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京報:李子柒是一個生活鏡像而非"文化英雄"

2019年12月11日07:21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李子柒是一個生活鏡像而非“文化英雄”

  文化管窺

  李子柒是一個鏡像,在這個鏡像中,她實現了同齡人所沒法擁有的夢想。

  知名短視頻博主李子柒最近成為話題人物。有媒體報道她在國外社交媒體吸粉735萬,受到國外觀眾熱捧。而關於這一現象是否為“文化輸出”,也引發熱議。

  李子柒在國外社交媒體發布的內容,與國內網友看到的並無二致,甚至連英文字幕也沒有配,但還是“征服”了世界網友。不分膚色、語言的人們在其短視頻內容的留言中,給予了她足夠多的贊嘆與祝福。

  “破圈”源於國外“圈粉”

  無疑,這是李子柒首次“破圈”進入公眾話題中心。此前她雖也是熱門博主,但更多時候還是活躍於固定粉絲群中,傳播上還有諸多限制。然而,她在國外的成名,打破了這種限制,大家發現,原來這位生活在四川大山中的女孩,身上有那麼多可供挖掘的閃光之處。

  要特別提及的是,李子柒是因成功在國外聚集了批量粉絲,才得以擁有了“解讀價值”。此前,國內網友更多還是把她當成勵志對象來看待,童年時父母離異,與奶奶相依為命,但卻精通手工、農活,把日子過得充實而精彩。直到被賦予“文化輸出”的符號之前,她都還是一名把自己經營得很好的視頻博主,而非“文化英雄”。

  這次李子柒走進話題中心地帶,源自眼光的差異。也就是說,外國網友通過她造茶、造紙、搞活字印刷、織造蠶絲被等,驚訝地發現在一個人身上,竟然可以擁有如此強大的生活能力和不凡的生活追求,而中國的網友在同樣被她吸引時,卻沒有從文化的弘揚與傳承等高大的角度去評判。

  所以,這次李子柒身上有了“中國的月亮外國圓”的傳奇氣質,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外國網友對中國的陌生造成的。

  李子柒是個理想化鏡像

  從現實邏輯來看,一個人不大可能擁有如此眾多的才能,尤其是每項才能的展示結果,都能達到令人贊嘆的地步。但視頻制作與社交媒體傳播,為打造這樣的“全能人才”提供了可能。

  無論是早期她的單打獨斗,還是后期攝制團隊的參與,都在使李子柒作為一個形象而沾染了程度不同的創作性。網友喜歡看到這個形象與故事,是因為在此找到了自己願意看到的外在與內涵。

  李子柒是一個鏡像,在此,她實現了同齡人所無法擁有的夢想。比如,她居住在仙境般的自然環境裡,各種美味食材信手拈來、應有盡有,不用長途跋涉穿越城市打卡上班,沒有老板的指令與同事間的壓力,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隨心所欲……但眾所周知,每個人呈現出來的生活,與其背后的真相是不一致的,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僅憑視頻就將其理想化、完美化,是一廂情願的。

  同樣,通過李子柒這個鏡像,人們也看到了自身生活的平凡、庸俗、焦慮。但她是個遙遠的存在,身份、距離、空間的隔離,使其不會成為人們切身嫉妒的對象,是一個安全的夢想承載體。

  通過追隨李子柒、分享李子柒,包括消費李子柒,大家都找到了一個合理表達內心的出口,她的出現使得大家在對這個世界發出抗議聲音的時候,也可以不是憤怒的,而是安靜的、平和的。

  李子柒具有不可復制性

  國內視頻平台曾有李子柒的模仿者,卻被譏諷為東施效顰。粉絲在捍衛其唯一性,如同捍衛童話的純潔感。這表達出一種隱秘的擔憂:事實上,我們並不願意李子柒普遍存在於每個鄉鎮、每個大中城市,當“李子柒”越多,就意味著現有生存方式將會被更大地否定,也標志著人們主動或被動選取的生活方式的失敗。一個李子柒就夠了。

  所以,“李子柒”整體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包裝很好的“產品”。李子柒並不直接推銷以她名字命名的各類產品實物,而是“生活方式”先行,產品隊列隨后,但顯然前者更具“賣點”。

  以李子柒為核心的內容創作,的確是賞心悅目的,但也要清楚地知道,這種賞心悅目價值的成立,建立在受眾內心某處空洞被填補的基礎上。如果自身擁有或者享受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李子柒的吸引力便會下降不少。

  李子柒的作品,相信依然會有人喜愛,因為在她身上被投射了諸多希冀,人們需要這種希冀帶來的照耀。而因為她作品所獨有的特色,她也被附加了很多額外的符號。但我們也無需用這些符號綁架或捧殺她。讓李子柒做李子柒就好了。

  □韓浩月(媒體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