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2期

全媒体传播生态下的新闻教育

——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

思  涵
2018年03月29日10:26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编者按:在全媒体传播生态下,我国新闻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科研能力及教学水平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就是其中的一所。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于2000年12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十分注重创新与发展,善于整合配置学术资源,开创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领域。近几年学院科研实力日益增强,现有“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一项、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个、CSSCI收录源刊两个,为全国新闻学院发挥出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不断拓宽国际学术视野,在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方面实行融合发展,出版专著多部,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学术发展。本期栏目记者有幸采访了该学院的院长强月新教授。强教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实务和传媒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挖掘学术精髓,追求学术品位;在教学方面理论联系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策略。

强月新,男,1964年出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武汉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2004年获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新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评委。1995年之前在新华社广西分社、湖北分社从事新闻工作。调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后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实务和传媒经济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6部。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项。曾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省社科二等奖等多项奖励。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09年被评为影响中国传媒思想年度人物,2016年获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别注重创新,比如说贵院创建的多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就很符合时代要求,就此您谈谈该机构情况以及该机构的成立对我国人才培养有哪些促进?

强月新:您好,很高兴接受贵刊的采访!武汉大学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开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成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2001年,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同时成立了“多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在2009年正式获批,得到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支持。

实验区自建设以来,始终坚持独特的人才培养定位。首先是主动适应多媒体时代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记者型主持人。近些年来,很多大专院校培养的人才都比较偏重播音员与综艺娱乐型的主持人,而国家传媒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的、中央地方各级媒体紧缺的是在新闻现场既能采访又能主持、分析与评论的记者型主持人,这就显示出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不匹配的供求问题,这也是我们实验区需要面对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其次,坚持发挥综合型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社科优势,培养“跨学科、交叉型”的记者型主持人。武汉大学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厚实的学术基础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都是实验区在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也给实验区培养跨学科、交叉型、高素质、高层次的记者型主持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第三,发挥新闻与传播学院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学科优势,培养“有思想、负责任”的记者型主持人。实验区利用新闻传播学科已有的专业优势、人才力量、创新机制与社会资源,利用多年来培养记者编辑等新闻人才的成功经验,把新闻类、传播类与人文基础类课程有机融合进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最终改善当前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

整体来看,实验区的建设改变了传统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对单纯播音技巧的过分强调,而转向对内涵修养与技巧训练等综合素质的并重培养。实验区的建设不仅仅造福于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子,它所坚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精神同样辐射到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其他专业。近年来,学院针对社会现实,回应人才需求,对本、硕、博各层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调整,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并要求新闻传媒人才“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是习总书记对新闻舆论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为我们继续深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

记者:贵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突破发展,近几年贵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情况如何呢?这些交流与合作对贵院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有哪些推进?

强月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学院发展层面,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比如在2017年11月底刚刚结束的“第九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上,我们就迎来了17个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者。跨文化传播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这些年来连续出版了系列研究作品,其中包括法文著作《法中跨文化传播》(2013)、英文著作《跨文化传播的伦理问题》(2015),这些学术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一致好评。此外,学院还与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传播学院、法国波尔多三大组织传播中心、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研究中心、新西兰坎特布雷大学政治学与传播学院、韩国成钧馆大学放送学院、台湾铭传大学传播学院、台湾文化大学传播学院、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传播系、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30多所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其次,学院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推进“双一工程”,资助1975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学习一年,到新闻传播业界挂职锻炼一年,并把参与这一计划作为教师晋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这项战略性工程有利于学院教师人才结构的优化,用制度性规定让教育者先受教育,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培养国际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同时学院还加大了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引进,每年去往美国、英国等地招聘英才,学院现有的青年老师基本上都有海外留学、访学背景,基本实现青年教师队伍国际化。

第三,学院同样关注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学院努力创造条件,与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美国天普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签订有交流交换项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的留学机会和交换机会。同时我们学院还在2015年开办了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国际班,吸引海外优秀学子前来学习。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个国际化的合作平台,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和学生,还能提升自身的教学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助于实现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院、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

记者: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将新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当中,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贵院是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学当中呢?您对此问题有何看法?

强月新: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传媒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倒逼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紧跟时代潮流,科学分析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坚持培养“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着眼于互联网时代新闻舆论人才培养,主动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全院教学环境当中,改革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条件,更新教学方法,全力培养合格的全媒型、专家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学院面对社会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结合当前革新的信息技术,针对本硕博各层级人才培养的不同特色,重新修订了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坚持平台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并重;坚持人文理论类课程与科学技术类课程并重;坚持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与公共传播人才培养并重。对于本科生人才培养,学院率先设置具有独立学分的专业实践课程,针对多种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开展各项拟态实践教学活动,解决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对于研究生人才培养,学院在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教学条件上,学院早在2006年,就建设了全国高校第一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14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1500多台(套),设备总资产超2500万元。教学实验设施先进齐备。同时,学院在2016年新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清演播室,并在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此外,学院还同步加强了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完善教材、案例库建设,积极征集传媒类创新性教学项目选题。

第三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学院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以学生为中心,以先进教学技术为支撑,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与学生互动,增强课程趣味性、实用性和价值性。学院鼓励教师借助慕课平台进行创新性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记者: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但创新创业精神在我国大学生还处于薄弱环节,您对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如何看待?

强月新:近段时间,高校创新创业的提倡呼声的确比较热烈。其实早在2001年,武汉大学就正式将“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理念写入《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中,并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从学校层面给武大学生进行“三创”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支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样也鼓励学院学生积极进行“三创”实践,整合院内外资源为学生创新提供支持,定期邀请业界各位专家及传媒领域成功的创业者来给同学们分享创业经验。同时学院也在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举办一系列实践创新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学院主办的“新闻先生新闻小姐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7届,在全国新闻院校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但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我们认为还是要理性看待“创业”,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院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不能仅仅宣扬成功的创业案例,也要告诉学生创业的艰苦性、风险性和长期性。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适当引进创业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或者体验创业挫折,引导学生在面对创业失败时要吸取经验,增强信心。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科学平衡“学业”与“创业”的关系,正确认识“脑袋”与“钱袋”的关系。我们认为在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固然重要,但更要丰富学生们的理论知识,不仅要培养好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想做的创业结合起来,做自己擅长的领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记者:您曾经在报社工作过,可以说是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也比较了解当前传媒市场,那么请您谈谈我国当前传媒人才的培养发展情况及传媒业毕业生在市场上的适应性如何?

强月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传媒在改革的旗帜下上演了一幕幕风生水起的活剧。恰逢其会,我和大家一样,是这场传媒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观察者、思考者。我曾经在新华社做过近十年的记者,后来由新闻业界转向新闻学界。在我对业界和学界的观察中,我认为在当前传媒市场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其实还是很大的,各大媒体机构不惜重金求人才的招聘广告随处可见,同时全国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也是很多的。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校长在前不久召开的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全国有681所大学开设了1244个本科专业点(新闻学326,广播电视234,广告378,传播学71,编辑出版82,网络与新媒体140,数字出版13),在校本科生达到了23万人,可见全国的传媒人才资源池容量之大。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媒体招不到人,很多学子觉得找的毕业工作不理想?这其实就是日益更新的传媒人才需求和陈旧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

不断更新的传播技术改变着当前的传播生态,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他们对人才的需求都不再限制在传统意义上的采编人才中,而是增加了很多新岗位,例如数据工程师、可视化编辑、网络互动编辑、产品经理等,这些新岗位更看重人才所拥有的交叉学科背景和互联网思维。此外,在信息膨胀饱和的当下,媒体机构对拥有独到见解,具有较强叙事能力,能生产优质内容的观点型记者更加青睐。如果新闻传播院校不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还按传统传媒人才的目标来培养人才,这只会加重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结构化失衡。

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教学实践上始终坚持质量与特色并重,提高人才培养对市场的适应性。可以看出,现如今的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其实早已突破了以往对编辑能力、写作能力的单一要求,而是要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是各大媒体机构争抢的对象,他们需要你既能熟练掌握传统新闻采写编评等基本能力,又可以掌握图片、视频编辑处理能力和编程、运营能力等。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一方面针对本身拥有的教育资源,从教师队伍培养、教学条件升级、教学内容优化到教育质量监督,进行一站式“存量改革”,坚守人才培养质量,打牢人才培养基础。另一方面,我们继续拓展教育资源,将先进的、前沿的、优秀的技术形式和教学形式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进行延伸性“增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树立武大新闻品牌,培养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复合型实践人才,提高人才口碑和影响力。

整体来看,随着时代的进步,全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也在不断进步。从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本院学生在市场上的适应性还是比较强的。2017届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毕业就业率达到98.4%,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都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实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