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有了新奔头(新春走基层)--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定居有了新奔头(新春走基层)

——四川阿坝牧民定居点见闻

记者  张  忠

2013年01月31日07: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隆冬是草原上最寒冷的时节,记者前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松潘两地,探访牧民生活景况,倾听他们心声。

  极目望去,相比色彩斑斓的夏秋季节,眼下的川西北高原有些单调,只有红色基调的牧民定居房,星星点点,跳入眼帘。

  去年底,四川宣布:历时4年实施的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已建成定居房100139户,完成规划的100.88%。

  告别千年游牧,住上定居新房,是否“定得下、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生活大变样,生产也不误

  蓝顶红墙,两层小楼,屋前的院子近百平方米,这是若尔盖县班佑乡姜冬村牧民罗伍学的家。

  正午时分,光照充足,不用生火,屋里就很暖和,落座没过几分钟,不得不脱下厚厚的羽绒服。

  卫星电视接收器、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太阳能热水器、台式电脑,院子里有辆摩托车,塑料布套着一台洗衣机,尚未开口询问,已知这户人家的好光景。

  除了政府提供的2.5万元建房补助、3万元贴息贷款,耗资20多万元盖起新房子,罗伍学家主要靠的就是牧业收入。

  出栏牦牛40多头,每头售价三四千元;出售鲜奶2000多斤,加工酥油400多斤、奶渣500多斤,收入近万元;自己还在砂石场打工,挣了4000多元……盘点去年收成,罗伍学全家收入至少15万元;四世同堂,13口人,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

  不知不觉算出这么一笔账来,透了家底,罗伍学多少有些不自在,嘿嘿一笑:“这两年,畜产品值钱了。”

  告别了“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走四方”的游牧生活,过上好日子的不只是罗伍学一家。姜冬村每户定居房面积100至400多平方米不等,全村852口人,去年人均纯收入6800多元。

  罗伍学家的冬季放牧点距家只有七八公里。放牧的大儿子、儿媳十天半月回趟家,“以前回来得要勤些,因为在家能看电视。现在有了政府赠送的‘马背电视’(便携式太阳能卫星数字电视机),随时随地都能看了。”

  问起今年有啥打算和期盼,罗伍学说:“想买辆便宜点的小汽车,逛县城、走亲戚都方便。”

  提档升级,“牧家乐”拓宽增收路

  松潘县川主寺镇牧场村最近出了桩新鲜事:村委会组织牧民走了一趟“港澳8日游”,全村71户人家,每户去了一人。

  “这可是头一回,开眼界了!”村民出戈拿来厚厚一摞照片给记者看:这是金紫荆广场,那是维多利亚港……

  开了眼界的牧民们,新年更有新盘算:改造提升“牧家乐”。

  村委会成员泽交告诉记者,3年前开建定居点时,政府指导村里按照“靠公路、靠乡镇、靠县城”原则选址,为的是让定居后的牧民生活能便利、致富添门路。

  凭着紧邻213国道的交通便利,村里开发藏寨旅游“牧家乐”。出戈一家去年在“牧家乐”上挣了4000多元钱。他说只是“小打小闹”。

  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利用冬闲搞起了“牧家乐”的提档升级: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改造提升客房硬件,新增10户“牧家乐”。“秋冬改造完毕,开春就能接待。”泽交说,全村因此增加100多个旅游接待床位。

  水晶乡川盘村去年就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牧民增收当年见效。进入秋冬,在乡里的协调下,政府担保提供贴息贷款160万元,村民自筹部分资金,改造自家富余住房,统一租给成都一家旅游公司经营藏式客栈。

  “每年4至10月的210多天,公司按每间客房每天80元支付租金,村民旱涝保收。”包村干部、副乡长马玉勇说,全村37户人家,目前已有17户签约出租客房,共75间。

  走进村民尕机的家,一楼已经改造完毕,装饰了8间客房,二楼还有公用的藏式客厅和民俗体验区。仅出租客房这一项,尕机家一年就能稳稳当当收入13万元以上,两年就能收回改造投资,还有盈余。

  得让娃儿们把书念好

  傍晚时分,姜冬村牧民阿旺家,炉火燃得正旺。在县城教书的女儿德尕措寒假回来探亲,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聊家常,格外暖意融融。

  31岁的德尕措是当年村里“书念得好的”,10年前从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若尔盖藏文中学教书。

  过去受游牧生活影响,孩子上学是牧民们最头疼的事。66岁的阿旺老人说,定居之后,娃儿们念书方便多了,大多在30公里外的县城上寄宿制学校,免缴学费、住宿费,每月还领140元生活补助,家长们都很放心。

  牧民家庭都比以前重视子女教育了,阿旺说,自己的孙辈们“该读书的都在读”。

  班佑乡党委书记张冀胜告诉记者,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6.4%,在姜冬村,这个比例是85.2%,“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多做工作,尽快赶上去。”

  38岁的姜冬村牧民阿学,定居后“改行”跑起了运输。贷款加积蓄,他花40多万元买了一辆东风大卡车,去年一年跑下来,毛收入接近20万元。

  阿学的儿子在邻近的巴西乡中学念初三,今年就要考高中。常年在外奔波的阿学,就盼儿子把书读好,“上高中、念大学,我都供他”。 

分享到:
(责任编辑:赵光霞、宋心蕊)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