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农民如何“下山”?(走转改·一线调查)--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2006年以来,重庆城口县2.5万人从高山搬下,目前生态搬迁仍在进行 

高山农民如何“下山”?(走转改·一线调查)

刘志强

2013年07月09日08:1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岚天乡高山居民搬迁安置区。
  资料照片

  扫描二维码
  体验更丰富

  核心阅读

  重庆城口县,位于大巴山深处,境内高山林立。自2006年以来,城口县共实施生态扶贫搬迁6388户、2.5万人。大规模生态扶贫搬迁,高山农民生活发生了怎样变化?搬迁之后,致富是否有门路?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部分农户仍生活在高山上?本报记者近日来到城口县岚天乡探访。

  

  高山农民为何要下山?

  生活艰难且易引发环境灾害, 政府支持激发搬迁积极性

  6月底,车出城口县城,沿着清澈的任河,向大巴山深处蜿蜒前行。约莫1个半小时后,一排排错落有致、白墙灰瓦的巴渝民居出现在青山碧水间。路况平整,垃圾填埋场、休闲健身广场、卫生院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正是岚天乡高山移民安置区。“自2006年以来,城口按照‘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游客进山’的思路,共实施生态扶贫搬迁6388户、2.5万人。”城口县委书记裴智说。

  记者来到搬迁村民张国轩家中:下面两层15个房间,楼顶用于摆放绿色植物和储存杂物。张国轩的新家,是2010年落成的。此前,他一直住在海拔1700多米的星月村:孙子到乡里上小学,天还没亮,就得打着手电筒出发;家人病情加重,只能拿木板抬下山医治;种啥吃啥,经常连着十几天吃土豆、红薯。搬家下山后,情况大不同:孙子上学不出10分钟就能到,感冒发烧了,走几步路就能到卫生院,集镇上有菜贩,天天能吃到新鲜蔬菜。

  岚天乡,地处城口县东部,此前高山上散居着近500户、3000多人。“若挨家挨村改善基础设施,资金筹措难度大,效果也不明显。岚天乡地处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若长期消耗自然资源,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引发地质灾害。”乡党委书记陈良丰说。

  2009年起,岚天开始启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推动农民下山集中居住:此前,场镇上仅70户人家,一期搬进158户,二期又搬下200户,加上聚拢在城镇周围的300多户,目前集中居住率已近八成。

  政府的号召和投入,激发起高山农民本就很高的搬迁积极性,也撬动着各家各户纷纷筹资建房。“前前后后,共花了10多万元。”张国轩说,“以前早就想搬,但建房的宅基地不好找、通水通电也麻烦,有政府的好政策,当即就决定要搬下来。”

  农民下山后如何致富?

  依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搬迁下山关键在于,能否安稳致富。

  山上为何难致富?梳理下高山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便可得知:人耕作土地,地里长出粮食,粮食喂给猪,猪再被人吃掉,一年到头,只能图个温饱。高山地区耕地有限,土地贫瘠,青壮劳力紧缺。

  移居山下后,岚天乡也渐渐找到了路子。一是“增”,抓住城口外部交通环境改善的契机,吸引外地游客发展乡村旅游;二是“改”,不再种植玉米、红薯、土豆,而是以合作社带动的方式,改种中药材、核桃、板栗等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大山,赐予山里人宝贵的自然景致:原始丛林、叮咚山泉、漫山彩叶。28岁的范明波,去年5月开始经营农家乐。淡季月收入有七八千元,旺季近2万元。如今在岚天,“大巴山森林人家”农家乐已开张55家。

  “目前,游客还是以本县为主,外地人来得很少。”范明波所言的状况将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明显改善:7月底,城口到万源的快速路全面贯通后,到重庆主城的时间将从现在的8小时缩短至4小时。

  搬迁下山,一部分农民转向打工、旅游等行当,从土地上解放出来。2009年以来,乡里先后成立了牛头岭中药材、岚溪干果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明军说,合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技术及销售渠道,农户自己耕种;二是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农户不用担风险,按年收取租金,目前已流转5000多亩。

  张国轩将原来耕作庄稼的15亩地,全都改种桔梗、云木香等中药材,还在新居附近养了30个蜂箱。他在山上还有些林地,长着野生板栗。以前搁着没管,如今销路畅通了,便稍作打理,产量更高。去年,不算儿女在外打工,家里纯收入达3万元。

  “2012年,通过发展板栗、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岚天乡人均增收1600元。”陈良丰介绍,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搬迁前2009年时的3229元增至去年的7300元,与重庆全市平均水平相当。

  仍困守高山的贫困农户怎么搬迁?

  800多人因缺少自筹资金暂缓搬迁,成为下一步生态搬迁重点

  生态扶贫搬迁,越到最后,越松懈不得。前后两期、358户居民从山上搬下来,成本如何承担?为什么还有部分贫困农户仍然留守高山呢?

  陈良丰告诉记者,搬迁一需要政府投入,二也需要群众自筹。乡里将国土整治、新村建设、生态建设、安全人饮、清洁能源、小流域治理等项目专项补助资金打捆使用,一共投入了2000多万元。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水、电、道路、雨污管网、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征用110多亩河滩地,改造成宅基地;三是直接补偿到农户身上,包括购买宅基地时的补偿,以及补贴每栋楼房的风貌建设,“由于集中居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可以降到最低。”据了解,乡上最近正在摸底剩余高山农户的搬迁意向,不久就会启动第三期居住区的建设工作。

  最后还留在高山上的800多人,最为贫困,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如何呢?一大早,我们上山探访。途中碰到三河村村民张明苹和邻居范中玉正往场镇搬家具,移步最近的农户王顺品家中聊天发现:三人都有意愿搬迁,但因各自家庭情况不同,搬迁进度也各不相同,而缺少自筹资金是主要问题。

  38岁的张明苹刚刚攒够建房款:“我是小学毕业,出去打工一直也赚不到大钱。这两年,弟弟在外谋了份煤矿的差事,眼下有了点闲钱,就边赚钱边建房。” 35岁的王顺品有资金建房,正等待下一期安置:2003年,他在半山腰上建了新房,大家刚开始往下搬时,他舍不得扔下新房,后来场镇上前两期安置区宅基地也已分完。61岁的范中玉没资金建房:他是低保户,妻子生着胃病,儿子前年受了工伤,干不了重体力活。陈良丰说,“乡里像范中玉这样最困难的高山移民,还有800多人,是我们下一步攻坚的重点。”

  在人迹最高处三河村,72岁的胡孝碧40多年一直住在一座土墙砌成的老屋里。“当然想下山,可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

  对山上的农民来说,下山,是一致的期待与意愿。坐在胡孝碧家的长凳上,陈良丰展望着:“一方面,可以在山下集中建设廉租住房,供困难农户迁去居住,或者帮助他们先搬到低山地带,梯次转移;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安排公益性岗位、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让他们从根子上脱贫。”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9日 06 版)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