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文學作品總量超2400萬部 "量大管飽"更要時代精品

陳雪
2019年08月14日07:1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文學:“量大管飽”,更要時代精品

  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現場,讀者正在體驗移動閱讀軟件。資料圖片

  “2018年,我國網絡文學讀者規模穩中有增,總計達4.3億人,同比增長14.4%,網絡文學作品總量超過2400萬部。”8月11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京閉幕,大會發布了《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我國網絡文學產業在讀者、作者、行業規模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已走過21年發展歷程的中國網絡文學正持續釋放活力。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舉辦。大會匯聚了100多家文化企業、1000多部優秀作品和近萬名業界代表,共同為新時代網絡文藝把脈獻策。

  在9日舉行的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指出,網絡文學作為文學創作的新領域、網絡出版的重要板塊,取得了飛速發展。但隨著人們文化消費的持續升級,審美趣味的不斷提高,網絡文學還存在優秀作品相對不足的情況,如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發言中所說,當前網絡文學內容供給還處在“量大管飽”階段,一定程度上存在主題失焦、內容失真、發展失序的問題。文學是心靈最好的滋養,讀者需要更多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

  網文持續高產,讀者增長率創五年新高

  2019年,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組成的調研課題組在全國網絡文學用戶中抽取近9萬個有效樣本,基於國內83家主要網絡文學企業的數據,對網絡文學作者、作品、讀者進行了深入調研,形成了《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報告呈現了新時代新思想指引下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方向。

  中國網絡文學從未停止高產的步伐。報告顯示,2018年,各類網絡文學作品累計達2442萬部,較上年新增795萬部,同比增長48.3%,值得注意的是,在數量增長的同時,現實題材內容呈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網絡文學平台發布的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佔比達65.1%,較去年同比增長24%。

  近年來,網絡文學中現實題材創作明顯升溫,許多彰顯時代風採,洋溢生活氣息,追求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不斷涌現。馮士新介紹,2019年《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散落星河的記憶》《網絡英雄傳2:引力場》等三部網絡文學作品首次榮登年度“中國好書”﹔《遍地狼煙》《網絡英雄傳》先后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大江東去》《蒙面之城》分別入選“五個一”工程獎和老舍文學獎。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豐富了文學創作的內容形式。

  2017年,我國網絡文學讀者數首次破四億,當時就有媒體指出網絡文學迎來了升級換代的關鍵期。2018年,讀者增長率有增無減,2018年網絡文學讀者總計4.3億人,增長率為14.4%,創近五年來新高。在網絡文學讀者規模持續增加的基調下,讀者群體也呈現年輕化趨勢。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介紹,網絡文學讀者中,30歲以下讀者佔比59.7%。學生是網文讀者主力軍。在地域分布上,三成以上讀者分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一線城市讀者群體最少,僅佔16.7%,網絡文學下沉市場有待深入挖掘。作者方面,截至2018年,國內主要網絡文學企業駐站作者已達到1755萬人,90后作者佔比過半,作者年輕化趨勢明顯。

  中國網文正在全球“圈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面向海外輸出的網絡文學作品已達11168部,其中,玄幻仙俠作品暢銷歐美,而都市言情小說則更受日韓及東南亞國家青睞。

  網絡文學,全媒體文化產業的一員

  從1998年第一部網絡文學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問世,網絡小說僅用21年的時間就收獲了數以億計讀者的關注。如果說每年一度的“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為我們勾勒出了網絡文學的種種面相,那麼,專家學者及從業者的探討則是深入網絡文學的發展肌理。

  《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對讀者認為網絡文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72.8%的讀者認為網絡文學存在“內容雷同,千篇一律”的問題。此外,“盜版,抄襲嚴重”“內容質量和邏輯差”“缺少文學性和思想性”等問題也十分突出。

  針對網絡文學的種種問題,馮士新說,目前,穿越架空題材作品數量過多,存在脫離歷史背景和現實生活的傾向﹔一些作品敘事邏輯混亂、內容荒誕離奇,違背客觀事實和藝術規律﹔一些作品存在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基調格調“暗黑”和語言描寫“淺黃”問題交織,行業生態迫切需要淨化和綠化。“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跟蹤閱評,發現問題堅決處理。我們正在起草規范網絡文學出版服務的辦法,對網絡文學作品編發機制等關鍵環節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強化平台主體責任,嚴格規范網絡文學出版傳播秩序,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熱鬧的網絡文學領域也引發了許多學者的思考,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講師儲卉娟的新著《說書人與夢工廠》,就著重從技術、法律與文學生產的互動關系角度研究網絡文學。她認為,伴隨著IP化浪潮的到來,網絡文學在整個大眾文化市場中的位置越來越高,逐漸獲得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網絡寫手成為作家,且幾乎是影響力最大、被改編最多、經由最多渠道進入社會生活的作家,與莫言一起構成中國文學研究的對象。網絡文學已經不再是2000年前后網絡愛好者的游戲之作,它甚至超越武俠小說全盛時期的地位,被接納為“文學的一種形式”,以全媒體文化產業中的“文學”身份融入社會。

  “在中國人的文化消費餐桌上,網絡視聽如今已成為一道主菜。”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兼專業內容業務群總裁王曉暉指出,如今,網絡平台必須走原創之路。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在發言中表示,在“互聯網+”的時代,網絡文學等手段的推動,讓我們的文化遺產能活在當下,繼續閃光。這才是真正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也符合文明交流的內涵。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在發言中強調,網絡文學要以推動融合發展的成果體現新作為,綜合運用文化政策、文化消費、文化投資等要素,推動原創內容、IP轉化、金融服務和文旅落地的結合,拉動投資消費,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網絡文學如何反映時代?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研究員、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肖驚鴻說,作家的時代責任和使命意識,需要有眼力,還要有筆力、腳力,隻有這樣才能夠走進人民和生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隻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把自己變成時代生活的劇中人,才能反映出時代生活的精彩一面。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