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与新闻网站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传播比较--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人民网奖学金>>南京大学

社会化媒体与新闻网站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传播比较

以人民网、新浪微博“毒胶囊”事件报道的研究为例

罗智子、王路、张苡萱

2012年11月07日08:26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手机看新闻

点击进入人民网奖学金专题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度“人民网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10月30日揭晓,南京大学罗智子、王路、张苡萱同学的论文《社会化媒体与新闻网站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传播比较——以人民网、新浪微博“毒胶囊”事件报道的研究为例》获得二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一、文献综述

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通常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在网络媒体时代更易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巨大影响力。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反应迅速,即时播报的优势使其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中占得一定的先机;其新闻报道不仅具有“多媒体”的优势,而且还具有“超链接”的特点,可以说网络媒体正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方阵。与此同时,学界基于新媒体背景的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微博的兴起大大推动了在社会化媒体领域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我们这里将已有的关于网络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整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中的网络媒体的报道特征、传播机制和舆论生态等方面进行探索,主要可以分成三类:

1、探讨新媒体环境给突发报道带来的新的挑战

这类研究在探讨挑战的同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比如谢耕耘《突发事件中的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1],分析了新媒体的发展给突发事件的报道的信息来源、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带来的变化,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对策和建议;韩鸿的《新媒体环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的机制创新》[2]以CNN《我报到》为例,通过对CNN与国内媒体突发事件报道机制的比较分析指出国内在此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2、探讨新媒体突发事件传播的新特点

比如方亭的《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分析》[3]一文,文章以“西安11.14餐饮店爆炸事件”为例探讨了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呈现的新特征;杨凯的《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及扩散机制的研究》[4]通过对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的研究为合理利用网络途径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3、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

例如周葆华的《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5]一文具体探讨了突发事件中舆论载体、主题、过程及影响指出其具有整体性的的舆论生态系统及其发展走向;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撰写的《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触、受众表达与媒体评价》[6]则是以上海市民为调查对象,主要研究上海市民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认知与反应。

(二)突发事件报道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

李良荣、张嫄的《新老媒体结合造就舆论新格局》[7]一文分析了从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公众舆论界的基本演变历程,重点就在新舆论格局下的新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各自扮演的角色作了梳理并总结了新舆论格局机制的背后动力与诉求。另外,芦何、秋胡晓的《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互影响——以甬温动车事故为例》[8]通过对甬温动车事故中微博话语权转换过程的分析,探讨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交互影响问题,指出在两种媒介的互动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言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使受众可以多角度、多层次了解突发事件,从而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三)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

1、传统的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突发事件比较研究

比如毛亚美的《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网与凤凰网对“7·23动车事故”报道为例》[9],文章运用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人民网和凤凰网对重大突发事件在新闻呈现上的差异及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两者异同之处在于:在新闻材料选择上,人民网注重原创,突出权威性,凤凰网则更加多元化;在新闻材料建构上,人民网主要关注政府部门的反应与行动,而凤凰网则倾向于民事视角,但两者在报道框架上却出现一致;另外刘依卿的《突发事件中主流网络媒体的作为》[10]一文总结了主流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有着社会预警、安慰民心、引导舆论、上下沟通等功能从而占据了报道的主力角色。

2、社会化媒体(主要是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效应及影响力

夏雨禾的《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11]一文以“抚州爆炸案”和“增城聚众滋事事件”背景下新浪微博中的6 个样本微博和550个消息样本为基础,对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的分布形态、构成要素、生成机制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陈芊芊的《微博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研究—以“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报道为例》[12],通过分析了微博在7.23事故中的角色和地位得出微博的介入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所产生的影响。

(四)当前研究的缺陷

目前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突发事件网络媒体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突发事件媒体的报道方式以及传播作用,新老媒体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融合趋势,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等方面。这些研究对于突发事件报道内容上侧重于个案分析基础上的定义界定、原则和建议归纳。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议题同质化且纵深不够,局限于现象的跟踪描述,缺乏与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进行的质化研究。例如将我国新媒体新闻网站与微博等社会化网络媒体细分,用内容分析比较研究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学理性探讨几乎没有。

二、人民网“毒胶囊”事件早期报道研究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之《胶囊里的秘密》播出,4月16日上午7时36分人民网发出第一篇相关报道《多家知名药企被曝使用铬超标毒胶囊》,“毒胶囊”事件犹如深水炸弹在网络上轰然爆开。人民网在报道此类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呈现出一定的特色,据此,本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对人民网报道“毒胶囊”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据人民网主站搜索网页[13]搜索标题含有“毒胶囊”关键词的相关主题报道共计345篇,经过阅读整理,除去部分内容完全重叠的报道,自2012年4月16日至6月25日[14]共有相关主题报道195篇。

(一)抽样

本次人民网关于“毒胶囊”事件报道研究共选取了两个研究样本。

第一,自事发之日起人民网关于此事件的全部标题含有关键词“毒胶囊”的不重复报道,只做报道量统计分析,共计195篇。

第二,由于人民网报道是从事件被央视报道出的第二天即2012年4月16日开始报道,这里研究的是人民网对此突发事件的早期报道,配合阅读研究发现,自19日开始就有很多与之前雷同的报道,为了避免重复以及遵从时效性,这里选择的第二个研究样本是2012年4月16日、2012年4月17日和2012年4月18日这三天的所有不重复报道,共计74篇。

(二)人民网报道规模分析

经阅读统计,对195篇报道进行初步总体分析,按照事件顺序利用表格统计这些报道在4月16日至6月25日里出现的篇幅数及其规律:

表1:人民网“毒胶囊”事件4月、5月报道量

(单位:篇)

日期

报道篇幅数

日期

报道篇幅数

2012年4月16日

7

2012年5月2日

4

2012年4月17日

42

2012年5月3日

1

2012年4月18日

25

2012年5月4日

6

2012年4月19日

23

2012年5月6日

1

2012年4月20日

23

2012年5月7日

2

2012年4月21日

6

2012年5月8日

3

2012年4月22日

6

2012年5月9日

1

2012年4月23日

13

2012年5月11日

1

2012年4月24日

5

2012年5月13日

1

2012年4月25日

4

2012年5月14日

2

2012年4月26日

4

2012年5月15日

1

2012年4月27日

1

2012年5月17日

1

2012年4月28日

1

2012年5月18日

1

2012年4月29日

0

2012年5月23日

1

2012年4月30日

0

2012年5月26日

2

 

 

2012年5月27日

1

 

 

2012年5月28日

1

 

 

2012年5月29日

2

 

 

2012年5月30日

1

合计

160

合计

33

2012年4月人民网对“毒胶囊”事件的报道共计160篇,占样本选取的人民网关于“毒胶囊”事件报道的文章总数的82%。2012年5月1日至5月31日共计33篇,6月份只有2篇相关报道,分别在6月5日和6月25日(未记录在以上表格中)。

表2:人民网“毒胶囊”事件4月、5月报道量变化图

由上图内容可以看出,人民网关于该事件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事件发生的初期阶段,以后大致呈现递减状态,4月下旬及5月份的报道数量很少,变化较稳定。

(三)报道内容文本分析

该部分内容以抽取的第二个样本为研究对象。从报道类型、报道形式、报道主题及涉及领域、报道立场这四个方面做出分析。

1、报道类型

在抽取的74个样本中,经阅读比较,可将报道类型归结为两类:报道新闻事实和评论新闻事件,二者在样本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3:人民网报道类型分析

(单位:篇)

报道类型

篇幅数

百分比

报道新闻事实

50

67.6%

评论新闻事件

24

32.4%

合计

74

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约三分之二的报道是讲述新闻事实,而另外三分之一则是来自各报刊和网站的评论。当然,一篇报道不可能全是评论或者叙述,研究过程中,将侧重报道事实的归结为报道新闻事实类,将侧重新闻评论的归结为评论新闻事件类。

2、报道形式

在抽取的74个样本中,可将报道形式归结为三类:纯文字报道、图文并茂报道和视频报道,三者在样本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4:人民网报道形式分析

(单位:篇)

报道形式

篇幅数

百分比

纯文字报道

42

56.8%

图文并茂报道

20

27.0%

视频报道

12

16.2%

合计

74

100%

从上表以看出,人民网关于“毒胶囊”事件的报道形式中,纯文本的形式所占比重最大,超过一半,其次是图文并茂形式,74个样本中占20个,最少的是视频报道,只占16.2%。可以看出,在传统网络媒体中,纯文本的报道形式还是较多被使用。

3、报道主题及涉及领域

5:人民网报道主题及涉及领域分析

(单位:篇)

报道主题及涉及领域

篇幅数

百分比

问责“毒胶囊”企业

14

18.9%

问责监管部门

22

29.7%

链接食品行业

2

2.7%

指向制造行业

6

8.1%

涉及宏观政治经济

1

1.4%

指导个人生活

4

5.4%

涉及证券股票市场

2

2.7%

执法、司法

20

27.0%

其他

3

4.1%

合计

74

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民网关于“毒胶囊”事件的报道主要涉及以上八个主要方面,其中,问责监管部门和涉及执法、司法的报道合计超过一半,可以看出,人民网的报道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和评论,在报道中提倡怀疑要有依据。

4、报道立场

6:人民网报道立场分析

(单位:篇)

报道立场

篇幅数

百分比

揭露检举

16

21.6%

讽刺戏谑

19

25.7%

冷静客观

27

36.5%

怀疑质问

12

16.2%

合计

74

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民网关于“毒胶囊”事件的报道立场主要是揭露检举、讽刺戏谑、冷静客观和怀疑质问四类。通过阅读文本研究发现,冷静客观是人民网对此事件的主要立场观点,结合前一个研究表格也不难发现,问责监管部门和涉及执法、司法的内容应该做到冷静客观,这里还可以看出付诸于大众媒体的大众对于部门和政府的质疑。

(四)信息传递文本分析

1、分享功能

在人民网的每一篇报道下面,都有一个文章分享链接框,可以一键将该篇文章通过邮件发送,分享至各门户网站微博、SNS网站、即时聊天工具中,可以看出人民网网页聚合链接使各种信息更容易分享到其他网站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2、评论功能

人民网的每一篇报道末尾,都会出现下面这个类似于“观后感”表达的心情选择图标。但是截至研究抽样时,人民网“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包括震惊、愤怒、悲伤、感动、喜悦、幸福、无聊、可笑几种心情图标)评论功能仍然处于关闭状态,由此读者的互动评论方式就无法体现。

3、相关链接

人民网每一篇报道结尾部分都会有与该篇文章主题相关的或同类关键词的拓展阅读链接,每篇文章有另外10篇新闻报道文章的链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4消息来源

根据选取的74个样本报道的消息来源介绍可以看出,人民网对“毒胶囊”事件报道样本的消息来自各传统媒体及其新闻网站,视频新闻来自国内各电视台,其中中国网络电视台视频数为6,占了总数12个视频数的一半。从这些样本分析可以看出,人民网新闻来源十分广泛,自己采写的比较少,内容多采自全国范围的传统媒体,没有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并且都使用官方信息,注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表7:2012年4月16日至18日人民网“毒胶囊”事件报道消息源统计

(单位:篇)

报纸

篇数

报纸

篇数

广电

篇数

新闻网站

篇数

1

《中国青年报》

1

《法制日报》

2

东方卫视

3

浙江在线

1

2

《京华时报》

2

《光明日报》

1

四川

电视台

1

新华网

5

3

《安徽商报》

1

《重庆时报》

1

新疆

电视台

1

人民网

强国论坛

5

4

《新快报》

1

《三秦都市报》

3

中央

电视台

1

中国网络电视台

6

5

《青岛早报》

1

《福州晚报》

1

辽宁

电视台

1

中国网络电视台

1

6

《南国早报》

1

《西安晚报》

1

 

 

中国

新闻网

8

7

《济南时报》

1

《烟台晚报》

1

 

 

红网

1

8

《新京报》

1

《羊城晚报》

3

 

 

华声在线

2

9

《北京晨报》

1

《华西

都市报》

2

 

 

中国西藏新闻网

1

10

《长江日报》

4

《齐鲁晚报》

1

 

 

 

 

11

《南方日报》

2

《黔中早报》

1

 

 

通讯社

篇数

12

《广州日报》

2

《玉林日报》

1

 

 

新华社

1

从上表内容可以看出,人民网在转载该事件的报道时,着眼点围绕报纸媒体的最多,辐射面广。其次是新闻网站,辐射的网站类型不多但聚焦性强,引用自同一网站的信息相对较多。来自广电的新闻报道均以卫视或电视台节目的视频转载形式呈现。

三、新浪微博“毒胶囊”事件早期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抽样

本次新浪微博“毒胶囊”事件报道研究共选取了三个研究样本。

第一,事发当日微博报道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抽取的样本为自央视首次公开报道该事件的2012年4月15日全天(4月15日零时至4月16日零时)的含有关键词“毒胶囊”的全部新浪微博内容,共有1507条。由于转发的微博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容重复,因此在选取样本时只采用了原创内容的微博,共424条。在此基础上除去原创微博中内容相似的微博,实际共选取微博样本269条。

第二,自事件发生之日起前两天(4月15日零时至4月17日零时)的全部含有关键词“毒胶囊”的全部新浪微博,只做报道量统计分析。

第三,自该事件发生第一天开始的一个月内(4月15日至5月14日)的全部含有关键词“毒胶囊”的全部新浪微博,只做报道量统计分析。

(二)微博信息生产分析

该部分内容以抽取的第一个样本为研究对象,从新浪微博关于“毒胶囊”事件的报道类型、报道形式、报道立场、报道领域几个方面,用SPSS软件做出数据分析。

1、报道类型

关于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微博报道研究中,在事发当天微博报道按照报道体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数据见以下表格:

8:新浪微博报道类型分析

(单位:条)

选项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传播新闻事实

87

32.3

32.3

32.3

评论毒胶囊事件

178

66.2

66.2

98.5

个人原创小品

4

1.5

1.5

100.0

合计

269

100.0

100.0

 

从上表可看出,贴近于新闻体裁的微博内容占有近三分之一,近三分之二的报道内容为评论性质,此外有4条微博内容是微博用户针对该事件创作的一些讽刺、戏谑性的小品、段子。由此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微博在传播新闻事实的同时,会同时出现大量的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内容,这一点区别于传统新闻网站只能单向传播新闻事实的特点。

2、报道形式

9:新浪微博报道形式分析

(单位:条)

 

是否有站外链接

合计

选项

文字

11

209

220

图文

21

26

47

视频

2

0

2

合计

34

235

269

从上表可看出,新浪微博关于该事件的外在报道形式共有三种,其中纯文本格式所占比重最大,共220条,其次为文本内容加图片格式,共47条,此外还有2条为文本内容加视频格式。在这些报道形式中,有34条微博设有站外链接,是对简短的微博内容的丰富和补充。可以看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短期时间内,发布微博内容的用户较易采用最简单的纯文本的形式迅速传播新闻事件。

3、报道立场与领域

新浪微博关于此事件报道立场与报道领域之间做出的交叉比较分析如下:

10:新浪微博报道立场与报道领域交叉分析

(单位:条)

 

报道涉及的领域

合计

选项

指向食品企业

指向药品企业

指向胶囊制造业

政府社会问责

涉及经济信息

涉及个人生活

其他

揭露检举

0

48

35

2

1

0

0

86

讽刺戏谑

4

4

2

7

3

5

0

25

冷静客观

1

7

1

6

1

3

0

19

怀疑质问

2

7

1

33

6

4

0

53

发泄情绪

14

29

5

17

2

18

1

86

合计

21

95

44

65

13

30

1

269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浪微博发布者的报道立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揭露检举“毒胶囊”事件以及借微博传播来发泄个人情绪。其中以怀疑质问的立场发布微博的用户也较多,其中也不乏讽刺调侃的用户和冷静看待此事件的用户。结合这些报道涉及的领域来看,揭露药品企业、胶囊制造业的微博内容最多,其次是向政府及社会相关部分质疑、问责的微博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及与此事件相关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的公信力缺失。而微博用户借助微博传播发泄情绪,则会较为均匀地指向报道涉及的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微博传播的公开性和高度的草根性。

(三)微博信息传播分析

1、消息来源

以下表格是结合新浪微博关于该事件的报道类型与消息来源的交叉比较分析表:

11:新浪微博报道消息源与报道类型交叉分析

(单位:条)

 

消息源

合计

选项

原创

传统媒体

官方公布

其他

不明

传播新闻事实

9

38

4

2

34

87

评论毒胶囊事件

162

15

0

0

1

178

个人原创小品

4

0

0

0

0

4

合计

175

53

4

2

35

269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选取的269条微博中,原创内容的微博数量最多,为175条,且这些内容中有162条属于新闻评论形式,且在所有的评论性质报道类型中,仅有15条来自传统媒体,1条来源不明,说明在微博传播中评论性质微博多为用户原创作品。来源于传统媒体的微博内容共38条,消息来源不明的微博中可能也有来自传统媒体的消息,可以看出微博尽管作为一种互联网传播的社会化媒体,但是在事件发生的初期,其新闻信息多是来自传统媒体的。考虑到本次“毒胶囊”事件的特殊性,该事件在被报道之前已经存在于社会现实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缺少权威度高的媒体或个人对该事件进行公开,经过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这一较有权威性的媒体公开传播之后,微博这种扎根草根的媒体才能有报道依托,这也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在公共性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局限性。

2、评论与转发量

12:新浪微博“毒胶囊”报道评论与转发情况分析

(单位:条)

评论量

条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转发量

条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0

179

66.5

66.5

0

198

73.6

73.6

1

40

14.9

81.4

1

32

11.9

85.5

2

13

4.8

86.2

2

10

3.7

89.2

3

16

5.9

92.2

3

4

1.5

90.7

4

5

1.9

94.1

4

3

1.1

91.8

5

2

0.7

94.8

7

5

1.9

93.7

6

1

0.4

95.2

8

1

0.4

94.1

8

1

0.4

95.5

9

1

0.4

94.4

9

1

0.4

95.9

11

1

0.4

94.8

10

1

0.4

96.3

15

1

0.4

95.2

14

1

0.4

96.7

22

1

0.4

95.5

16

1

0.4

97.0

26

1

0.4

95.9

21

1

0.4

97.4

28

1

0.4

96.3

24

1

0.4

97.8

37

1

0.4

96.7

29

1

0.4

98.1

56

1

0.4

97.0

32

1

0.4

98.5

65

1

0.4

97.4

35

1

0.4

98.9

81

1

0.4

97.8

65

1

0.4

99.3

134

1

0.4

98.1

95

1

0.4

99.6

142

1

0.4

98.5

290

1

0.4

100.0

229

1

0.4

98.9

 

 

 

 

371

1

0.4

99.3

 

 

 

 

385

1

0.4

99.6

 

 

 

 

1468

1

0.4

100.0

合计

269

100.0

 

合计

269

100.0

 

由上表可看,新浪微博在该事件发生初期的相关报道中,用户互动性较弱。有三分之二的微博没有评论量,有四分之三的微博没有转发量。其中评论量及转发量均在10次以内的微博数量分别占据了96%和94%,评论量和转发量较高的微博,多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继续在微博中传播,如其中人气最高的评论量为290次,转发量为1466次,来自“全球新鲜资讯”的微博,内容为:“浙江省新昌县儒岙镇,年产胶囊一千亿粒左右,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这里用工业皮革废料做成药用胶囊,毒性很大的重金属铬超标30多倍,最高达90多倍!这样的毒胶囊供应全国各地的药厂。(央视)胶囊铬极易被人吸收,长期服用必致病变!”

3、报道规模变化

(1)新浪微博15、16日报道量分时统计

13:“毒胶囊”事件新浪微博15日、16日报道量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4月15日中午12时起,至晚上22时,关于该事件的微博报道数量处于逐渐上升的阶段,由于时间特殊性,至16日凌晨3时处于数量极低状态,至上午8时后又处于报道热度较高阶段。从这时开始,原创性微博报道与全部微博报道量变化情况开始有所区分,原创报道量依然持续上升,而全部报道量在14时有一个最低点。结合前面的数据分析,代表着评论性特征的原创报道在该事件发生后报道量会平稳增加,而带有新闻性特征的微博转发量则会集中于一些特定的时间点。

(2)新浪微博一月内报道量分日统计

  

14:“毒胶囊”事件新浪微博一月内报道量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毒胶囊”事件发生之后的30天时间内,4月18、19日原创性微博报道量达到了最高值,从20日开始有下降趋势,自22日至25日微博报道量又开始上升,之后关于该事件的原创性微博报道量则处于持续下滑直至小规模波浪式平稳变化阶段。总体来看,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自发生之日起的一个月内,微博报道量是一个抛物线变化过程,这反映出突发性事件在时效性上显现出的特征,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关注度会在短期内突然增高,接下来会有一个波浪式的关注度逐渐降低的事件平稳阶段。

四、人民网与新浪微博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分别选取了人民网和新浪微博关于“毒胶囊”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内容分析,主要从相关新闻的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化媒体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传播对新闻网站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一)两类媒体信息生产过程比较

从报道类型来看,在事件发生的高潮时期的4月16日至18日抽取的样本分析来看,人民网和新浪微博的报道的主要类型都包含了新闻和评论两种形式,而新浪微博还出现一些用户针对该事件创作的一些讽刺、戏谑性的小品、段子,在报道数量上也是新浪微博占据了优势。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新浪微博的互动性更强,用户的参与度更高,“人人皆媒体”的特征使得信息类型更为多样化。

从报道形式来看,人民网和新浪微博都涵盖了纯文字报道、图文报道和视频等形式,也就是说二者在事件初期基本都能够采用常用的报道形式进行多媒体报道。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浪微博的报道中纯文本形式占了8成之多,而图片内容和视频内容被采用的较少,而人民网的报道中采用图文和视频的报道却占到了近一半,这种差距体现出追求迅速便捷传播消息及非专业背景的特征。

从报道主题和涉及领域来看,人民网关于“毒胶囊”事件的报道主题主要有问责相关企业、问责监管部门、链接食品行业、指向制造行业、宏观政治经济范畴、指导个人生活、证券股票市场以及涉及司法领域八个主要方面,其中,问责监管部门和涉及执司法领域的报道合计超过一半,可以看出,人民网的报道和评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较为明确,质疑性报道讲求理性分析。而新浪微博发布者的报道立场主要集中于揭露检举“毒胶囊”事件以及借微博传播来发泄个人情绪两个方面,报道涉及的领域以揭露药品企业、胶囊制造业的微博内容最多,其次是向政府及社会相关部分质疑、问责的微博内容。可以看出,微博用户更习惯于借助微博传播就公共突发事件表达个人观点,发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微博传播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和和微博用户高度的草根性。

(二)两类媒体信息传播过程比较

从报道消息来源来看,人民网对“毒胶囊”事件报道样本的消息多采自于全国范围的传统媒体及其他新闻网站,皆为官方发布的信息,自己采写的内容比较少,没有引用国外媒体的报道,体现其注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的定位。新浪微博的样本中原创内容的微博占6成以上但多为用户对新闻发表相关评论,这些信息主要还是依托传统媒体和主流新闻网站的报道。

从新闻的互动环节来看,人民网在每篇报道后设有“分享”和“观后感”功能,没有直接参与的功能,而新浪微博评论和转发功能使其不仅能快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同时也是衍生地。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浪微博中评论量及转发量均在10次以内的微博数量分别占据了96%和94%,也就是说微博中大量的信息仍处在传播关系节点的弱关系点上,影响力有限,而评论量和转发量较高的微博多是来源于认证用户,例如主流媒体的官方账号在微博平台上仍具有一般用户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从报道规模来看,样本中人民网的报道数量为74篇远低于新浪微博的269篇。从时间上来看,新浪微博与央视15日播出有关“毒胶囊”节目几乎同步出现相关消息,而人民网在16日的7点36分才发出第一篇相关报道。从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新闻网站的时效性与微博有一定的差距。17日人民网的相关报道与评论数量上升达到峰值,新浪微博中原创性微博报道量也在18日、19日达到了最高值,从20日开始两者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23日人民网的相关报道数量略有回升,而22日至25日微博报道量也开始上升,说明主流新闻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在突发事件的热点阶段是有所呼应的。

总的来说,最为社会化媒体中风头强劲中的新浪微博相对于传统新闻门户网站人民网来说在信息传播速度、传播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速度来看,新浪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具有“第一时间发布”的优势,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功能较强;其次,新浪微博的信息来源更多元,裂变式传播形成信息集聚高地;最后从互动环节来看,用户参与成本低,参与原创信息的积极性高,因而呈现出的信息内容更贴近用户。与此同时,微博也显现出信息量大却呈现碎片化,信息来源权威性不强致使谣言传播,大部分内容私人化、社会影响力不强等特点。相较而言,人民网这种主流网络媒体的信息权威性更强,媒介专业素质更高,在“把关人”、“议程设置”和新闻真实性等方面把握能力更高。

(三)建议

针对以上观点,我们对人民网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的创新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加强深度报道的采写,凸显新闻专业优势

虽然在时效性与接近性方面使微博能够先声夺人,但人民网在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与全面解读方面显然更具优势。突发事件后人民网能够及时发布各级政府的官方权威消息,以访谈或专题的形式为受众提供更为专业深入的全景式报道。

2、关注公众的需求,加强融合报道,提高影响力

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的关注面覆盖全国,对于局部地区的热点有可能关注不够,因此要加大对各地方频道的建设,充分利用各地记者站形成联动,同时网站编辑记者要加强对社会化媒体的利用程度,以更快的反应和更多的角度去发掘公众关心的热点突发事件,以打造具有媒介融合优势的新型信息服务门户网站为目标。

3、提高媒介素养,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人民网的专业记者群体相较于新浪微博的大量普通用户的新闻专业素养更高,在把握新闻线索的价值,采写新闻的信息含量、核实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显然也更具优势。在新浪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平台上,人民网的官方微博账户及其专业媒体记者凭借其专业优势同样可以成为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例如通过给自微博转发和评论,可以将某一事件迅速推至舆论高潮,也可以设置议程,改变突发事件中公共舆论议题走向。

因此,我们认为同在新媒体技术时代的背景下,主流门户网站与社会化媒体各具竞争优势又有相互融合的可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两个信息平台不应形成互不相干的舆论场,交互融合的报道创新可以使二者在博弈中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罗昶(2011):《突发事件传播的媒介分析与应对:以媒介融合为视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范以(2005):《论突发事件传媒视角选择》。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3、王朋进,颜彦,高世屹(2010):《媒体危机报道:原理与策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4、贺文发,李烨辉(2010):《突发事件与信息公开: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杨魁,刘晓程(2010):《政府?媒体?公众: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应急机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赵士林(2006):《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7、邹建华(2009):《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政府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回放与点评》。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8、龙力莉(2010):《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运用与舆论应对案例与启示》。北京:人民出版社。

9、Erik Qualman著,刘吉熙译(2010):《颠覆: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0、查伦?李,乔希?贝诺夫著,陈宋卓涵译(2010):《公众风潮:互联网海啸》。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注释:

[1] 谢耕耘:《突发事件中的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载《新闻界》,2008年第6期,第5-7页。

[2] 韩鸿:《新媒体环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的机制创新》,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88期,第128-132页。

[3] 方亭:《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分析》,载《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3期,第13-14页。

[4] 《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北京。

[5] 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5月,第16-20页。

[6] 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触、受众表达与媒体评价》,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1期,第53-56页。

[7] 李良荣、张嫄:《新老媒体结合造就舆论新格局》,载《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第30-34页。

[8] 芦何、秋胡晓:《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互影响——以甬温动车事故为例》,载《当代传播》,2012年第1期,第82-84页。

[9] 毛亚美:《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以人民网与凤凰网对“7?23动车事故”报道为例》,载《新闻世界》,2012年第1期,第134-136页。

[10] 刘依卿:《突发事件中主流网络媒体的作为》,载《科技传播》,2010年第10期,第6-7页。

[11] 夏雨禾:《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论: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5期,第43-51页。

[12] 陈芊芊:《微博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研究—以“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报道为例》,载《东南传播》,2011年第12期,第92-93页。

[13] 网址:http://search.people.com.cn/rmw/GB/rmwsearch/dj_index.jsp

[14] 注:截止分析日止,最后一篇报道是2012年6月25日18时12分的《通化金马受困毒胶囊事件》一文。网址: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2/0625/c210117-18377882.html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