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兜售17萬條"人臉數據" 我的"臉"豈能成你的"商品"?

2019年09月12日07:22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兜售17萬條“人臉數據”:我的“臉”豈能成你的“商品”?

  科技與人

  當人臉數據被公開兜售,加之“換臉”“換聲”等深度偽造技術不斷精進,兩相結合令人擔憂。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支付等領域的應用,不少人享受到了“刷臉”帶來的生活便利。但AI換臉軟件的出現,卻勾起了公眾的不安:當人臉被“數據化”之后,它似乎不再為我所獨有,而可以通過數據隨時隨地被還原,這會不會導致某種“失控”?昨天的一則新聞則加劇了人們的不安。

  據媒體報道,在某網絡商城上,有商家公開兜售“人臉數據”,數量達17萬條。報道稱這些“人臉數據”覆蓋2000人的肖像,除了人臉位置的信息外,還有人臉的106處關鍵點,如眼睛、耳朵、鼻子等的輪廓信息。這其中有明星也有普通市民,還有部分未成年人。而部分當事人表示,對自己“人臉數據”被採集和出售絲毫不知情。

  店家稱,自己平時從事人工智能的相關工作,因此收集了很多人臉數據,發售出來“掙個飯錢”,並不提供當事人的人名和身份証號等信息。記者舉報后,商品被下架。有律師表示,此舉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權。

  一方面是,人臉數據不知不覺間被採集、上網、交易﹔另一方面是“換臉”等深度偽造技術不斷精進,讓人真假難辨。並且,不僅人臉可以偽造,連聲音都能“克隆”。近期就有媒體報道,詐騙分子利用人工智能語音生成軟件,成功模仿並冒充一家英國能源公司的德國母公司CEO,欺騙其多位同事和合作伙伴“轉賬”達22萬歐元。

  實際上,無論是AI換臉軟件被質疑、約談,還是人臉數據被公開兜售,早已根本上觸及了人們的隱私底線:當人臉、聲音也可被“深度偽造”,那還有什麼証據辨別真實?

  如果說,對一個人指紋的破解是對身體實體的破解,那麼對人臉和聲音的破解則是對這個人的數據破解。這意味著,在這個高度依賴互聯網的時代,隻要能模擬一個人的外貌、聲音,犯罪分子就能在網絡世界中完成一系列的“個人真實行為”。由此帶來的后果是普通人難以承受的。

  溯本追源,要想有效預防視頻、語音造假詐騙,核心問題還是對人們個人隱私進行有效保護。

  對個人而言,關鍵在於隱私保護意識的確立。之前國內公眾普遍缺乏“隱私憂患意識”,對這一問題不夠敏感,如今隨著個人隱私關聯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與切身利益相關,人們相應的隱私保護意識在提升,但以較真和動用法律武器維權的“觀念水位”仍需提升。

  而對儲存用戶數據隱私的企業來說,則需要加強技術手段進行“風險隔離”,通過提高不法分子盜取個人信息的技術門檻,從而削減非法信息獲取后的經濟價值。相關平台也不妨加強監控,對“敏感商品”建立自動報警機制,防止這類信息公然被兜售。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仰賴數據保護相關法律的及時更新,對違法犯罪問題的嚴厲打擊,為個人隱私保護筑起堅硬的司法城牆。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在數據價值迸發的當下,人們需要更強大、更有力、更具前瞻性的隱私保護條款,保護住這張獨一無二的“臉”。

  □劉志剛(@互聯網江湖主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