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经受住了真唱的考验
青年记者杂志供稿 作者:王志安 |
2009年04月07日16:5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只有春晚直播了,其他的新闻直播我们才可能期待。
今年的春晚,我几乎从头看到尾,因为我想看看,这一届春晚,到底能不能通过真唱的考验?将近五个小时看下来,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来真唱的春晚同样可以给观众带来欢笑。
演唱会为什么要真唱?这几年媒体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真唱可以杜绝唱功不行的演员进春晚,是主要的理由之一。但我认为,在讨论艺术问题时,还是要把艺术的归艺术。真唱虽然可以让少数“李鬼”望而却步,但也不要指望真唱就能让春晚的名利场变成卡拉OK厅。真唱在艺术上就是有真唱的魅力,就好比今年的春晚。在导演将春晚的演唱当真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真唱给我们带来的享受。
在今年春晚的演唱中,我觉得有两段非常精彩,一段是两位农民歌手和专业歌唱家的K歌,另一个就是罗大佑和周华健几位老男人一起唱老歌。前一段中,两位农民歌手现场演唱的高音,虽然没有专业歌手华美圆润,但其嗓音的质朴和苍凉,还是让人非常感动。20年前我就听过罗大佑演唱的《童年》,但20年后再听,却又是另一番的感受。当几位老歌手沧桑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脑中闪过多少光阴故事,多少岁月变迁,真让人感慨万千。这一切,都是真唱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我记得多年前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三位男高音歌唱家来北京演唱,我费尽心思弄到一张现场演唱会的门票。他们的歌我非常喜欢,家里也有不少他们的CD,可为什么还要去现场看他们的演出呢?其实,一个歌手不管唱自己多么熟悉的歌曲,每一次唱得都不一样。对于帕瓦罗蒂这样的歌唱家来说,他的身体状况,甚至演唱前的情绪,都会对他的演唱效果产生影响,而对于去现场欣赏的观众来说,这些些许的差异,正是最值得期待的。还可以说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虽然每年的曲目基本都差不多,但每年新年的时候,许多音乐迷还是翘首期盼。为的当然也是那些细微的不同,而每年音乐会结束后,这些细微的不同,也常常会成为乐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就是真实艺术给我们带来的期待和魅力,也正因为如此,CD永远无法取代现场音乐会。
春晚20多年来,除了2005年搞过一次真唱以外,一直是假唱,这当中除了演唱效果的考虑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大因素,就是我们的电视媒体对直播的恐惧。因为直播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期和不可控制”的。也正因为如此,电视原本最具优势的技术手段,在中国却成为最复杂也最被压抑的技术。所有这一切都在于,我们试图将直播“控制化”。不光春晚,中央电视台所有的直播,都存在这一理念和技术的冲突。几天前,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当奥巴马说出一个敏感的词汇,导播立即就把直播信号切断,这种对“不可控制”的恐惧,才是我们直播中最大的问题。
稍感欣慰的是,今年的春晚在一开始就定调为真唱,所谓真唱,就是真直播。尽管你事先可以演练几十遍,但到了演出的时候,谁也无法预知真唱的效果。甚至,谁也无法“控制”现场演唱的效果。对于央视来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对于观众来说,我们要给央视一些掌声和鼓励,告诉他们,真直播其实并不可怕,而直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错误,都是直播本身不可避免的。更重要的是,直播给我们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现场效果,才是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用录播代替直播,虽然声音上没有了瑕疵,但在艺术上却失去了灵魂。只有观众认可了直播,制作者对直播的恐惧才会逐渐消弥。而只有春晚直播了,其他的新闻直播我们才可能期待。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组主编)
今年的春晚,我几乎从头看到尾,因为我想看看,这一届春晚,到底能不能通过真唱的考验?将近五个小时看下来,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来真唱的春晚同样可以给观众带来欢笑。
演唱会为什么要真唱?这几年媒体已经进行了很多讨论,真唱可以杜绝唱功不行的演员进春晚,是主要的理由之一。但我认为,在讨论艺术问题时,还是要把艺术的归艺术。真唱虽然可以让少数“李鬼”望而却步,但也不要指望真唱就能让春晚的名利场变成卡拉OK厅。真唱在艺术上就是有真唱的魅力,就好比今年的春晚。在导演将春晚的演唱当真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真唱给我们带来的享受。
在今年春晚的演唱中,我觉得有两段非常精彩,一段是两位农民歌手和专业歌唱家的K歌,另一个就是罗大佑和周华健几位老男人一起唱老歌。前一段中,两位农民歌手现场演唱的高音,虽然没有专业歌手华美圆润,但其嗓音的质朴和苍凉,还是让人非常感动。20年前我就听过罗大佑演唱的《童年》,但20年后再听,却又是另一番的感受。当几位老歌手沧桑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脑中闪过多少光阴故事,多少岁月变迁,真让人感慨万千。这一切,都是真唱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我记得多年前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三位男高音歌唱家来北京演唱,我费尽心思弄到一张现场演唱会的门票。他们的歌我非常喜欢,家里也有不少他们的CD,可为什么还要去现场看他们的演出呢?其实,一个歌手不管唱自己多么熟悉的歌曲,每一次唱得都不一样。对于帕瓦罗蒂这样的歌唱家来说,他的身体状况,甚至演唱前的情绪,都会对他的演唱效果产生影响,而对于去现场欣赏的观众来说,这些些许的差异,正是最值得期待的。还可以说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虽然每年的曲目基本都差不多,但每年新年的时候,许多音乐迷还是翘首期盼。为的当然也是那些细微的不同,而每年音乐会结束后,这些细微的不同,也常常会成为乐评界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就是真实艺术给我们带来的期待和魅力,也正因为如此,CD永远无法取代现场音乐会。
春晚20多年来,除了2005年搞过一次真唱以外,一直是假唱,这当中除了演唱效果的考虑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大因素,就是我们的电视媒体对直播的恐惧。因为直播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期和不可控制”的。也正因为如此,电视原本最具优势的技术手段,在中国却成为最复杂也最被压抑的技术。所有这一切都在于,我们试图将直播“控制化”。不光春晚,中央电视台所有的直播,都存在这一理念和技术的冲突。几天前,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奥巴马的就职典礼,当奥巴马说出一个敏感的词汇,导播立即就把直播信号切断,这种对“不可控制”的恐惧,才是我们直播中最大的问题。
稍感欣慰的是,今年的春晚在一开始就定调为真唱,所谓真唱,就是真直播。尽管你事先可以演练几十遍,但到了演出的时候,谁也无法预知真唱的效果。甚至,谁也无法“控制”现场演唱的效果。对于央视来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对于观众来说,我们要给央视一些掌声和鼓励,告诉他们,真直播其实并不可怕,而直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错误,都是直播本身不可避免的。更重要的是,直播给我们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现场效果,才是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用录播代替直播,虽然声音上没有了瑕疵,但在艺术上却失去了灵魂。只有观众认可了直播,制作者对直播的恐惧才会逐渐消弥。而只有春晚直播了,其他的新闻直播我们才可能期待。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组主编)
(责任编辑:[实习]张颖丽) |
相关专题 |
· 央视热点聚焦 · 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 |
热图推荐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小编推荐 |
·人民网老总访谈录 · 报网互动:报业开往春天的地铁 ·期刊界的盛宴: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 ·第三届华赛摄影作品欣赏 ·新闻人生范敬宜 · 倾听梁衡 · 更多传媒精英 ·党报的改革与发展 ·新闻院校媒体展 |
传媒热图 |
|||
|
|
||
·岁末两期节目的感悟 ·媒体的嘴就是腚? ·专栏——口红效应与口红新闻 ·春晚经受住了真唱的考验 ·网络时代,报纸会消亡吗 |
[一语惊坛]医院市场化,补贴多少,百姓也治不好病 [论坛]"全民普法"与公务员犯法·医改新方案目的是什么 [访谈]吴建民谈《中法新闻公报》·黄纪苏王小东谈民族主义 [辩论]北京拆迁补偿每平米超3万?·教师国家统一招聘如何 [博客]中央选年轻干部"非常6+1" 假新闻?司法局宿舍嫖幼女 [博客]万民瞻仰毛主席 毛泽东遗物馆官博 孙东东该怎样道歉 |
彩信·手机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