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語音入口得加把"隱私鎖"

盛玉雷
2019年08月13日06: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語音入口得加把“隱私鎖”

  不久前,有報道稱,蘋果手機的語音助手會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情況下,將用戶錄音上傳到服務器,由外包商進行人工分析。蘋果公司回應稱,這是一個隨機子集,不到每日激活的1%﹔音頻數據與用戶賬號並不相關聯,目的是改進語音助手的聽寫功能。這也引發了公眾對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的高度關注。

  現實中,智能語音助手正在走進更多人的生活。2011年,第一款語音助手產品伴隨著新款手機驚艷亮相,不少消費者還在較真自己的發音能不能識別,語音助手“講個笑話”夠不夠有趣。時至今日,從智能手機到智能音箱,從智能電視到互聯網汽車,語音助手已經成為“科技范兒”的一種標配,功能應用日益豐富,使用場景不斷延伸,用戶體驗持續提升。

  從產品更新換代的角度來看,“聲控”是在繼“鍵控”“屏控”之后出現的新嘗試,不僅在形式上解放了雙手,而且在本質上拓寬了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一句簡短的話語,就能激活手機助手、實現人車交互、發出操控指令……這些無縫連接手機、汽車、音箱、手環等設備的口令,換個角度看其實就是打開科技生活方式的一串密鑰。

  隻不過,一些智能語音助手接連爆出隱私泄露問題,消費者的觀感也逐漸從驚喜轉向擔憂。從不離身的手機,很有可能變成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隨身聽”﹔始終在線的音箱,如同放在房間裡的一台開關在別人手中的錄音機,這樣的設想令人擔憂。可以說,便捷與隱私的界線,正在成為智能語音助手產品的生命線。

  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互聯網時代的數據與產品往往密不可分。尤其是在涉及人工智能的技術上,大量的用戶數據是科技產品得以優化的基礎,這也是一些企業為自己收集用戶數據辯護的理由。但是,產品研發的邏輯應該讓位於隱私保護的優先級,個人許可的告知責任必須貫穿於科技進步全程,這是一個“價值排序”的根本問題。倘若以產品之名對個人信息濫採濫用,以科技進步的名義想當然侵犯隱私權利,那麼即使產品再便利、功能再酷炫,最終也必被消費者淘汰。

  現實生活中,從各種APP過度索取隱私權限,到統計分析瀏覽記錄、點擊頻次的各種算法,數據開發利用與個人隱私保護可能是貫穿整個信息時代的命題。在互聯網生活早已成為公共生活一個龐大的子集的情況下,完全拒絕讓渡任何個人信息無法想象。但是,信息疆域覆蓋越廣,數據使用越頻繁,需要構筑的數字長城就要更加堅固。

  由此而言,個人信息保護不能單純指望自律,而要通過具體而微的制度建設使之變成一項可以積極主張的權利。這不僅是商業長遠發展應堅持的道德倫理,也是各方理應恪守的法律規范。隻有在個人生活、商業文明、社會治理之間尋求到可能的平衡,才能讓信息交換的過程可控,讓日新月異的科技造福生活。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