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历史纵横>>人民日报社·名家>>邵华泽>>媒体报道

将军本色是报人——访邵华泽

胡线勤 张晓燕

2013年09月29日10:40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今天中国报业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报人艰苦奋斗传承下来的。很多老报人做了许多重要的贡献,才会有今天报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报业同十几年前、几十年前比,确实是做大做强了。刊登的内容、提出的问题反映了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从贴近实际、贴近民生来看,这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

● 无论新媒体怎样发展,纸质媒体仍然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两者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在今天应该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力求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尽可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伏案金台整四年,如临如履夜难眠,篇篇文稿催我手,切切众期挂心田。幸有群英谋智盛,更兼雄才战友贤,衣带变宽何足虑,旭日临窗喜开颜。1993年我60岁时写的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心情。

——邵华泽

邵华泽,1933年生于浙江淳安。现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我们曾读着他的著作《生活与哲学》、《历史转变中的思索》、《思想方法和理论思考》、《邵华泽自选集》、《新闻评论概论》、《同研究生谈新闻评论》、《伏案金台十一年》学写新闻,寻觅着他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社长的足迹成长。

2013年4月24日下午,我们有幸采访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真是高山仰止。我们赶到邵老家时,比约定时间早了20多分钟。环顾客厅,一组书香画卷沁人心脾;门庭柱上刻着邵老手书:“黄河啸天地,东海纳古今”。沙发背后挂着邵老拍摄的巨幅图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可是整3点赶到……”邵老中午散步回来了,迈着轻盈的步伐笑呵呵推开门与我们打招呼。邵老虽有80高龄,但目光锐利,思路敏捷,畅谈古今,真诚坦率,道法自然,睿智幽默,足见大家风范。侧目望去,内屋威武的中将军衔服星光闪烁,不仅使我们想起当年郭沫若为陈毅元帅所赠的诗句,同声默道——“将军本色是报人”。

荣获毛主席称赞,

从此与新闻工作结缘

记者:前不久,您荣获“中国杰出报人终身成就奖”,在业界引起广泛赞誉,您是当之无愧的。对此您有何感想?

邵华泽:这一次获奖,我感到意外,同时也很荣幸。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有点不敢当。中国报业协会作为全国报业界自己的组织,这么多年来,在推进报业的经营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我接触报协有20多年了,很了解这一点。

今天中国报业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报人艰苦奋斗传承下来的,很多老报人做了许多重要的贡献,才会有今天报业蓬勃发展的局面,才能做到实力壮大,业绩突出。

我之所以获奖,可能是因为在报界工作时间比较长,而且是在大报任职,又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如果说自己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一是靠领导;二是靠大家。即使我做了一点努力,也是作为一名报人应该做的。

记者:当年,您之所以走上新闻之路,是源于毛主席的赞赏,您还记得当年的情形吗?

邵华泽:之前,我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书,是哲学老师,平时爱写点文章。当时工作很专心,从没想过要改行。1953年秋开始,学了一年理论,1954年就开始做助教,那时才21岁。从1954年到1964年十年时间里,除去有两年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其它8年都在当教师。1964年1月27日,我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浅谈一分为二》,是一篇联系实际谈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短文,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起那么大的关注。据当时的军报总编辑华楠说,当年2月,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同志对他说:“毛主席看了《浅谈一分为二》,称赞这篇文章写得有理论,又通俗,讲得活。”罗瑞卿还说,作者可以调到解放军报社工作。就这样,我于当年4月到军报报到,华楠找我谈了话。从此我踏进了新闻工作的大门。

记者:当时,媒体更多重视“两报一刊”,您曾在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中国两个最重要的报纸担任领导职务,特别是到人民日报后还保留军籍,您被授予中将军衔,这在我党新闻史上也不多见的。

邵华泽:回首往事,我与新闻的两次结缘都是偶然性的,一次是进军报,另一次是进人民日报。我一开始参加工作时,就想一辈子搞理论,当教师,研究哲学,这是自己的兴趣。后来,偶然机会,因为发表了一篇文章去了军报。在军报干了21年,从编辑做起,后来到副主任、副社长。1985年调到总政治部任宣传部长,当时心想这一辈子不会再干报纸了。谁知道1989年有一天,总政治部领导找我谈话,转达军委杨尚昆副主席的意见,说中央指名要调我去人民日报当总编辑。当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但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位老军人,我认为服从组织安排是第一位的。

记者:您17岁参加工作,没有离开过部队,熟悉了“我的队伍、我的兵”,调到人民日报社后,可能会遇到新的挑战,您有过顾虑吗?

邵华泽:当时的确有顾虑,主要是怕担不起这个担子。过去我们对于人民日报总编辑这个角色看得很神圣,很崇高,因为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宋平同志找我谈话时我说,人民日报总编辑这个职务非常重要,我虽然干过报纸,但由于长期在部队工作,对于地方工作,尤其是对经济工作不熟悉,自感能力、水平、知识等有限,怕难以完成中央的重托。这是我的内心话。宋平同志说,这个中央已经定了,先干起来再说。这样,在人民日报社领导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先是总编辑,接着是社长兼总编辑,后来专任社长。

2001年我67岁离开人民日报领导岗位时,说了一段话:对于我自己,我只能说三个字:尽力了。尽力了,不是说应该做的事都做到了、做好了,实际上有许多该做的事没有做,有许多该做好的事没有做好,对此我自己也不满意。这里面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与我这个社长的水平、能力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我的内心话。

主流媒体应当彰显时代特色

记者:您从事报纸工作30多年,在您眼里,今天的报纸发生了哪些变化?

邵华泽:主流媒体任何时候都应当彰显时代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今天的报纸变化很大。刊登的内容,提出的问题都反映改革开放新进程的脉搏,贴近实际,关注民生。

记者:那您觉得今天的《人民日报》和您当年所办的《人民日报》哪个更好看?

邵华泽:今天更好看。一方面,反映在内容上,时代的主题和主旋律分量很足;另一方面,更注重与实际的联系,更注重来自民间的问题和声音,特别是评论方面的改进效果明显,现在的评论比较放得开,版面与过去相比也更加丰富多彩。

我想这里有两点值得提及,一是中央的指导得力,二是报人的思想比过去更加开放更加活跃。如果不是这样,报纸肯定会落伍。形势的发展推动了报纸的发展,读者的要求推动了报纸的发展。不作为就要往后退,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记者:您当年办《人民日报》时最牵挂的是什么?

邵华泽:我当社长时,最牵挂的是两件事,一是报纸的质量,首先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保障,主要是房子问题,包括住宅和办公,安居才能乐业嘛。那时许多局级干部都是两小间,一值夜班,或者要读书、写文章,有时就得让孩子到外面去。1993年我任社长兼总编辑,60岁生日时有感而发,写了几句诗:伏案金台整四年,如临如履夜难眠,篇篇文稿催我手,切切众期挂心田。幸有群英谋智盛,更兼雄才战友贤,衣带变宽何足虑,旭日临窗喜开颜。这就反映了我当时的心态。

记者:您现在平时爱看哪些报纸?

邵华泽: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报纸,每天大概花一小时看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每天都要翻一翻,看看时事、评论;都市类报纸也看;还有一些艺术类的报纸,像书法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者互补,

依存发展

记者:对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您一直很关注。从哲学角度,怎么看待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

邵华泽:我持这样一种观点:无论新媒体怎样发展,纸质媒体不会消亡。因为这两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读者群。因此,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都要力求做到极致,尽可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和评论理论是报纸特别是人民日报的优势。报纸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自己的优势取胜。这几年人民日报在这一点上进步很大。

另外,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老龄人口正在迅速增长,中国报业的兴旺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它的读者群。中国现在已经是报业大国,众多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报业发展的氛围很好。

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特别是城镇的青年人,是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长大的,他们和报纸没有太多感情,没有形成看报的习惯。但是对于年岁大一点的人来说,像一些北京的老市民,有的就跟我说,一天不看北京晚报就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这是多年形成的习惯,很难改变。

记者:人民网是您担任社长期间创办的,当时的那种网络环境,您是怎么萌生和推进创建人民网的?

邵华泽:人民网是1997年1月创办的,是第一个由中央级媒体创办的新闻网站。在人民网创办之前,我们去国外访问,参观新加坡、日本等国的一些媒体,他们都向我们介绍自己创办的新媒体,并引以自豪,我们感到很新鲜,大受启发。特别是联系到人民日报,尽管它是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发行200多万份,但由于印刷、传输、发行等多种条件,再加上只是用汉字这一种文字,对它传播能力有很大限制。当时,我见到了默多克,就问他关于网络技术发展的情况,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态势,他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很有见地。当时,我们就和他探讨,如何用他们最新的网络技术把新闻信息传播出去。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还无法准确预测以后的发展形势。但我们判断,从总的趋势上来说,网络发展起来的空间和前途很大。对人民日报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和编委会的同志齐心协力积极推进人民网的创建和建设。

书法和摄影都是业务爱好,

报人兴趣广泛一点有好处

记者:您很喜欢摄影,而且有很多优秀摄影作品问世。您的“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观点一直以来为大家所认同。您能谈一谈当时的情况吗?

邵华泽:我个人重视新闻摄影,是在到人民日报工作以后。当时存在的问题是,传统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刊登新闻摄影作品不多、分量不够,新闻性强的好照片很少,摄影记者队伍也小,再加上通讯手段落后,通讯员一张照片寄出去需要好几天,收到时早没了时效性。一些报纸的总编辑也反映要对摄影加以重视。

在此背景下,1990年,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牵头组织了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是在银川召开的。当时,我在会上有一个《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讲话。两个提高:一个是提高对新闻摄影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一个是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一个关键:关键在领导特别是总编辑的重视。这个讲话得到与会同志的认同。那么,作为总编辑,我想自己也应该学点新闻摄影,以表示重视,也增加一定发言权,于是就拿起相机。以后兴趣越来越浓,爱上摄影。

记者:据说您也是“华赛”的发起者之一,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邵华泽:我在中国记协任主席期间,与新闻界的摄影工作者接触比较多,也参与记协下属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一些活动,经常议论新闻摄影方面的事情。有的同志特别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领导同志就提出国外有一个“荷赛”,专门为新闻摄影作品设立奖项,我们能不能搞一个新闻摄影大赛。议论多了,就慢慢形成一个共识,并请示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牵头,2004年开始举办“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每年一届。现在想起来,这个比赛能够开展的最主要一个条件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次,我们国家的新闻摄影事业也有长足发展,我们一些记者的新闻图片在“荷赛”上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被国际同行所认可。经过这么多年的坚持,“华赛”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成为一个品牌,这个品牌我们一定得珍惜,使它成为发展中国摄影事业和开展国际新闻摄影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这对我们办好报纸也是很有作用的。

记者:您的书法作品得到许多人的赞赏,也给一些报纸、期刊题过报名、刊名,有人评价您的书法“自成一体,法度中求变化,平稳中显力度”,您自己怎么看?

邵华泽:我的书法水平不高。对我来说,摄影和书法过去是我主要的业余爱好,现在是退休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报人兴趣广泛一点,对办报、对身体都有好处。至于你们提到“文如其人”、 “字如其人”,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人的品行、学养等内在素质会通过他的书法作品有所体现。但是也有例外的,不能绝对化。

在访谈中,我们每每提及他对中国新闻工作的贡献,在社会上的影响,邵老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靠大家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才能成功的。所以要低调,不要张扬。在他看来,少考虑自己的名声,多看重群众的力量,才有益于修身养性,又不给别人增加负担。当初中组部领导宣布他退下来时,许多人想请他吃顿饭,他都不肯“赏脸”。原来邵老一直坚持上世纪90年代初为自己定的一条戒律,即他自己撰写的一幅自勉联“多读书有益,少应酬无妨。”

分享到: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