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代表委員變身自媒體 "直播帶會"讓更多人"雲議政"

2020年05月22日07:0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直播帶會”讓更多人“雲議政”

  今年兩會有一個特殊現象,一些代表、委員拿著自拍杆直播上會,變身“自媒體”,內容“沒有中間商”地直達大眾。

  跟著代表、委員的鏡頭,兩會上很多細節被直播:出行前的行李箱、飛機上的集體照、駐地的醫藥包……或許屏幕有點兒抖動,背景音有點兒嘈雜,但內容一手,還配著“地方普通話”的生動解說。

  李君自稱四川代表團的“半個記者”,他隨拍隨發。在大巴車上,他“採訪”其他人大代表,拉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和網友打招呼,稱贊他為抗疫作出的貢獻,又和四川省廣元市委副書記、市長鄒自景坐在一起,介紹上會小組安排。

  截至發稿前,李君已經在自己的抖音賬號上發布了10條短視頻,漲粉好幾萬,最多的一條點贊量1.4萬。在評論中,有網友點贊問好,也有人反映問題,希望他能為自己的群體發聲。

  評論區成了熱鬧的“雲議政”場地。一個網友評論李君的短視頻:“你要為農民說公道話,人老了干不了活怎麼辦?獨生子女上有4個老人,下有兩個孩子,壓力很大,咋辦呢?”

  作為四川省蒼溪縣岫雲村黨支部書記,他平時就拍攝村裡的狀況,記錄老人真實的生活狀態。比記者更有優勢的是,“我跟他們很熟悉,能拍到他們最自然的狀態,讓大家看到真實而美好的新農村。”

  今年兩會召開之前,村裡的大喇叭廣播“請大家每晚關注李書記的直播間,了解兩會信息”,他還教了不少老人如何看直播。他准備兩會期間每天晚上都直播,傳遞兩會的一手信息。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要現代化,基層干部也在探索現代化的工作方式。以前,傳遞最新兩會信息都要等李君回到四川后再線下開會,“村裡老人孩子多,走路來開會都要四五十分鐘,也不安全,這樣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會了,而且在外打工的年輕人也能及時關注。”更何況,這樣的信息傳播速度更快。

  四川代表團另一位在網上直播參會過程的代表徐萍是95后,她的短視頻有快節奏的剪輯,還配有音樂。這都是她利用上會間隙一個人自拍自剪自發布的,新型傳播方式觸達更廣泛,精美的短視頻得到更多年輕人關注。

  徐萍習慣了“雲上生活”。疫情期間,她在網上辦“雲藝展”,為宅在家的民眾端上藝術大餐。在她看來,年輕人關注國家大事,這種方式可以拉近“高大上”的兩會和普通年輕人的距離。

  兩會是輿論場,每年代表、委員在會上的發聲都備受關注。由於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兩會縮減了場內人數,進場記者也受限,鼓勵視頻採訪。沒想到,這切中公眾當下的獲取信息習慣,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臨行之前,江蘇代表團的90后代表李楠楠被政府、媒體、其他代表委員等各種人拜托,希望她能在兩會上幫忙拍攝一些照片和素材。為了更好的視頻效果,有媒體主動借給她補光燈。在不影響紀律的情況下,她欣然接受,並在朋友圈內笑稱:“不一樣的兩會,我成了一名主播。”

  這是李楠楠第三次上兩會。她明顯感覺到,隨團記者和工作人員少了,但自拍杆多了,駐地的網絡在晚上也有點兒卡。往年她都在會場或房間內接受採訪,晚上九點后基本沒有採訪了,但今年不同,她晚上22時還在通過視頻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的採訪。

  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她自己平時也會在各種社交網絡上發照片和短視頻,沒想到年輕人的“必備技能”讓她成了代表團內的“紅人”。不少年紀大的代表向她求助如何錄制視頻,有些代表還問她:“怎麼使用美顏?”

  “以前記者採訪比較中規中矩,但代表委員自己拍攝的內容多了一些生活內容,會帶來新鮮的感覺。”她覺得這是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會拓展年輕人的視野,促使他們關注和了解兩會。正如她自己,也是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之后,才更深刻地理解兩會的意義。

  兩會開幕,代表委員的自媒體直播仍然繼續,會場內也設立了網絡視頻採訪間。多位代表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自己積極在網上發聲,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到自己的建議,履行好代表職責,傳遞出更多真實的兩會聲音。

  在5月21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指出,在過去一年多,全國政協豐富了協商形式,把協商從會場延伸到網上。

  一方面,對遠程協商會作出機制性安排,另一方面,在委員移動履職平台上推出48個主題議政群,把協商從會場延伸到網上,拓展委員參與面,增強履職便利度,打造不受時空限制的協商平台初見成效。(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璐)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