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北京青年报:反腐作品也要"上不封顶"

潘洪其
2017年03月20日06:43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反腐作品也要“上不封顶”

不但作家、艺术家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反腐题材创作,读者、观众、评论家等也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反腐题材作品,不能戴着有色眼镜鸡蛋里挑骨头,更不能动辄上纲上线大搞攻讦挞伐。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立项、周梅森执笔编剧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3月28日起将在湖南卫视开播。该剧以虚构的H省为背景,以省检察院反贪局长侯亮平的调查工作为主线,讲述检察官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贪贿案件的故事,其中包括基层国企员工权益受损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内容,书写了各阶层人物在巨变时代的遭遇和命运。

这部反腐电视剧之所以未播先热,除了有最高检牵头立项,著名作家周梅森执笔编剧,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等40余名资深演员出演等最强“硬件”保障外,另一个原因在于,该剧深入反腐败斗争十分复杂敏感的领域,在国内反腐作品中首次涉及副国级高官贪腐问题,周梅森称之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集”。《人民的名义》不但在尺度上实现了大胆突破,而且以H省反腐肃贪工作为基点,立体化、全景式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进程和脉络,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文化启示性。

近两年来,以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强势出炉为代表,出现了反腐文艺作品“复苏”的可喜景象。2004年,反腐题材电视剧因数量泛滥和过度开采被监管部门严令整顿,从此退出电视黄金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反腐败斗争,一批“老虎”、“大老虎”被依法惩处,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出现新的面貌。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丰富实践,为反腐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严肃的拷问。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在反腐题材中精耕细作,拿出有高度艺术水准、深远思想内涵和博大人文关怀的作品,而不能在这个重大历史和现实课题面前袖手旁观、失语失忆。

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思路之开阔、成效之显著,是十多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十多年前反腐题材创作面临一些局限,在当时不难理解,今天的反腐题材文艺创作,则应当大力突破传统的套路和窠臼,走出一条扎根现实、直面政治、无愧于历史的新路。周梅森举例说,《人民的名义》写H省帮派林立,形成许多利益团伙,有干部看了后问他,怎么能写这么多帮派,比如秘书帮、政法帮,这些词在过去都很忌讳,“我请他看了习近平2016年2月在中纪委会议上的讲话,党内绝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他看了之后,不作声了”。不但作家、艺术家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反腐题材创作,读者、观众、评论家等也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反腐题材作品,不能戴着有色眼镜鸡蛋里挑骨头,更不能动辄上纲上线大搞攻讦挞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要“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反腐题材作品要反映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情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就要真实展示反腐败斗争“不定指标、上不封顶”的力度,以及“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的尺度,这样才能与反腐败斗争的进度和程度同步,与时代的节奏和人民的心声合拍。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更加严格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包括文艺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文艺作品要敢于把握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敏感命题,深入揭示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通过全面真实的反腐场景和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增强公众对反腐败斗争终将获得全胜的信心。让“尺度最大”的反腐剧亮相黄金档,让反腐题材作品“上不封顶”,天塌不下来!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