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3年·第5期

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都市报

罗凯戈 何万明

2013年09月27日13:53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惠州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跻身全省先进行列。惠州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等省内各大媒体纷纷进驻,惠州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006年以前,惠州地区只有《惠州日报》一家党报,由于其功能定位,在民生社会新闻报道方面有一定局限,在与省内都市类大报竞争时显得力不从心。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市民希望有一份更加贴近他们工作生活的本地报纸。作为当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惠州日报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步伐,创办一份都市报已是水到渠成。2007年1月1日,惠州日报社下辖的都市报——《东江时报》创刊。

6年来,《东江时报》坚持“权威、责任、有用”的办报理念,立足惠州本土,全方位多视角报道民生新闻,不断创新办报理念,拓展发展空间,成为惠州市民想看、爱看、要看的报纸,成为当地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突出都市报的本土特色

自诞生之日起,《东江时报》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时有多家实力雄厚的省级媒体进驻惠州。这些媒体大鳄来势汹汹,抢新闻、抢广告、抢市场,仅《南方都市报》每天推出的惠州新闻就多达16个版。

创刊之初,《东江时报》编辑记者大都从党报抽调,缺乏办都市报的经验,报纸在风格、角度、报道内容及手法上与《惠州日报》趋同,市场反馈也不理想。针对这种现状,报社出台了《采编差异化实施细则》,坚持每天召开编前会,开设编辑部课堂,通过评报、选题,实战教学、案例教学等,引导采编人员创新报道方式,改变报道视角。

通过学习实践,采编人员明晰了报纸定位,转变了办报理念和思维路径。为突出时报特色,报纸开设了“惠州新闻”、“生活看点”、“惠民帮办”、“社区新闻”等专版专栏,贴近本土,贴近百姓,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同。

为市民送上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

创刊6年来,《东江时报》以“打造最适合读者口味的都市报”为宗旨,致力于让广大市民在悦读中分享收获。报社不仅图文并茂地报道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还主动组织颇具特色的采访报道活动,力求让新闻信息更真实、更生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东江时报记者走东江”和“惠州边界行”大型采访活动。

“东江时报记者走东江”采访活动从2007年12月开始,历时3个月。采访团沿着东江,行走江西赣州、广东河源、惠州、东莞、增城等两省10多个地区,刊发了200多篇采访文章和大量图片,报道了东江的水资源现状和各地对东江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全面解读了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为广大市民奉上了富含人文知识的地域文化大餐,引起沿江各地的广泛关注。此次采访活动被专家学者誉为惠州主流媒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

2011年11月,东江时报社“惠州边界行”大型采访活动启程,历时6个月,采访组不辞辛劳,足迹遍及惠州边界40多个乡镇。这次采访共刊发报道文章300多篇,通过文字图片,将惠州边界乡镇的文化古迹、历史名人和风土人情呈现给读者,社会反响强烈,市民争相传阅。该组系列报道荣获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文风、改文风”活动二等奖,荣获第26届(2011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在与读者互动中提升亲和力

都市报是市民生活报,打的是服务牌。为广大市民提供经济、社会、文化、休闲、娱乐、体育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是都市报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围绕这个宗旨,东江时报社不断策划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主动贴近市民,努力打造市民的贴心报。6年来,报纸先后推出“惠州融入珠三角之百姓愿景”、“如何管教问题少年”、“征集高考爱心车免费接送考生”、“邀请四川震区妈妈来惠州”等众多百姓关注的报道话题,促进了报纸与市民的交流互动。

2009年6月,东江时报社启动“文明惠州温暖四川震区妈妈”活动,邀请40位在“5?12”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妈妈来惠州疗养,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一家医院免费为她们体检、一家公司为她们举办欢迎晚会……震区妈妈在惠州6天的旅程中,不少热心市民自发地陪伴她们,为她们提供各种帮助。这次活动不仅弘扬了社会爱心,也提升了《东江时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9年11月,《东江时报》开创性地推出了“报纸进社区,惠民帮到家”活动,共安排10多名记者进驻17个小区担任“社区记者”,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时报义工还为居民提供各种免费服务。帮办活动每到一个社区,居民就像赶集一样,将帮办摊位围得水泄不通。活动受到广大市民交口称赞,《东江时报》的品牌影响力大大提升。该活动获中国报业新闻社会活动案例品牌价值奖。

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作为都市类报纸,《东江时报》在功能和定位方面有别于日报,它是以市场为导向,用平民视角关注普通市民的工作生活,反映民众的诉求心声。在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很多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国家大事也是百姓关注的焦点。《东江时报》及时报道这类信息,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给广大市民。

2012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大开幕的第二天,《东江时报》就推出“十八大特别报道·解读”栏目,对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进行详细解读。随后又相继推出“十八大特别报道?反响”、“十八大特别报道?成就”等栏目,盘点近些年惠州建设的成就,反映市民的所思所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东江时报》对惠州各界积极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典型事例进行及时宣传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全国两会是观察认知中国当下和未来走向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盛事,每年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很多都关乎国计民生,与民众利益前途密切相关。《东江时报》每年都会集中报道两会的重要内容和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尤其令人关注。东江时报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两会采编团队,为两会报道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报纸立足地方特色,做好落地新闻。出席两会的惠州籍全国人大代表有4人,其中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TCL总裁李东生在惠州家喻户晓。以他们为报道重点,以他们的提案为报道内容,让全国两会报道与惠州有了人缘、接了地气。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东江时报》详细报道了黄细花提交的“把带薪假纳入全年节假日中强制休假”的建议;3月6日,报道了她提交的“入户、入学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应该与上环等计生政策挂钩”的建议。该消息经@财经网发布后,被网友转发2000多次,评论近千条。有网友大赞“这是一条可以感动中国的提案”,并表示“力挺黄代表”,不少女性读者给东江时报打电话,说“黄代表说出了我们女同胞的苦衷,我们声援黄代表”。同时,《东江时报》在第一时间报道李东生提交的“保护环境应树立联合治理意识”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提高到5000元”等提案。

在两会召开期间,《东江时报》用50多个版面刊发两会新闻近400条。报纸开设了“连线两会”、“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微两会”、“微新闻”等专题,推出了“2013全国两会?连线”、“2013全国两会?热点”等栏目,使两会报道更加生动,更具地域特色。

(作者:罗凯戈,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副总裁、副总编辑,《东江时报》主编;何万明,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研究室副主任)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