作,當時就很激動,今天播出依然引發觀眾熱烈討論,說明這部作品表達了大家共同的情感。

  五百(導演):創作者首先要自信,相信自己真心喜歡的東西也一定會有觀眾喜歡。其次要下功夫,把故事帶給自己的感動傳遞給觀眾。藝術作品的社會性非常重要,如果創作者看到某個地方笑了,觀眾卻沒笑,那就是創作者的問題。我覺得藝術創作沒有那麼多代溝,人的許多情感是共通的。人們經歷相似,比如都經歷過小學、初中,經歷過青春歲月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時光。如果一個藝術作品的受眾定位是初中生,創作者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來創作,使觀眾產生共鳴。我們希望做到,這一代初中生看完,下一代還會再看。創作者要有創作出可以流傳的文藝精品的抱負和自信。

  余飛(編劇):劇本確實比較重要,對於一個影視或舞台作品,編劇是創意的基礎,有了編劇才有后面一系列環節,但是沒有后面這些環節,一部作品也不能成立。也就是說,不僅編劇重要,導演和演員也很重要,團隊搭對了,才有可能創作出成功的作品。

  對於怎麼選一個題材、怎麼做出一部精品,在技術上有一整套復雜流程。編劇,我認為也是要講技術的。有些編劇不太講技術,寫過一部好劇以后,就再沒出過其他作品。一個職業編劇應該是可以持續創作生產的,這就需要技巧。具體來說,就是劇本中信息量的疊加,以及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的疊加。對於故事中出現的矛盾沖突,要用技巧來解決,而不是用巧合來解決,這樣這部戲的“干貨”就會很足。信息量充足、解決問題的技巧豐富而智慧,是編劇重要的創作本領。

  戴驊(動畫從業者):我們常用數據來選擇創作題材、選擇哪個演員出演角色,但我們不能成為數據的奴隸、被數據綁架。我們更需要的是方法論,即怎樣使用數據、怎樣讓數據為創作服務,幫助創作者做出理性的前瞻判斷。

  有一個動畫師跟大家分享過他作品成功的原因。他每天在速寫本上畫女兒日常生活狀態,記錄女兒成長的點點滴滴,突然有一天,覺得可以從中發酵出很多故事。這個創作故事讓我很震撼,說明要想找到一個好故事,必須發自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創作者要在乎故事中的人物,當對人物的關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迫不及待地要將這個故事講述出來、與大家分享。從心開始、從感情開始,這是找到好故事的天然途徑。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