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當地名開了個"大會" 怎能不愛我們大好河山

2020年01月14日07:0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當地名開了個“大會”, 怎能不愛我們大好河山

鐵路售票員李聰手繪全國鐵路線路圖 資料圖片

【文藝觀潮】

編者按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民政部聯合攝制的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正式亮相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地名是歷史長河中的時空符號,是濃縮的歷史和文化。而《中國地名大會》以地名知識為紐帶,牽緊人與地、人與文化,展現了中華大地的遼闊幅員、多樣地理、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喚醒了根植人們心中的鄉愁和熱土情懷,闡釋了高度的文化自信,營造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濃厚氛圍。正是這樣一檔有歷史、有文化、有激情、有理性的精品節目,通過叩問地名,悄然展開了一段大開大合的崢嶸歲月,一場天、人、地交相輝映的大戲。本報現刊發3篇文章及部分反響,以饗讀者。

當提及一座城市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有可能是它的美食、美景、美人、美物,也有可能是它的歷史源流、人文風貌和時代氣質,但很多人卻直接忽視了與每座城市聯系最緊密的元素,那就是它的名字。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民政部聯合攝制的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每周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和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這檔節目以中國村庄、城市、鄉鎮、山川河流的名字為切口,在解構“中國地名”的同時重構了集體記憶,也激發了集體共情。

自開播以來,節目熱度持續不退。電視端口數據顯示,《中國地名大會》已經覆蓋上億人,而在社交平台上,這檔節目也成功借力於融媒體手段帶動了全民的廣泛參與互動。不僅如此,小“地名”更引發了來自大“圈層”的同頻共振,節目的傳播力觸達男女老幼、各行各業,成功引領起全社會聚焦“中國地名”、聚力“地名文化”的新潮。

激發觀眾對於腳下土地的熱愛

在聚焦詩詞、朗讀、文博、音樂、家風等眾多文化細分領域之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再次以“地名文化”為切入口推出《中國地名大會》,讓觀眾們意識到,原來在小小的中國地名背后,蘊藏著深遠歷史和滿滿情懷。

“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中國地名大會》何以完成這樣的深度探索?每期節目邀請了來自全國的地名高手同台競技,通過答題來實現地名文化的密集輸出,讓觀眾深入地名背后的歷史文化、經濟興衰、民族融合、風物演變、民俗風情、方言、諺語、故事。

節目將龐雜的中國地名線索進行了清晰梳理,歸納出鮮明的主題,如“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之美”。第五期節目就用地名串聯起中華五千年歲月中那些美的瞬間——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千島扒臉魚等美食,留園、個園、獅子林、滄浪亭,以及蘇堤春曉、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雷峰夕照等美景,汝窯瓷器、博山爐等美物,都和地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除此之外,環節的精巧設計、選手的博聞強識、嘉賓的深入解讀等則進一步延展了節目的文化探討空間。

從比拼速度和正確率的“一舉成名”“實至名歸”環節,到以視頻形式呈現題干的“聞名不如見面”環節,以及地名命名邏輯和關聯性的終極比拼“名揚天下”環節,再到當期優勝者獨自面對的“地名天梯”環節,選手的登頂之路就是他們不斷突破自我瓶頸,豐富地名文化知識的道路。

節目中,來自北京的地圖出版社編輯黃偉即使實力過人,在最終對決環節也敗下陣來。當他與來自安徽固鎮的碩士研究生齊創業,在70個地名組成的陣列中搶選符合線索的地名時,以微弱劣勢未能蟬聯冠軍。而后,齊創業挑戰“天梯”時,“車仔面發源地”一題竟難住了他,最終成績止步中等水平。

復旦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點評兩人表現時說,“很多知識並不是簡單地通過專業就能夠積累起來的”。其實,這檔節目正是以“地名”延展了文化經緯,為大眾搭建起了汲取多元文化的空間。也如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所說,“地名之所以叫大會,就是它也是一個群英會,我覺得《中國地名大會》的的確確以地名為核心而包羅萬象,展開了知識的大千世界,讓我們所有的人受益無窮”。

誠然,這種“受益”並不止於知識層面,《中國地名大會》在梳理過去、立足當下的基礎上,不斷向未來進行探索,更找到了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座城市的時代坐標,激發的是觀眾對於腳下土地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深情感知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深切體悟。

集體共情打開中國地名的想象力

鄉土,是每個人的歸宿,是承載鄉愁的地方﹔地名,則蘊藏著所有中國人的集體情感。《中國地名大會》恰到好處地捕捉到了這種情緒,並通過多元內容進行聚焦與放大,正因為如此,這檔節目自播出起便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得以真正實現了“破壁出圈”。

有來自天南地北的觀眾反饋,清晰呈現了這檔節目所具有的影響力和社會價值。“《中國地名大會》的題庫既字斟句酌、嚴謹把關,也化繁為簡、通俗易懂。”“通過觀看《中國地名大會》,我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所留下的令世界嘆為觀止的足跡,和帶著自強不息、生機勃發、萬古長青的內生力量。”“應該多一些像《中國地名大會》一樣的節目,把生活中默默無聞的英雄真真切切地推到我們眼前。”不僅如此,節目在播出過程中更獲得了來自地震局、氣象局、鐵道部、郵政、空軍等多方關注,顯示出其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誠然,《中國地名大會》的“破圈”也得益於其創新的融合傳播手段。自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以來便著力於融合傳播,背靠總台媒體融合的優勢,《中國地名大會》將節目真正打造成了沉浸參與式的文化課堂。

一方面,節目聯合同名答題小程序,為中國地名文化聚力﹔另一方面節目還聯合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開展活動,實現了大小屏融通、線上下共振的傳播格局。由此,《中國地名大會》的傳播邊界被無限延展,“中國地名”的傳播力和想象力也被不斷開啟。

展現文化自信涵養家國情懷

《中國地名大會》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地名文化,領略地名背后的歷史、生活、情感和信仰,本質上展示的正是一個回望歷史、賡續傳統、思索當下、展望未來的中國。它對於新時代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和家國情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鞏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節目既呈現天南海北的多樣風貌,也展示社會生活的日新月異,更強調地名文化的時代價值。它希望讓觀眾看到,每一個地名背后,都有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有鄉風、鄉音、鄉情,凝聚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人文基因。

《中國地名大會》用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內容和形態,引導觀眾領略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此豐富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載體,營造著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濃厚氛圍。

民政部區劃地名司負責同志表示:“目前,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共收集地名1200多萬條,可以說,每一條都承載著歷史的見証、文化的記憶、情感的寄托。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民政部聯合制作的《中國地名大會》,是一檔文化內涵豐富、高質量、高水平的節目,是弘揚地名文化的創新之舉,對於宣傳我國地名文化、激發人民群眾愛國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要將博大精深的學術要點化解為喜聞樂見的文化盛宴,並不容易。節目播出之后,在民政系統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節目以社會參與、多方互動的方式傳播地名知識,傳承中華優秀地名文化,是地名管理與大眾傳媒密切合作的一次重要創新。節目內容精彩,知識豐富,極大地激發了社會公眾學習地名知識、了解地名工作的興趣。

“以地名之端俯瞰華夏錦繡,於文明之巔遍覽璀璨智慧。”《中國地名大會》仍在持續熱播中,更多元的中國人、中國事、中國風物以及中國故事也將陸續登場。從“地名”出發,這檔節目讓我們看到的是不平凡的個體,是每座城市的光亮,也是中國獨特的印記和未來。(本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李 政)

專家與觀眾點評

“這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場地名文化的饕餮盛宴,既有選擇題、版圖題,還有視頻題、線索題和陣列題等諸多形式,而且角度新穎,設問巧妙。讓我格外震撼的是,節目居然可以如此有趣、有味、有情、有淚、有美、有畫!”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牛汝辰

“眾多地名像一張張名片,反映的是歷史的回憶,也是文化的沉澱。節目特別強調地名文化的時空橫縱關聯,在兼容包並、交相輝映中,向人們述說歷史的深刻烙印,讓我們的內心自然升騰起了對民族歷史的認同感、自豪感。”

——福州市民陳斌

“優秀地名是承古開新的名片和標識。‘承古’就是繼承歷史上優秀的人物和事件,命名一系列蘊含革命傳統和精華文化的優秀地名。‘開新’就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突出“創新”精神,開發出一系列既有思想性又有實用性的新地名。中國地名大會選手們在圍繞地名激烈競賽的同時,一個個英雄人物向我們走來,一部部英雄畫卷徐徐展開,一股股民族豪氣涌上心頭。可以說,沒有英雄,就沒有中華民族的昨天和今天,更沒有實現偉大復興的輝煌明天。”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永春

“通過觀看《中國地名大會》,我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從遠古一路走來所留下的、令世界嘆為觀止的足跡,並帶著自強不息、生機勃發、萬古長青的內生力量。如第一期所提到的‘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對聯,使我們江蘇人想起由‘難通’變‘通江達海’的巨大變化,以及中華民族‘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

——江蘇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工作人員林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