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電影:凝聚時代力量 守望家國情懷

趙寧宇
2019年09月12日07: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凝聚時代力量 守望家國情懷(光影視界)

  核心閱讀

  新時代的生活畫卷波瀾壯闊,直面生活,描繪生活,引領生活,是中國電影的責任和使命。近些年,中國電影塑造了一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時代新人形象

  近幾年,中國電影創作用影像語言,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藝術形態和價值內涵日益豐富。新時代的中國電影,審美視野日益開闊,技術水平持續升級,表現手段更新嬗變,創作技巧日新月異。廣大電影創作者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凝聚時代力量,演繹生動故事,在不斷進取中守望家國情懷,在守正創新中鑄造民族之魂。

  偉大變革塑造時代新人

  近些年的中國電影,著力表現時代變革中的人與事,塑造了一批有夢想、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時代新人形象。他們的動人故事和鮮明形象,成為中國電影人物畫廊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真實反映中國精准扶貧攻堅戰的《十八洞村》(圖②),以現實主義筆觸,塑造了退伍軍人楊英俊、妻子麻姑和扶貧隊員小龍等生動的人物形象。影片真實描繪了當下農民的狀態,通過藝術語言塑造出堅韌進取的農民形象。他們自主改變命運,不斷激發創造力,展現了新時代農民的精神世界。《李保國》表現了河北農業大學李保國教授和學生們扎根山區,治理生態環境,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事跡,再現了李保國這一當代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太行山上新愚公的精神境界。《我是醫生》表現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堅守醫療一線,為患者排憂解難,不斷開拓創新,培養青年后進,踐行“把病人一個一個背過河”的誓言。

  當前,以影視作品塑造當代英模人物的作品並不少見,上述作品中的主人公之所以成為獨特的這一個,在於創作者著力告別程式化的語言,沒有刻板說教,不回避現實中的矛盾,也不拔高英模人物的形象。創作者在對人物進行藝術化再塑造的同時不脫離人物本身的形象和人格,以電影語言的特有方式,把時代的變革、信仰的溫度、生活的色彩、人物的情懷、思想的光芒編織進故事裡,把犧牲自己、奉獻人民的初心,重道義、敢擔當的使命感還原為時代新人的人格力量,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感動人激勵人。

  刻畫贊頌平民英雄

  伴隨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為保護中國公民的安全和利益,捍衛世界的和平與秩序,人民軍隊、人民警察等擔負起更大的使命。一批影片聚焦這些新時代的平民英雄,他們心懷祖國、勇於擔當,干事創業、百折不撓,雖是平凡的大多數,卻為實現中國夢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烈火英雄》致敬沖鋒在最危險的第一線、默默守護和平年代的消防員。《湄公河行動》以“10·5湄公河大案”為原型,在我國公民受到荼毒、東南亞多國安全形勢潛藏危機的時刻,我國警方派出行動小組,在各國正義力量的協作下,深入虎穴,取得勝利,正義得到伸張。《紅海行動》(圖④)講述重大國際危機發生時,為解救同胞,我海軍蛟龍突擊隊獨闖龍潭,奮勇作戰,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使國際恐怖主義勢力的重大圖謀徹底落空。《戰狼Ⅱ》以退伍軍人冷鋒為核心人物,在卷入異國戰爭之后,以一己之力,屢戰強敵,保護同胞脫離險境。關鍵時刻,我國海軍正義亮劍,顯現出個體英雄背后雄厚的國家力量。這幾部影片既有原型事件的創作依據,又有創作者的藝術想象和創作發揮,展現了對人民軍隊人民警察人民消防員的深厚情感,對大國強軍的熱情頌贊,對道路自信的強烈認同。

  近些年,中國體育健兒不斷在國際賽場取得輝煌成績,全民健身運動方興未艾。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離不開全民努力,特別是基層普通體育工作者的奮斗。以基層體育工作者為主角的影片,同樣飽含對平民英雄的敬意。《旋風女隊》以海南瓊中中學女子足球隊的故事為原型,表現了支教教師吳小麗組建訓練黎族女子足球隊,連續三次獲得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冠軍的故事。《破門》(圖①)表現了川西一支平凡的小學足球隊,在教練喜哥帶領下,戰勝了汶川大地震帶來的痛苦,最終鳳凰涅槃,取得勝利。《八萬裡》(圖③)取材藏族首位奧運會獎牌獲得者切陽什姐和教練的故事,何志鋒原為國家級運動員,因傷退役后來到西部,在基層體校任教,十年如一日,發現培養藏族女運動員,譜寫下高原上的贊歌。

  現實生活折射人性之光

  一批現實主義電影,深入生活、反映現實,在大時代的洪流中捕捉偉大的人性之光。《滾蛋吧!腫瘤君》中的熊頓熱愛生活、渴望幸福,在與病魔的斗爭中,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醫生和朋友始終如一幫助她,使她在最后的時光感受到人間真情。《告別》中罹患重病的父親和海歸叛逆的女兒,因為代溝和文化差異,在親情與隔閡之間糾結,隨著父親離世和新一的降生,年輕一代重新認識了生活、認識了自我。《地久天長》中劉耀軍、王麗雲、沈英明等工人,經歷了改革開放的歷程,個人生活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起伏波折,他們一直守候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們的生活理念和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人樂觀、堅韌、豁達的寶貴精神,是根植平凡勞動者身上的中國力量。

  現實主義電影觀照現實生活,兼具冷峻的眼光和溫暖的情懷,敢於觸碰社會痛點,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希望、夢想就在前方。《我不是藥神》中,原本格局狹隘的程勇,在販賣抗癌藥物的過程中人性逐漸復蘇,將盈利之舉轉化為助人義舉,完成自我救贖。源於真實“打拐”事件的《親愛的》,以田文軍、魯曉娟為代表的尋子家庭,以李紅琴為代表的農村留守婦女,他們的艱難境遇令人喟嘆,也激發了人們對於全社會“打拐”的關注。《解救吾先生》直面社會治安問題……這幾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均在社會現實存在原型或相似的案例,電影和現實相互影響,闡釋了時代精神。

  《夏洛特煩惱》《無名之輩》等影片記錄了大時代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受到許多觀眾歡迎,說明正能量和商業片可以兼容,隻要立足豐厚的生活土壤,充分尊重藝術創作的規律,敢於實現藝術創新創造,就能創作出兼具生活質感和藝術特色的電影。

  新時代的生活畫卷波瀾壯闊,直面生活,描繪生活,引領生活,是中國電影的責任和使命。電影產業的全面改革,釋放了生產力,激發了創造力﹔新時代的社會變革,為電影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豐厚營養。新時代的中國電影,因時代成就大業,為生活寫就傳奇。

  (作者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