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19年中國傳播學論壇暨“文明融合、生活變遷與傳播”學術研討會在雄安新區舉行

2019年10月14日13:15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2019年中國傳播學論壇暨“文明融合、生活變遷與傳播”學術研討會在雄安新區隆重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和河北大學聯合主辦,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承辦,河北省城市傳播研究院和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協辦。河北大學黨委副書記楊立海教授、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韓立新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專業委員會會長熊澄宇教授出席會議並先后致辭,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王景明主持開幕式。本次論壇共有五場主旨演講和六場平行分論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暨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安徽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哈爾濱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全國4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專家學者、博士生、優秀碩士生齊聚雄安新區,討論傳播學議題。

圖為開幕式主席台

楊立海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河北大學近百年來的歷史長卷、學校現狀和兩大學科群建設規劃及新聞傳播學院輝煌的發展歷程。他指出,當前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方興未艾,世界正在開啟萬物互聯、信息相同的新時代。這次技術變革不僅是之前工業社會的延續和提升,更是人類文明進入一個全新的“信息社會”“知識社會”的巨大變革。

韓立新教授向與會專家學者匯報了大會的籌備情況,介紹了新聞傳播學院的基本情況,針對此次論壇,他指出,雄安新區是個具有英雄傳統的地方,也是傳播研究的富礦,目前雄安正在構建高起點的城市傳播和社會變遷新圖景,值得大家關注。

熊澄宇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研究會的發展歷史,匯報了研究會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同時公布了參加大會論文的各項評獎細則,並現場向與會嘉賓和全體學者發出了下一屆傳播學論壇的邀請,他希望將傳播學研究會辦成一個開放共享的學術平台。

圖為開幕式現場

本次論壇的主旨演講圍繞“中國傳播學科建設與發展”展開,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白貴,蘇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陳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教授胡百精,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隋岩,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教授支庭榮分別主持。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熊澄宇,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喻國明、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會長張昆,浙江傳媒學院新聞傳播研究院院長、教授邵培仁,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隋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教授胡百精,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教授韋路,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韓立新等40余名國內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做了發言。

圖為熊澄宇教授發言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專業委員會會長熊澄宇教授以《中國傳播學發展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為題發表演講,詳細梳理了傳播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現狀與趨勢,分析了傳播學研究領域的橫向拓展,如文化認同、國家形象、公共關系等方面。熊澄宇教授指出,隨機抽樣、經典實驗設計等傳統研究方法依舊經典,大數據時代傳播學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變化,例如,從問卷調查到自然數據、從抽樣調查到海量數據、從內容分析到文本挖掘、從控制實驗到互聯網實驗。此外,熊澄宇教授從“政、產、學、研”四方面分析了傳播學研究應用領域的新拓展。關於傳播學的發展動因,熊澄宇教授認為,傳播學發展的動因可以歸納為新問題、新技術、新需求以及跨學科,傳播學面臨著學科重新融合、重新交叉的歷史使命,傳播學一開始就是融合學科,但今天我們把傳播學越分越細,對傳播學到底是利還是弊?我們可能需要思考“今天”傳播學的跨學科和融合發展。此外,熊澄宇教授從學者和學界的角度提出了傳播學研究的十個學術前沿課題。

關於傳播學的發展,熊澄宇教授認為,作為學科的傳播學,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最大的學科之一,需要從史、論、方法、應用四個方面梳理和建構﹔作為科技的傳播學,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推動的新媒體不斷迭代導致了整個傳播學理論體系的重建﹔作為文化的傳播學,應把文化多樣性放在傳播學思考體系中。熊澄宇教授指出,傳播現象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所以我們研究傳播學要分清“術”和“道”的關系,從道的角度去關注傳播學對社會和人的貢獻。傳播學學者可以從傳統的學術概念、方法和理論,拓展到人的觀念、行為和態度,以確定傳播學的時空坐標和發展方向。

圖為喻國明教授發言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委員會會長喻國明教授以《5G時代新聞傳播學科的系統重構》為題發表了演講,著重分析了技術邏輯主導下傳播要素的全面變革。喻國明教授認為,5G技術屬於革命性技術,是對信息網絡所鏈接的所有關系的重組。5G技術正在具體的傳播學研究領域改變著“媒介、傳播者、內容、受眾”這四大要素的內涵和外延。

喻國明教授提出“算法即媒介”的觀點,認為技術革命所帶來的人的內外因素的深度鏈接與“跨界整合”,也必然帶來對於媒介自身定義的改變。視頻開始逐漸介入社會影響力的中心,以視頻為代表的非邏輯方式或成主要社會表達。喻國明教授指出,未來傳播學體系的基本學術架構應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技術對傳播的規定即“電信傳播學”。在電信傳播的基礎上,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溝通媒介,用各種媒介符號進行相應表達,表達中就含有“場景”這個未來最為重要的概念,由此提出未來傳播學發展的第二層次,即“符號傳播學”。第三層次為“人際傳播學”,在廣義的人際傳播學之上還有第四層次,即“人機傳播學”。傳播過程所聯結的要素、資源越來越多,它所涉及的領域以及相應的規律機制就越來越多,所以需要多學科之間的共同協同來完成問題的解讀與解決。

圖為張昆教授發言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張昆教授以《關於寰球民意指數的幾點思考》為題,圍繞“為什麼要進行寰球民調、寰球民意的內涵、如何實施寰球民調以及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四個方面展開演講。張昆教授指出,在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背景下,國家的行為往往由民意來決定,民意影響到國際關系,國家之間的博弈不僅僅取決於物質力量,而且取決於民意。通過科學調查,掌握第一手民意數據,有利於為政治戰略決策提供服務。調查所獲得的數據會成為國家的外交、國際政治、文化交流、商業貿易等方面的重要參考。

圖為邵培仁教授發言

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做了題為《中國閱兵: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媒介景觀》的演講。他提出,閱兵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公開傳播。中國閱兵是一種具有濃厚的“非戰”和“止戰”意味的和平傳播。中國閱兵也是一種著微結合、張馳有度、剛柔相濟的智慧傳播。閱兵傳播的關鍵是要處理好媒介尺度兩端互動關系的關節點和臨界點,閱兵前要將媒體的能見度控制在最低點﹔閱兵儀式中可以多角度呈現、多層面展示、多媒體傳播,保持一定的神秘性和模糊性,不能事無巨細的報道和解說﹔閱兵后還要合理控制公眾的進一步窺視欲望,做好適當的軍事保密工作。他提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經舉辦了15次國慶閱兵,每次閱兵都是我國最新軍事力量的集中展示,中國閱兵一定會越辦越好,媒介景觀一定會越來越美!

圖為隋岩教授發言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隋岩教授做了題為《傳播主體的極端多元化帶來資源配置新路徑》的演講。他以一則LV書包的廣告為例,講述吸引女性購買LV書包的關鍵魅力在於它的符號價值。隋岩教授又以他在新西蘭與當地居民的兩次對話交流的經歷,解析了個體對國家形象的建構。在這些自然化傳播機制的基礎上,建造普遍化機制,形成傳播的神話。而在互聯網階段,又利用互聯網顛覆了傳播的神話。隋岩教授舉了“APEC藍”符號傳播的例子,說明了符號的變異和傳播,這些傳播技巧在宏大敘述中起著巧妙的作用。

圖為胡百精教授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教授做了題為《傳播學科建設的未來選擇》的演講。他提出了三個觀點:針對傳播學的“十字路口”境況,尋找學科開放、共創的可能性,而非像傳統時代一樣試圖構造獨立封閉的學科領地﹔面向人才培養、以學生為中心重構傳播學知識地圖和專業理想、專業抱負訓練體系,而非隻把傳播學視為一個熱鬧的科研領域,新聞學在人才訓練方面要比傳播學成熟很多,可為資鑒﹔三是傳播學是人學的研究,要重返人的存在,解釋和解決人的基本問題。

圖為韋路教授發言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教授做了題為《中國傳播學科建設的創新路徑》的演講。他以浙江大學為例,從學科與專業,本學科與外學科,中國與外國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度闡述。“傳播學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是一個學科交叉、學科匯聚、學科融合的過程,現在依然如此。”他認為,“學科交叉,要以我為主,一定要從傳播學的角度提出問題”,並指出,中國特色傳播學理論體系應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思想和對西方傳播理論的延伸發展的基礎上,對中國的本土傳播實踐和全球傳播現象進行理論探討,“從最初的引介西方理論,到應用這些理論來解釋中國傳播現象,再到延伸和發展西方理論,最終通過聚焦中國和全球傳播實踐的原創研究來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傳播理論體系。”

圖為韓立新教授發言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韓立新教授的發言題目為《關於“傳承學”研究的構想——基於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的探討》。主要講述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承觀,強調馬克思恩格斯所講述的傳播是“傳出去”與“傳下去”交互進行的,傳播不只是同時期的記錄,還有跨代的傳承。對於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指引下建構“傳承學”的想法,提出要根植於物質交往之中的傳承,克服狹隘地域性的主體以及傳承的路徑和方式融合在生產中。對於傳播學研究,韓立新教授提出四點意義:其一將信息傳播置於交往的結構中去考察,信息傳播的本源是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其二將共時性傳播與歷時性傳承統一起來去考察﹔其三重新審視“當前性”這一新聞傳播的理論預設,發現“所來和所往”的理論意義﹔其四“傳出去”與“傳下去”相統一,傳播研究從“單維度”向“雙維度”范式轉換。

各分論壇主要圍繞“技術變遷與傳播發展”“傳播與文明融合”“傳播、媒介與生活變遷”“傳播話語與權力、貨幣邏輯的博弈研究”“算法推薦與公民素養研究”“雄安新區發展傳播”“信息技術與媒介創意”等多個方面進行討論。

圖為分論壇現場

閉幕式上,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研究專業委員會還對匿名評審出的參加此次論壇的優秀論文給與了獎勵。11日晚,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辦公會在雄安新區舉行。(文/ 金強 張萌﹔ 圖/ 閆春旭 )

圖為優秀論文獎頒獎儀式

圖為論壇合影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