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7期

央视新闻调查《头号难题》的启示

胡培新

2013年11月15日15:24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5月18日21点30分播出了长篇调查报告《头号难题》。记者跨时三年,持续追踪浙江省嘉善县一起由强拆引发的信访案。片长60分钟,真实的纪录和客观的讲述,不仅生动反映了基层群众工作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且对于新闻工作者怎样更深入地开展“走转改”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的思路。

一、明知选题难,偏向难题行

央视走基层报道全面启动是在2011年8月份左右,同年11月,这组走基层记者来到嘉善寻找基层选题,在一次县信访局的座谈上,他们接触到了“头号难题”的主角熊海峰。

几年前县里征地拆迁,熊海峰一家选择了激烈对抗。房子被拆后,他和强拆中受伤的老伴住进了拆迁办公室,和长女熊世兰一起开始了持续上访和对峙。嘉善县有解决重点信访积案的县领导包案制度,要求领导负责解决老大难问题。几年来,嘉善县针对熊家的包案组启动了多轮,沟通不止上百次,但都以失败告终。该案被称为嘉善“第一难”。可正是县里说的这个“难”,坚定了央视记者报道的决心,难才有报道的必要性,问题没解决才是介入拍摄的最好时机。

城镇化道路上的必经之痛,需要媒体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勇气去架起沟通群众与政府间的桥梁,去抚平既有的创伤,去总结反思怎样更好地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强拆,将熊海峰一家人带进了痛苦的上访之茧;没有人情味的遵章办事,让政府陷入了官民矛盾之茧;坚定这样一个选题,同样也让记者陷入了“作茧自缚”般的煎熬中。在跟进拍摄的过程中,谁也不知道此事能否有个结局,但他们决定:案子不结,采访不止。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实行扁平化管理,领导带头挑担子,三年后这组报道才终于和观众见了面。

二、报道客观公正,叙事环环相扣

该片通过对峙、相见、价码、追问、心愿、终局六个小节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查链条。通过相关材料、手机视频、双方陈述,还原记者介入前的新闻背景:熊家父女拼死抵抗为保楼、政府强拆、熊家空着新房子不住坚持上访;通过过程追踪,记录当下每次谈判的价码对决,每一场干部的沟通和解释,信访积案一积再积;通过坚持蹲守,进入事实本身,带观众一起寻找当事人、经办人、包案领导的解答,寻求可能的解决方式。

还原、记录、蹲守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场景设计,只能是流水账式的日记。本片有着比较成功的场景设计和逻辑严密的编辑思路。

1.场景设计强化有效信息

“相见”一节中,熊家人因为这场拆迁记恨上了嘉善县法院行政庭庭长曹建强。记者向熊家转达了曹建强庭长希望能够当面沟通的意愿,促成了五年之后的“仇人”相见。曹建强的百般歉意和解释,还是受到熊家父女的臭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虽然矛盾没有化解,但这次相见却让观众“围观”得酣畅淋漓,人物活灵活现,也为拆迁答疑释惑,推进了事态向解决的方向发展。

“追问”一节中,事情又节外生枝,因为当年省国土厅批文的笔误,熊家认为这是一次违法拆迁。记者追踪来到省国土厅了解真实情况,并跟随国土厅耕地保护处处长沈国明来到嘉善向熊家做解释工作。这次解释依然无果,但对沈处长的话(同期)非常点题:“我们维护群众权益的时候,我们维护的是正当权益,而不是他无理要求的权益。”

在报道中,我们看到,记者更多地是带着解决问题的善意来完成采编工作,不是简单地找问题,而是找办法,找沟通的途径。监督不等于揭丑,更多的是揭示真相,挖掘事实,理性思考,并提供建设性的解决路径。“头号难题”难得揪心,但记者的视角始终没有偏心。

2.编辑设计加强矛盾冲突

拍摄阶段有一定的场景设计为编辑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是长达4个月的拍摄素材,需要理清思路,以环环相扣的严密逻辑层层递进,处理好场景、矛盾之间的关系,将调查引向深入。比如将“熊世兰阻碍邻居家强拆被拘留”的这一冲突前置,后文才交代法院对熊海峰邻居家的强拆只是一场给熊家预警的“表演”,使观众产生情感代入,激发追问的动机。

在“价码”一节中,编辑用字版形式标出“政府一再增加补偿条件的柱形图”、“2009年政府给出了最优条件后双方谈判的价码差距”。政府不断优化条件,而熊家人不断提高要求,字版形式将价码这个核心因素充分放大,让观众对多次谈判破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在一次央视召开的走基层报道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走基层报道要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不以偏概全;能准确把握解决难题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局限性的关系,不脱离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揭示问题、促动进步。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