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方言表情包:網絡青年的"土味"表達

2019年08月16日06:4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方言表情包:網絡青年的“土味”表達

  離開家鄉19年后,80后創業者肖飛(化名)在老家河北省正定縣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將“土得掉渣”的方言制作成“正定方言”表情包,瞬間“霸屏”正定人手機。

  生活在北京的80后張利明,是河北省磁縣人。去年他制作推出了3款表情包。第一款隻有一人下載,就是他本人。但“邯鄲方言”卻好得出奇,累計下載總量已超45萬次。

  最近,一頭講滄州方言的小獅子開始不斷地出現在“獅城”河北滄州市民的微信聊天中,它一會兒秀雜技、一會兒吃特產。這款“獅城獅子民俗篇”表情包,由滄州市網信辦特別設計推出。它被賦予了“增加文化認同、體現滄州特色,推動滄州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在微信表情商店,輸入關鍵字“方言”,搜索出的表情包難以計數:河南、安徽、武漢、陝西、潮汕……相對小眾的邯鄲方言,表情包也有3款。

  談起時下在互聯網上受到追捧的方言表情包,河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位迎蘇表示,相較於之前將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的“大黃臉”,更加直觀並且場景化的“動圖”方言,可謂是“表情包界”的一次演進迭代。這類表情包在隔空對話狀態中,會將雙方潛意識中共同的地方文化記憶瞬間激活,讓雙方能捕捉到地方文化中隻可意會的“梗”,雙方距離感也會瞬間拉近。

  有學者進一步指出,在“土味文化”流行的時下,方言表情包既是網絡青年個體的娛樂,更是群體的表達。

  給方言來次“互聯網+”

  說起家鄉正定的方言,肖飛笑稱,自己大腦中似乎早已被植入了一個自動開關:一進入熟悉的語言環境,方言模式瞬間開啟。但對於他在北京出生和長大的兩個孩子,這項“技能”顯然已經失傳。

  想起讀大學時,在宿舍接到父母電話的情景,肖飛還是會啞然失笑。當時抓起電話他就和父母講方言,放下電話立刻用普通話和同學交流。兩種模式的切換幾乎是不經大腦的“本能”。

  直到准備制作方言表情包時,肖飛和張利明生平才第一次鄭重地審視自己講了多年的家鄉方言。

  從方言中挑選哪些詞語制成表情包?肖飛求助於他最擅長的工具——互聯網。雖然制作方言表情包的初衷是為了“好玩”,但肖飛做起功課來卻絲毫不馬虎,查詢了半個多月。

  他幾乎翻遍了互聯網上所有關於正定方言的帖子,甚至認真研究了正定一位中學老師自創的方言相聲視頻。定居正定的同學還為他推薦了一本關於當地方言的專著。由於年代久遠,書在網上已買不到。於是這位好友用相機把書一頁頁拍下來,通過手機發給他。

  對於制作方言表情包,肖飛的自我要求是,一定要用得上、有意思。但他很快發現,他搜集的大量方言中的名詞在日常微信聊天中根本用不上。經過一番精挑細選,最終他挑選了48個口語化、場景化的正定方言詞語。

  相對於方言詞語的篩選,表情包的制作並不復雜。針對互聯網傳播小成本試錯、快速迭代的特點,肖飛利用字庫手寫體快速制作了兩個版本的正定方言表情包,在微信表情商店先后推出。曾在時尚雜志從事平面設計的妻子又從48個方言詞語中精選出16個,親自為其配上卡通配圖。今年3月,“正定方言3”正式推出。

  與肖飛不同,張利明在“邯鄲方言”表情包中選用的不是方言詞語,而是日常對話中嵌入方言詞語的短語,張利明稱之為“邯普”——邯鄲普通話。

  “這是如今很多邯鄲人在生活中使用方言的真實狀態。”在這個暫居北京的年輕人看來,各地幾乎都有類似融入方言特色的普通話存在,雖然不夠純正,但頗有地域辨識度。

  “方言和普通話的融合,從一個層面顯示出以方言為載體的地方文化的生命力。”位迎蘇認為,時下大量方言表情包的制作推出,是青年自發對方言進行的一次“互聯網+”,而這也同樣體現出方言乃至地方文化在互聯網時代的生命力。

  是個體娛樂,更是群體表達

  制作相對小眾的方言表情包,在互聯網上的商業價值實在有限。熟悉互聯網的張利明、肖飛對此可謂心知肚明,但兩位80后對此似乎並不在意。

  在微信表情包商店,張利明主頁的自我推介隻有一句話:努力成為合格的插畫師。這也正是“北漂”張利明的夢想。

  未來,他和妻子計劃帶著兩個孩子回到邯鄲定居。“在我們租房的那個小區,有鄰居賣了家鄉所有的房子才在北京交了買房的首付款。”北京的房價讓一直租房的他覺得高不可攀。

  2011年大學畢業后,學習裝潢設計專業的張利明便來到北京。如今他帶著十幾個人的團隊,負責所在公司網店的網頁設計。

  每天加班后回到家中,協助妻子和母親照顧出生不久的“二寶”,往往已是深夜。張利明還是會拿出手繪板接通電腦,開始插畫練習,直到畫得手發酸。雖然辛苦,但他卻視其為一天中自己難得的奢侈與享受。

  兩年前,張利明曾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年計劃——5年內成為一名插畫師。“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半了!”他自嘲,“不過我高調宣布‘五年計劃’的當天,就把微信朋友圈設置成僅3天可見。”

  “邯鄲方言”表情包中所配的每個動圖都出自張利明之手,表現的情景也幾乎都是他的日常:曾經在邯鄲火車站一出站,看到將 “武安”“魏縣”“大名”的牌子舉過頭頂攬客的長途汽車司機﹔向媳婦告饒時,嘴裡喊著“秀的(音同方言“媳婦”——記者注),俺錯了”的“嬉皮笑臉”﹔甚至卡通形象的光頭造型,也和他“掉的頭發越來越多”的困擾不無關系……

  在認真研究使用“邯鄲方言”頻率較高的用戶后,張利明得出結論:男性用戶佔到60%。他對記者強調:“都是我這樣不上不下的年紀。”

  而在肖飛推出的“正定方言”系列中, 80后、90后也是用戶的絕對主力。2000年就來到北京的肖飛,如今已買房定居。肖飛發現,不管定居北上廣,還是留守家鄉小鎮,他們這些奔四的80后都在默默地咬緊牙關承受各自的壓力。提起制作“正定方言”表情包的初衷,他直言:就是為讓自己和在正定的同學朋友們開心、給大家減壓。

  肖飛告訴記者,“正定方言1”中的24個表情,有一個其實跟方言無關——“多大點事兒”。在與壓力不期而遇時,這是他經常和自己說的話,也是他最想和好友們分享的。

  “土味文化”升級代表作

  如今,因“正定方言”,肖飛在微信表情商店獲得贊賞的總收益是292元。“通常用戶打賞的額度也就一兩元。”肖飛通過贊賞用戶的微信名得知,這200多人跨越了很多圈層:其中有銷售電器禮品的,有房地產中介,也有搞民風樂團的……

  而家鄉的好友更不時地反饋,這組推出已經整一年的微信表情,還會不時地出現在當地中學、醫院和一些政府部門的工作群中。

  《光明日報》評論員、80后媒體人趙明昊也是方言表情包的擁躉。出生在東北、到海外留過學、如今定居北京的趙明昊,使用過的表情包還包括東北方言、四川方言和廣東方言。

  在趙明昊看來,如今在微信聊天界大行其道的方言表情,正是時下網絡上重要的文化風潮——“土味文化”的升級代表作。

  “近年來,‘土味文化’異軍突起。這些具有濃厚鄉土味道和典型鄉土元素的文化產品,實現了成功的跨圈層文化傳播。”趙明昊認為,“土味文化”的生產者實現了個體的自我表達和群體的身份認同,而都市受眾則通過這種對“他者文化”的追捧滿足了娛樂目的和獵奇心理,兩者在交流中實現了精神上的“握手言和”。

  曾經伴隨網絡直播視頻流行起來的網絡“土味文化”,因一些表現形式被認為趣味低下、搞怪獵奇、內容膚淺,而飽受爭議。但時下方言表情包等互聯網產品,已與過往的“土味文化”有著巨大區別。“這些年輕創作者更‘接地氣’,更擅長用優質的創作表達真實的生活,這也代表著‘土味文化’開始走向成熟。”趙明昊說。(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樊江濤 實習生 杜子明 智若瑤)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