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信息时代下的舆论形成与传播机制研究--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信息时代下的舆论形成与传播机制研究

黄昭华

2012年12月05日16:5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信息时代下,舆论的形成与传播都发生了变化:舆论的滞后性逐渐消失,网络时代的社交化、匿名化、碎片化,很大程度地打破了舆论形成的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舆论产生、扩散的简易化、趋同化趋势明显;大众媒介与舆论的互动关系愈见紧密。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对信息时代下的舆论形成与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给新闻舆情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舆论 大众媒介 受众

舆论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词语。“舆论认为……”“网络舆论……”等等,都时常出现在日常的新闻报道和文章中。久而久之,“舆论”就变成了一个讲出来就让人感觉“很有分量”的词语,这个词语的背后似乎隐藏着广大人民的言论力量。

首先,对于舆论的定义,陈力丹在《新闻理论十讲》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情况。[1]在这个定义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有三个要点:

一是舆论的主体是公众;

二是舆论是针对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即公共事务,包括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运动。“我们不得不从政治上去应付的这个世界,既产生于想象,也产生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他会逐渐在他的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外部世界的这些特征,我们简略地称作公共事务。这些特征当然与他人的表现有关,只要他人的表现与我们的表现相抵触,就会受到我们的抵触,或者引起我们的关注。”[2]这是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对公共事务的描述,也就是说,引起民众关注的所谓公共事务是指与人们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能够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且通常带有争议性质的社会问题。

三是舆论会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会产生影响。这一点就要涉及到国家政府、新闻媒介和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愈发紧密。新闻媒介的报道会对舆论的产生形成引导作用,舆论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通过媒介表达出来,进而影响到媒体的意见表达,从而对政府进行议程设置。这一点在后文中会再做论述。

信息时代带来的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和公民力量不断聚集,给舆论的形成和传播造成了新情况。对于信息时代下的舆论形成与传播机制,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舆论的滞后性消失

舆论具有滞后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公众数量庞大、知识层次和理解能力都参差不齐。相对于各种社会团体、企业、部门而言,他们是无组织的,也就是零散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面对一个突发的公共事件,有组织的团体和部门相对于个体而言会具有比较高的灵敏性。而公众的个体面对一个突发的公共事件,往往会比较关注与个人利益相关的部分,个体与个体之间是缺乏交流和互动的,因而要将多个个体的利益联合起来使其保持一致性而形成舆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融合度。因而,舆论是具有滞后性的。

舆论具有滞后性所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在信息完全传达给受众并且受众形成利益联合的舆论场之前,政府、媒体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整合和舆论的引导。如果是负面的信息,则能够给公关部门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危机公关。

然而,这或许是在互联网带动下的网络兴旺发达之前的景象了。如今的情况发了本质性的改变。“舆论场形成的条件之一是一定空间人们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1],即相邻密度越大、交往频率越高,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且在一定的空间内,众多个人的意见容易转变成某几种舆论。

这一观点,在网络社交化、碎片化飞速发展并且聚合的能力不断增大的今天,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大加速了网络的发展,社交化媒体的出现将个体联合起来,无论相隔多远的距离,个体之间有多大生存环境的差异,都能够卷入一个相同的利益共同体中,从而形成一个悬浮在真实人际交往之上的舆论场。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向全世界拓展,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交往频率急剧增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的机会日渐增多,较大范围内的共同利益得以形成,于是现代舆论开始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和能量,同时亦唤起公众自身的自主意识。不知不觉中,舆论变得十分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有引起舆论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进程。”[2]的确,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通过网络的传播,会以更快的速度传达给每一个人,这种点对点的直接传播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舆论的滞后性这样看来,似乎就消失掉了。坏消息比好消息要传播得更快,因而产生的危机往往更难拯救。

于是,网络时代的社交化、匿名化、碎片化,很大程度地打破了舆论形成的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舆论滞后性的消失,使舆论成为了现代社会变动的先兆和社会动向的晴雨表。

二、舆论产生、扩散的简易化、趋同化趋势明显

舆论形成“最一般的想法就是社会精英人物通过大众媒介进行宣传鼓动,从而造就舆论。”[3] 这个观点我并不特别认同。对于精英人物,就是所谓的意见领袖,他们被冠以“精英”一词,必定因为其有过人之处或是有独特的强大影响力。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公众更容易的通过转发、评论某些观点而被卷入某个正在形成的舆论场,而这个舆论因素产生的源头,已经不再是某个精英人物或者意见领袖,他可能只是微博名后面的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某个小人物的某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或者对某个事件的惊世骇俗的评论,通过网络这个放大镜后,无数网友的不断评论和转发都会将一种默认的观念认同不断扩散,最终对舆论的形成推波助澜。舆论的产生的中心源头越来越趋向平民化。

舆论的源头出现了之后,其扩散的程度是惊人的。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外一个个体,也许只需要不到一秒钟的时间。然而,令人惊讶的不是传播速度的快,而是一个人的意见在极短的时间内竟然就可以轻易地说服另一个有思想独立性的个体,使之参与到意见共同体中,达到意见的高度统一。不仅舆论源头的形成普遍化平民化了,而且言论的传播扩散越来越便利和简易。

各种意见在社会群体内受到相互影响而趋同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描述舆论的形成和相互影响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即由人对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者说是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

也就是说,在个人的信念、态度、意见或者情绪汇聚成为舆论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很容易彼此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种本能的社会心理过程。人们在发表意见之前往往会先观察有没有足够多的“同道中人”。虚拟的网络的发展恰恰为“同道中人”的产生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然而,这些“同道中人”有多少是真正经过思考和顾虑的呢?看上去意见和利益高度统一的“同道中人”,有多少盲从的成分呢?舆论真的完完全全不掺杂任何水分地代表了三分之二的民众的意见?如何确定网上的意见就是舆论?那些尖锐而集中的意见给人的感觉似乎持此观点的人数很多,但是这个“很多”是多少呢?网络水军、个人或团体操纵的成分又占据了多少?“凑热闹”、随手评论转发却没有真知灼见的人又占了多少呢?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与独立的个人存在根本的差异,群体当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和简化思维习惯决定了其非理性或者极端的行为方式。[1]这就可以看出,舆论形成后,在舆论场中独立的个人就集合成了一个有着一致性利益诉求的群体。他们会为了共同的利益需求而采取诸如游行、抗议等较为极端的行为、

同时,勒庞还提出个人融入群体精神之中,个体之间的差异被消解,智力认知水平开始下降;群体运动中的情感和行为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群体的智商等于群体中所有个体中智商最低的个体的智商,情商则等于所有个体的情商之和,所以群体往往容易产生集体偏见和集体情绪,更容易被说服。

由于这种智商的降低和情绪化的影响,所以民众更容易被操纵和说服。网络的发展加强了民众力量的聚合,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容易在还没有认清真相的情况下,就立刻卷入情绪化的偏见和娱乐化的言论浪潮之中,往往造成舆论的迅速形成和多个舆论中心的出现,事态会被扩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也许恰巧成为了媒介事件的“别有居心”的策划人宣传推销自我的“帮凶”和“免费”的传播工具。信息时代下,舆论真实性的困境亟须规范和制度的制约。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赵光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