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无数人心中闪亮的那颗星 ——

从读者、通讯员的故事看80年新华日报

2018年01月11日08:56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无数人心中闪亮的那颗星 —— 从读者、通讯员的故事看80年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优秀通讯员座谈会 本报资料

他们是读者和党报通讯员,他们是工人、农民和社区工作者,他们是警察、教师和机关干部,他们是社会大众中的一员。他们的人生,与新华日报紧紧交织在一起。

在新华日报80年的光辉岁月里,这些普通人是一颗颗闪亮的“星”。他们见证新华日报扎根大众、服务人民的伟大进程,感受着昂扬向上的“新华精神”和“新华力量”。在他们心中,新华日报这颗闪亮的星照亮人生的路。

这张报 改变人生激励奋发成长

省作家协会会员张林祥最难忘这篇稿子:1985年1月7日,《新华日报》在二版刊发他创作的《啊,农民工》。这是张林祥的第一篇农民工题材作品,影响了他的一生。

“我是一名农民工,我也是在写自己。”在这篇纪实作品里,张林祥以自己近6年的生活体验,记录下改革开放之初,在国家劳动用工变化的阵痛期,农民工奋斗的苦与乐。文章见报后,在行业系统产生巨大反响,张林祥从此坚定信心,更要为这个群体竭力呐喊。

“农民工在后来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我自己也成为一家企业工会的专职通讯员,成了农民工的娘家人和代言人。”多年来,张林祥的写作成果丰硕,出版了个人作品集。他以农民工身份进入省作家协会。“每当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奋发时,心里总是很感激30多年前新华日报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张林祥说。

80岁的新华日报,有太多像张林祥这样的普通百姓被激励和影响。常州市民陈立仁珍藏着65年前的《新华日报》,这张其父亲留下的报纸,连接起全家三代人的“新华情”;中国石油淮安销售分公司的董青春曾在村小代课,因在《新华日报》发表散文“一稿成名”,成为镇政府的新闻报道员,后又走上国企岗位;句容市物价局的唐红生,至今仍对20多年前在新华日报发稿时的编辑念念不忘,“他的敬业精神、友善品格,永远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改变命运的,还有报道中的主人公。作为新华日报的老通讯员,宜兴市和桥镇机关退休干部朱斌培曾在1972年采写闸口公社知青吴建红辛勤劳作的事迹。报道后,吴建红被推荐上了大学,学成后又被分配到南京一家航运公司工作,并担任公司团干部。76岁的朱斌培一直很感慨,没想到新华日报会引发普通百姓人生的转折。

这张报 舆论监督彰显社会责任

“有糖醋排骨、包菜等,很丰盛。”说起孩子学校食堂的午餐,家住南京市百家湖小区的刘卫华欣喜地说,“孩子在学校吃,比在家吃得香,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

学生吃得放心,和新华日报一篇报道关系密切。2013年1月31日,一则《学生午餐费,咋变成老师泡脚盆》的调查报道,在《新华日报》见报后,引起南京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相关规定,让全省成千上万名中小学生的在校午餐变得“好吃多了”,相关学校领导干部也分别被诫勉谈话和免职。后来,这篇报道获评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为党和人民发声,我们守土有责。”1990年至2016年,新华报业集团共有72篇(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出自新华日报的舆论监督类报道就有5篇。这些报道,或是关注社会生活,进行深入调查;或是聚焦热点话题,进行深度剖析,既有温度,又有高度。

《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及时揭露了非正规学校招生背后的黑幕,记者还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了这种不法行为,受到各方好评。

“舆论监督报道,从来都是新闻中的稀缺品。这些报道维护公众利益、揭露违规行为、推动制度建设,满足读者的需求,也彰显主流媒体的公共性。题材重大、采写专业、传播广泛的调查报道,总会成为一家报纸的光荣记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电系主任庄永志认为,新华日报的调查报道,凸显记者的专业素养和党报的责任担当。

这张报 弘扬正气催人向善向美

宿迁市宿城区洋北镇中心小学教师杜传银有个压箱底的“宝贝”——1995年12月23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上介绍了我在当年见义勇为的故事,成为激励我一心做好事、一生做好人的精神支柱。”说起这段往事,杜传银依然很激动。

那年10月,杜传银面对一起车祸挺身而出,却在仗义救人后陷入被指责谩骂的境地。在杜传银最无助时,新华日报为他的善举点赞,一版显著位置刊发通讯《杜传银,你抬起头来!》,并配发评论《岂容邪恶压正气》。

正是这篇报道,让杜传银抬起头,让正气不再低头。他后来被宿迁市政府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从一名默默无名的小学民办教师成为全市“名人”,并当选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如今,55岁的杜传银已在教师岗位坚守33年,也把做善事的行动坚持下来。前不久,杜传银被推选为宿城区乡贤。他说,有了新华日报撑腰,给了自己无穷的精神力量,他也看到这个社会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有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的新华日报,始终是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她发出的铿锵之声,奏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激发起文明新风尚。

丰县王沟镇邮递员赵本增很骄傲,在2014年5月5日至5月12日,新华日报在要闻版连续推出5篇关于他这个“江苏好人”寻找“北京张大爷”的感人故事。“我们草根做些好事,没想到能上这么大的报纸,真的很感动,说明党报很接地气,连通着基层。这也给我很大的信心,促进我不断成长。”在新华日报的激励下,赵本增成为江苏省劳模,当选徐州市党代表,他还发起建立志愿服务队,目前规模已超500人。他表示,党报指引方向,自己要在向善向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张报 深入基层指导发展实践

新年伊始,说起这几年泗洪县西南岗地区的发展,老乡们很感慨,“党报的持续关注,帮我们指明致富的方向,鼓舞致富的斗志。”

西南岗地处苏皖两省交界,拥有8个乡镇,由于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区位封闭等多种原因,这里成了江苏省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面最广、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2009年、2011年、2013年,新华日报3次组织由五六位记者参加的驻点村调查采访。《薄壳山核桃的期待》《山乡巨变,西南岗的核桃熟了》《“伤心山”上结出“开心果”》等一篇篇带着乡村泥土气息的稿件,见证西南岗人民生产生活的巨变,为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理清思路。

“大红山是几代峰山人争取脱贫致富却久攻不下的‘伤心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山上陆续种过茶树、苹果树等,最后都前功尽弃。”该乡原林业站站长周跃俭回忆,2007年,乡里把“拔穷根”的希望寄托在薄壳山核桃上,他们引进1500棵核桃树苗,免费送给村民们种植。但是,很多村民不敢尝试,赠送的苗子竟然没人要。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新华日报记者部主任带队驻点西南岗。他们经过深入调研采访,刊发了一批稿件。很快,村民们都知道山核桃终于扎根挂果了,真的成了他们的发财树!“如今核桃已成为我们的特色支柱产业,去年大红山产果1.5万公斤,加上树苗销售,年收益达300万元左右。”峰山乡党委书记张国柱说,“伤心山”上结出“开心果”,真要感谢党报记者鼓与呼。

脚上沾满泥土,笔下带着温情,一代代“新华人”正是这样走进生活,走到群众中。他们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在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写下时代新篇,激起磅礴力量,将永载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历史进程中。撰稿 刘宏奇 赵晓勇 王 岩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