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從"中國學派"到動畫生產大國 中國動漫的光榮與夢想

金 城
2019年08月02日07: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動漫的光榮與夢想(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中國動漫日本行”海報

  “中國學派”逐漸形成

  歷史上,中國動漫曾經創造了豐富而深厚的文藝學術價值。原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導演特偉於1956年在創作動畫《驕傲的將軍》時,提出了中國動畫應“走民族風格之路”的口號,從此開始了中國動畫的民族風格建設之路。我國老一輩動畫家萬古蟾帶領一批青年,將皮影戲和窗花剪紙的藝術形式和雕、鏤、刻、剪的工藝手段,運用到動畫創作中,於1958年成功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瓜》,從此中國動畫增添了一個新片種。1960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攝制完成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動畫制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突破,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

  老一輩的動畫創作者在艱苦的實驗與探索中,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的“中國動畫學派”,相繼產生了一批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優秀動畫作品,像《大鬧天宮》《山水情》《牧笛》《哪吒鬧海》等,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為中國動畫在海內外贏得了極高聲譽,開創了中國動畫的黃金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傾注人力、物力、財力,集中了一批有才能、有修養的美術大家,他們懷著藝術理想,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專心創作,不受市場影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動漫創作生產機制和傳播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動漫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變化。

  成為動畫生產大國

  改革開放對於中國動漫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推動了中國動畫的產業化﹔另一方面,促進了中國新型漫畫的形成與發展。

  1980年代初,電視逐漸成為觀看動畫片的主要載體。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全國美術片生產呈現出勃勃生機。1985年初,中國美術電影史上第一個生產動畫片的中外合資企業——時代美術電影制片廠誕生,為中國動畫國際合作開辟了先河。此后,在短短的八九年時間裡,全國相繼建立了近百家動畫企業,成為中國動畫事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2004年,“中國動漫金龍獎”誕生,該獎項開創性地使用及推廣了“動漫”這一詞匯,讓“動畫”與“漫畫”這兩個不同領域卻又緊密聯系的類別產生了互動與融合﹔2006年,國務院轉發十部委《關於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國各地出台多項措施扶持原創動漫,打造動漫產業鏈。2010年,國產電視動畫片產量超過22萬分鐘,從產量上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動畫生產國﹔2018年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核發《國產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証》達到了241部,動畫產量可觀。

  中國新型漫畫的形成和發展,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那時,開始有少數連環畫家轉型拓展到新型漫畫領域。而新一代作者群的形成,則是到了90年代的后期,隨著《北京卡通》《少年漫畫》等刊物的創辦而表現活躍。緊隨其后,《卡通王》《漫友》等刊物的崛起,為新型漫畫的發展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進入21世紀,網絡漫畫開始興起。近年來,以《快看漫畫》為代表的網絡漫畫閱讀平台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

  經過改革開放數十年的發展,中國動漫的生產規模、作品數量都呈井噴式發展,擺脫了短缺的局面,也樹立了自信。與此同時,數量上去了,高質量的作品卻不多,中國動漫需要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作品。

  動漫學術大展接連推出

  中國動漫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可從“中國學派”獲得啟發。“中國學派”代表作品《山水情》沒有一句台詞,卻憑借高超的藝術,贏得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勇與美獎、保加利亞瓦爾納國際動畫電影節優秀影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短片獎等五個重要獎項。由此可見,發展動漫產業時,要充分發揮作品的文化內涵,讓世界接納。

  近年來,中國動漫愈來愈注重追求藝術價值,學術大展接連推出,影響全國,走向世界。2018年,“中國漫畫全景——漫畫中20世紀中國人的故事”在比利時漫畫博物館展出,展覽精選並集合了不同時期中國經典漫畫,展示了中國漫畫百年的輝煌成就,向歐洲觀眾傳遞了中國人特有的人文特質與精神風貌。2019年,“中國動漫日本行”在日本成功舉辦,此次活動是中國動漫第一次以“國家隊”名義大規模在日本展出, 130多部作品全方位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近十年來中國動漫藝術創作的成果。

  (作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副主任 本文圖片均由JC動漫館提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