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讀圖時代有序才能"養眼" 好作品價值理應得到承認

趙新樂
2019年11月15日07:0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讀圖時代,有序才能“養眼”

“我在朝鮮拍攝了一組圖片,賣給了美國一個專業圖片分發平台。之后,我在國內准備出版一本書的時候,需要用到這些圖片,我大概花了幾千元來購買這些圖片的版權。”作為獨立攝影師,初曉璐在大會上講述的這個經歷可能讓很多人不太理解:攝影師出版書籍時用自己拍攝的圖片還要花錢購買,這是怎麼回事?

自律是圖片行業有序發展的關鍵

初曉璐提到的這個事情,其實並不奇怪。

因為他在朝鮮拍攝的這組圖片屬於職務作品,在完成了美國圖片分發平台分配的拍攝任務后,該圖片平台一次性付費買斷了圖片的版權,初曉璐對這些作品擁有的使用權是有限使用權,隻能用於自我推廣需求。

所謂自我推廣需求,是指自己使用圖片可以,但如果涉及其他人,比如將圖片用於出版的書籍中,出版社也會通過圖片盈利,這就不符合自我推廣需求的條件。因此,當初曉璐通過出版社出版書籍需要用到這組圖片的時候,必須在該圖片平台購買后才能使用。事情的結果是,視覺中國是美國該圖片平台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初曉璐與視覺中國有合作關系,最后他在視覺中國平台拿到了比美國平台低的價格,付費購買了自己拍攝的40多張圖。

“如果這事發生在國內的話,可能很多攝影師就直接用自己的圖片了。”初曉璐通過這個故事想說明一個道理:圖片行業的有序發展需要每個人的自律,即使是經常扮演維權角色的攝影師,也要從自我做起。

的確,自上世紀90年代后,視覺內容產業高速發展,如今已實實在在進入了讀圖時代。一方面,技術變革和科技創新給視覺產業帶來了革命性沖擊,另一方面,內容生產工具的平民化,也使得更多社會大眾參與其中。當需求側與供給側同步爆發,圖片領域就成了互聯網快速發展時代侵權的重災區。如何使圖片行業走出侵權困局,健康、有序地發展,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自律,是行業有序發展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要素。那麼,當使用者面對互聯網上的海量圖片,想獲得授權卻無從找到權利源時,該怎麼辦?

“唯一可能的通路和途徑,就是通過圖片內容集合平台。”北京韜安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軍說,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過圖片內容集合平台找到合理、合法、合規的授權、流轉開發的途徑。

“與專業圖片分發平台合作,對我們來說肯定是很好的選擇,這樣可以面向世界范圍。除此之外,如果遇到圖片被侵權的狀況,也可以依靠平台的力量。”正是看中了專業圖片分發平台的這些優勢,像初曉璐一樣,很多攝影師選擇了與圖片分發平台合作。

對於圖片分發平台來說,首先要基於平台的授權合同、權限的規定來進行相關的商業市場授權和開發。第一個前提是要解決平台的權利來源合法性、權利鏈條完整性的問題,這樣才可以保証下游的授權穩定性以及用戶收取相關的許可使用費的可能性。

廣東高院近日印發了《涉圖片類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對於圖片本身的來源合法性、來源鏈條清晰性有了明確的要求。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范,關鍵在於執行。”在《財新傳媒》編委、視覺新聞總監郭現中看來,加強圖片行業從業者的自律,對於構建健康的圖片版權市場秩序非常關鍵。

細分服務可使多方實現共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5G時代來臨,圖片用戶也在激增,這種激增不僅僅是用戶的數量在上漲,用戶的類別以及用戶對圖片的個性化需求也在發生巨大變化。

那麼,在圖片用戶需求激增的環境下,作為專業的圖片平台又該如何做好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作為國內最早將互聯網技術應用於版權視覺內容服務平台的技術型企業,視覺中國公司將其核心主業定為以視覺內容為核心的版權內容服務、技術服務及整合營銷增值服務。

視覺中國副總裁張宏麟說,隨著近幾年圖庫內容不斷增加,視覺中國對於圖片版權管理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體系,嚴格對圖片的來源進行管理或者是認証。比如,凡是在平台上展示的圖片,每一張都有明確的上傳時間、上傳內容以及上傳人,而且上傳人皆是實名制。對於平台上的簽約攝影師,平台通過技術搭建了利益授權鏈條,攝影師對自己圖片被使用和售賣情況了如指掌,整個鏈條清晰可查。

面對近些年市場的變化,根據不同群體用戶的使用需求,視覺中國也相應推出了更加細分的服務。比如有些自媒體用戶運營成本低,很難為一張圖片付出很高的費用,視覺中國推出了價格相對實惠的產品包供其使用﹔對於頭部客戶及專業領域客戶,如金融行業、旅游行業等,平台用大數據分析出需求的場景后,在浩瀚的圖片庫中推出相關行業垂直圖庫,縮小搜索范圍及時間﹔對於用戶想使用,但平台上沒有的圖片,視覺中國利用全鏈微視的服務,自動推出相似度超過90%的擁有版權的圖片,不僅滿足了用戶需求,也解決了侵權風險。

網絡版權授權與保護主題論壇現場。 本報記者 趙新樂 攝

好的作品價值理應得到承認

是不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攝影方式越來越大眾化,圖片的庫存量就應該更多,用戶選擇會更方便呢?

事實並非如此。郭現中以實踐為例提到,《財新傳媒》每天都需要從圖片平台購買很多圖片,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不單是好的新聞圖片在大幅減少,一般的新聞圖片最近兩年也在減少。在郭現中看來,這種變化與傳統媒體的生存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系。

“受眾的眼睛是需要好的作品來養的。”郭現中說,作為媒體,有責任也有義務將有價值的東西、有美感的東西分享給受眾。但目前在視頻領域,能提供有水准的作品的平台還是太少。媒體做新聞的成本非常高,在面對侵權時卻非常弱勢。郭現中希望專業圖片平台可以拓展新聞短視頻方面的業務,為受眾提供優質作品。

對於郭現中的觀點,王軍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在他看來,現在好的作品越來越少,或者說越來越被淹沒在圖片的汪洋大海中,是因為好的作品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好的作品被侵權時又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

“在圖片侵權案件裡,法院的判罰有幾百元或者一兩千元的固定判賠額,對圖片的市場價值、創作圖片所付出的辛苦等人力成本、財力成本以及圖片得以傳播之后所形成的點擊率和市場影響力考量不夠。”王軍認為,對於律師行業而言,應該向司法機構呼吁加強對圖片的傳播、創作以及保護,應該認識到不同圖片有不同的市場價值以及商業價值。

對此,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熊文聰也表示認同。他說,作品是市場的產物,作為商品首先要尊重其市場價值。比如,最近華為對於一張手機屏保主張2000萬元的賠償,就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各界都在期待法院的判決。熊文聰提到,隻有學界、業界以及司法實務界各個行業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保護創作者的智慧,讓社會更加美好。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