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網絡時代更要好好"說話"

趙強
2019年11月19日14:14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時代更要好好“說話”

  在這個急速變革的年代,在人們觀念轉變的同時,語言的變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我發現不少文白相雜、怪字迭出、中外拼盤的詞匯高頻出現。雖然老牌的詞典專業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及時跟進了新詞匯詞典之類的最新工具書,並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時不時地適當收入一些有定評的網絡語言,但是依然跟不上詞匯變化的驚人速度。

  記得去年的愚人節我收到別人發來的一條近百字的短信,幾乎全部是古代偏字、怪字組合的詞語,看后如入五裡雲霧。當然這都是從網上轉載下來的搞怪文字游戲,不足為奇,但是至少代表了當今一部分人以怪為美、以偏為美的審美趨向。

  如果說,上個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時期,一些從歐美歸國的人士,說話不中不西,遭人詬病,那麼現在某些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豈止說話,很多文章也是文白相雜,還不時冒出網絡語、無厘頭語、廣告語,以為這樣一來自己的修養就高人一等了。甚至連文藝晚會上的小品節目也不時會抖出一大串無厘頭語言,如“你媽喊你吃飯了”等。恕我直言,如今很多新出版的文學作品也出現了語言不過關、語言不優美的問題,導致這些題材很好的作品因此“蒙塵”,難以“流芳百世”。

  應當說,社會生活變化越快,新語言也就更多,這本身是好事。但是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語言的寶藏遠遠沒有深入開掘與很好地繼承。推陳出新很重要,但是隻有充分地繼承,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語言的創新才有了依附。如果本身就沒有什麼語言的涵養,卻在那裡一味地以怪取勝、以無厘頭取勝,是不足取的。至於那些誰也看不懂的火星文,更不是什麼創造,對漢語的健康發展也是有害的。因為語言的首要功能是交流溝通、傳遞信息,如果隻有幾個人或者一小部分人能懂,這樣的語言出新似乎意義並不大,充其量是一種圈子語言、小眾語言。

  語言的急速變化是可取的,但是也應有度,畢竟時代會大浪淘沙,將無益的語言蕩滌出去。眼下在互聯網時代,漢語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大沖擊,漢語的優雅和博大也面臨危機。如何讓漢語在時代的大潮中“處變不驚”、坦蕩面對,的確是一道嚴肅的時代命題。我們要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這一文化瑰寶心存敬意,用心呵護,讓漢語的寶庫更加璀璨奪目!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