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簡歷買賣黑產,求職平台別成個人信息"販賣商"

2019年09月21日07:08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簡歷買賣黑產,求職平台別成個人信息“販賣商”

  ■ 觀察家

  求職平台可以說是專門的個人信息收集方,從責任與義務對等的角度,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和能力都應該要求更高,受到的監管也應該更強。

  你在網上投簡歷,卻可能被騷擾電話、短信精准盯上﹔你想求職,“求”來的卻可能是坑……中國青年報日前曝光的完整“簡歷收集”產業鏈,讓很多人繃緊了個人信息安全的弦。報道中提到,剛大學畢業不久的郭鈺急於找工作,在網上向幾家公司投遞了簡歷,之后竟頻繁接到陌生電話,提供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職位。這讓人心有戚戚。

  據調查,目前網上簡歷售賣市場十分活躍,已形成“一條龍”產業。不法分子通過各種形式,以正規企業身份入駐網絡求職平台,獲得求職者簡歷,賣家出售的商品從簡歷獲取軟件與賬號、再到簡歷,一應俱全。買家可買下企業VIP賬號的子賬號、輔助軟件,充值后在“簡歷庫”裡任意下載所有簡歷。

  個人簡歷信息遭遇泄露、買賣,以至於形成產業鏈,大大小小的求職平台,無疑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並不一定是指,它們都直接參與了非法買賣,而是說,沒有保障好用戶簡歷的信息安全,平台方面確實難辭其咎。

  這首先體現在平台的簡歷信息系統頻繁被攻擊造成信息泄露,或是遭遇內鬼操作上。

  更重要的是,某些平台的一些服務和產品,設計的邏輯就是建立在對用戶簡歷信息的“變現”上,甚至一開始就把平台的部分盈利需求,寄托於對用戶簡歷信息的“開發”上。

  前不久,媒體就報道,某求職平台因被指用求職者信息非法獲利而被法院起訴。甚至還有一些求職平台有所謂的面向企業的“人才流失預警機制”,也即員工簡歷一旦更新,求職平台便能立即“知會”企業。

  這次媒體的報道則提供了更多細節。即便是一些知名求職網站,其簡歷也可按照一手和二手明碼標價對外出售﹔另外,企業VIP賬號的子賬號、輔助軟件在網上也可輕易買到。

  通過不當方式獲得企業VIP賬號后,任何來路不明的第三方都可以企業名義發布招聘信息,以獲取求職者的個人信息。這樣一種狀況下,有人通過網絡求職被騙入詐騙公司甚至傳銷企業,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網絡求職平台,給求職者和招聘企業都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這也是整個行業的立足點所在。但這一切不能建立在對用戶信息的予取予奪上。

  事實上,區別於一般網絡平台,求職平台可以說是專門的個人信息收集方,從責任與義務對等的角度,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和能力都應該要求更高,受到的監管也應該更強。否則,就極有可能成為個人信息的“販賣商”。

  就此而言,就有必要從源頭把緊個人簡歷信息的“出口”關,而平台就是一個關鍵環節。同時鑒於求職平台所掌握的個人信息量之大,也不妨引入懲罰性賠償機制,真正讓“違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價”。

  □羽木(媒體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